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二首

吾闻老子言,骤雨不终日。
天道信有常,如何亦难必。
方春常苦雨,入夏势转疾。
滂沱每彻晨,滴沥又连夕。
幸尔暂开明,俄然复奔轶。
田畴浩汤汤,浸与太湖一。
吁嗟生民居,化作鼋鼍窟。
旦夕不自谋,卒岁岂遑恤。
岁行况在午,月宿乃离毕。
挽日当谁能,补天恨无术。
安得万里风,吹使雨脚绝。
青天净无云,红轮皎然出。
王鏊介绍和王鏊诗词大全

诗人:王鏊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济之。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闭门读书,远避权势。本与外戚寿宁侯张峦有连,亦不相往来。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以忧去。正德初进户部尚书......
复制作者 王鏊
猜您喜欢

重过昆山(戊辰(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二十五岁))

形式:

曾记当年载酒过,好山迎我似青螺。 今朝未许劳人见,秋雨潇潇听棹歌。

复制 许传霈 《重过昆山(戊辰(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二十五岁))》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九 (戊寅(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三十五岁))

形式:

还是吟诗好,吟诗可养真。 颐情鱼戏藻,适性鸟鸣春。 心气和平候,山林蕴藉人。 何如歌咏乐,妙理尽陶钧。

复制 许传霈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九 (戊寅(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三十五岁))》

上元日留赠伯兄 其三 (丙寅(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二十三岁))

形式:

雁序才连昨,分飞别犹匆。 不图归故里,依旧感飘蓬。 三月烟花艳,长江尺素通。 临岐言约略,不尽寸心中。

复制 许传霈 《上元日留赠伯兄 其三 (丙寅(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二十三岁))》

丹阳道中(乙丑(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二十二岁))

形式:

一塔指朝暾,巍然雉堞存。 断碑留胜迹,残垒吊忠魂。 草长凄风帚,桥连旧日村。 伤心遗士卒,犹说向军门。

复制 许传霈 《丹阳道中(乙丑(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二十二岁))》

风行高宝湖(癸亥(清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二十岁))

形式:

白日浑风雨,扁舟发海门。 水流双橹挺,人静一帆喧。 飞鸟舒长翮,炊烟乱远村。 波心惊落影,夜色又黄昏。

复制 许传霈 《风行高宝湖(癸亥(清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二十岁))》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