蓦山溪 · 停云竹径初成

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行穿窈窕,时历小崎岖,斜带水,半遮山,翠竹栽成路。
一尊遐想,剩有渊明趣。山上有停云,看山下、蒙蒙细雨。野花啼鸟,不肯入诗来,还一似,笑翁诗,自没安排处。

译文及注释


注释

蓦山溪:词牌名。北宋新声。此调显著特点是韵稀,要求语意连贯而流畅,故很难作好。因韵稀,且用仄声韵,声韵低沉,音节散缓,于宋词中甚有特色。《清真集》入「大石调」,金词注「大石调」。宋末元初刘应李编撰《翰墨全书》,名《上阳春》。贺铸词有「弄珠英,因风委坠」句,又名《弄珠英》。元代王哲改名《心月照云溪》。八十二字,前阕九句六仄韵,后阕九句四仄韵。亦有前阕九句四仄韵,后阕九句三仄韵者,为别格。 唤取:广信书院本作「唤起」,玆从四卷本丙集。 「行穿窈窕,时历小崎岖」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即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山上有停云,看山下、蒙蒙细雨」句:晋·陶渊明《停云》诗:「霭霭停云,蒙蒙时雨。」 「野花啼鸟,不肯入诗来」句:宋·陈抟(tuán)《停云》诗:「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宋·王安石《送程公闢得谢归姑苏》诗:「白傅林塘传画去,吴王花鸟入诗来。」 自没:广信书院本作「句没」。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词是赋「停云竹径」的。主要是表达作者隐逸自适的情趣。景物如画,情景交融,体现出一种自然美、朦胧美。 词的上阕描叙停云竹径的风貌。先从周围的人和物写起。「小桥」二句写竹径近傍的景物,溪涧上架着小桥,桥下流水潺潺,流到前溪中去。「欲」字下得很传神,它把溪水似流不流的情态表现出来了。这大约是远望溪、桥,看不真切所致。「唤取」二句写作者邀请故人来游。言清风吹拂,云霞满天,手持竹杖,脚登木屦,向竹径进发。而「风烟杖屦」四字,涵蕴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无限美好的境界。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烘托,为下文正面描写竹径创造了良好氛围。「行穿」二句写经历竹径。言有时穿行在深远曲折的林间小道上,有时又要走过一座座起伏不定的小山包,寻幽探胜,非常有趣。末后三句写竹径概貌。言竹径斜绕溪水,覆盖了半个山头,绿竹菁菁,已经栽出了一条小径来。了了几笔,就勾勒出一幅风景画。既照应了词题,又为下阕抒情做了准备。词的下阕抒写作者的「渊明趣」,即隐逸自适的情趣。陶渊明《停云》诗说:「静寄东轩、春醪独抚。」又说:「有酒有酒,闲饮东窗。」「一杯」二句化用陶诗,言登上停云,举杯独酌,缅杯先贤,觉得自己时下的生活颇有当年陶渊明归田园居的风味,尽享隐逸自适之乐。陶渊明在《停云》诗中又说:「霭霭停云,蒙蒙时雨。」还说:「停云霭霭,时雨蒙蒙」「山上」二句是说,登上停云堂,放眼望去,「山上有停云,看山下、蒙蒙细雨」,和陶渊明当年赋《停云》诗时所见景物大体相似,又进一步坐实了「剩有渊明趣。」「野花」五句写停云竹径的逸趣。言竹径中有啼鸟,也有野花,可以说是鸟语花香,充满野趣,既能颐养身心,又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题材,好像它们不肯入诗来,「笑诗翁,句没安排处」似的。可见山鸟山花成了作者的好弟兄,他们已合为一体,作者的身心已融入大自然中,享受自适之乐。野花啼鸟业已入诗,说它们不肯入诗来,不过是要增加一点描叙的曲折,增加几分逸趣和朦胧美而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辛弃疾介绍和辛弃疾诗词大全

诗人: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
复制作者 辛弃疾
猜您喜欢

升元寺 其二

形式:

升元古寺宝灵珠,照影东西与众殊。 本为仁皇贲潜府,岂知今日镇留都。

复制 李焘 《升元寺 其二》

升元寺 其一

形式:

看尽庵前手种松,草堂聊复少从容。 令人却忆骑驴老,悔不终身作卧龙。

复制 李焘 《升元寺 其一》

长生观

形式:

成家得将军,如越大夫蠡。 功成拂衣去,智囊未叩底。

复制 李焘 《长生观》

望川亭

形式:

潼川绕郭多名寺,都在少陵诗句中。 西上飞亭更奇绝,水光山色两无穷。

复制 李焘 《望川亭》

观施氏芍药呈同游者

形式:

怪底吹残万点红,馀妍都在此花中。 攀枝未许风流尽,振袂还知结习空。 杳杳人谁赠南园,菲菲身恐堕仙宫。 乞将新雨酬佳丽,始信青春不负公。

复制 李焘 《观施氏芍药呈同游者》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