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身体跟随着从北边南飞的大雁回来。
家乡篱笆下的菊花,如今又有多少株盛开?

注释
扬州:这里指陈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九月九日:是指重阳节。
薇山亭:亭名,所在不详。
薇山:一作“微山,山名。在今山东微山县,山下有微山湖。
赋韵:犹言赋诗。
逐:追赶;追随。南云:南去之云。
逝:往,去。
形:身。
北雁:从北边南飞的大雁。
篱:篱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江总晚年归乡,从长安南归到达江都(扬州治所)以后,路过薇山亭时,正值重阳节,由感而发写下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回归故乡时路过薇山亭时所作。该诗主要通过南云、北雁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思恋,通过单独询问故乡篱笆下菊花抒发了诗人思乡欲归的急迫心情。全诗即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

  诗的首句就云“心逐南云近”,在这一句当中,寄寓了丰富的含义。首先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然而思念却不得归还,于是仰天长叹,奇情于南去的白云,就是陆机所说的“指南云以寄款”。但是只云去而未去,思乡之悄愈苦,只得心追逐南去的白云飘逝。江总在思乡情浓时,总是仰望那南去的白云,在《遇长安使寄裴尚书》中亦云“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表达的仍然是这种思乡的感情。如果说在《寄装尚书》中表达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情的话,那么,在这里,作者着重表现的就是一种归还家乡的焦急心情。因为此时诗人已经行走在回家的路途之上了。

  第二句是“形随北雁来”,在上句表达思乡之苦和归乡之焦急之后,这一句流露了一种来到南方的欣喜。伴随那从北而来的轻快的大雁,诗人来到了南方。因为归家乡的感望就要实现了,所以欣喜;因为心中欣喜,因而脚步也就轻快。“形随北雁来”五字显得自自在而飘逸。

  前二句加在一起,就产生了第一个波折,从对比中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从格律和用词上看,这二句对仗工整,表现出诗人语言技巧的高妙;在语势上,语句轻快急促如行云流水很好地表现了诗人归家的心情。

  后二句是“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作者通过这个问题,把思乡的感情变得深沉了。在回故乡的途中,在思乡之情急切的时候,也是在家乡就快要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诗人突然想到了故乡篱墙下的菊花,这种思维过程非常符合感情发展的逻辑。篱墙下的菊花是一个具体的物像,而且是诗人在故乡时常常能见到的东西,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埋藏在诗人的潜意识当中,所以在归乡的感望就要实现的时候,它就突然从潜意识里跳了出来,诗人对故乡的印象也清晰起来。诗人这时想到了篱下菊,但并不是只想到了篱下菊,从前常常见到的物像必然附著着许多其他的事件、感情,所以想起了篱下菊,那些篱下菊上的附著物也自然就联想起来了。因此,诗人通过对一个单一而具体的物件的回忆下子唤起了对家乡的整个的印象。可见这两句诗使全诗的感情得到了深化。而此二句的语势变得缓慢,也正好村托了这种深化的感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江总

南朝陈济阳考城(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字总持。江紑子。起家梁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笃学有辞采,深受梁武帝嗟赏。侯景之乱,流寓岭南。陈文帝天嘉四年,以中书侍郎征还。陈后主立,历尚书令。当权任宰,......
复制作者 江总
猜您喜欢

钱塘晚渡别友

形式:

寒月照沙头,轻风引客舟。 挂帆重旷望,举棹复夷犹。 地势连吴越,星躔次斗牛。 雁烟萦别思,渔火点乡愁。 双鬓谁怜白,单衣自怯秋。 明朝定相忆,独上水边楼。

复制 释文珦 《钱塘晚渡别友》

仿古思边

形式:

去年与君别,绿树闻啼鴂。 今年当此时,忆君君未归。 音书难寄远,珠泪湿罗衣。

复制 释文珦 《仿古思边》

剡源山房

形式:

茅屋小于船,寒宵此会偏。 苦吟因静得,幽思与闲便。 断壁栖云气,虚窗闭篆烟。 帖残重补画,琴老不胜弦。 画轴尘为古,茶炉火自然。 细泉胶苋腹,冻鹤堕松巅。 石鼓鸣如磬,瓷瓶色类铅。 雪明灯焰减,风远漏声传。 鼠黠窥人走,僮顽背客眠。 骨清神欲脱,兴逸语犹颠。 野性终应在,浮名岂足缠。 欲从支遁隐,未有买山钱。

复制 释文珦 《剡源山房》
类型:

和卢推官中秋遇雨

形式:

秋中唯此夕,雨蔽月圆时。 握管沉幽思,临轩失旧期。 孤灯花谩落,良会信成亏。 宋玉悲潜长,安仁鬓亦衰。 檐声愁里滴,星度暗中移。 到晓休临鉴,霜髯只自欺。

复制 释文珦 《和卢推官中秋遇雨》
类型:

岞崿山

形式:

岞崿多奇观,人疑是假山。 松亭藏雾黑,苔壁上云斑。 栈阁凌空险,岩栖履石艰。 鹤眠庭树稳,僮汲井泉悭。 钟磬青冥上,香灯杳霭间。 志图曾旧览,题咏未经删。 叠嶂森南面,双溪转北湾。 飞桥拦水断,古邑带烟闲。 猿啸穿林远,樵声过岭峦。 客寻清梵至,僧背夕阳还。 我亦频来此,柴门不要关。

复制 释文珦 《岞崿山》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