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类型:

译文及注释


注释

苏堤:元佑间苏东坡守杭州时建於西湖。 清明:古人极重清明节,有「朝朝清明,夜夜元宵」之说。该诗意境与周草窗《曲游春》词「沸十里、乱絃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相似。 即事:歌咏眼前景物。 梨花风:古代认为从小寒至穀雨有二十四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为第十七番花信风。梨花风後不久即是清明。 笙歌:乐声、歌声。 属:归於。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诗对大好春光和游春乐境并未作具体渲染,衹是用「梨花」、「笙歌」等稍作点染,此诗的构思之绝,就体现在作者不由正面入手,而是藉游人的纵情、黄莺的恣意,从侧面措意,促人去展开联想。游子寻春,不但「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而归」,痛玩了整整一天,足见西湖胜景令人目不暇接,节日气氛使人流连忘返,春光对人的吸引。再看「流莺」,当人们「笙歌鼎沸,鼓吹喧天」之时,它的世界被人类「强占」。现在,「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被压抑了一天的黄莺,又受了游人情绪的感染,当它重成了绿林的主人,怎能不欣喜若狂?不难想象,黄莺匿迹,是因人喧场面的热烈;而它的再现,正说明宜人秀色的魅力。这樣,诗人叙节日情景,状清明景色,不是直接绘描,而是就有情之人和无情之莺的快乐,由侧面实现自己的创作目的。 前两句写西湖春景和游春的热闹场面。后两句说日暮人散以后,景色更加幽美,那些爱赶热闹的人既然不知道欣赏,衹好让给飞回来的黄莺享受去了。运用侧面描写, 反映了清明时节郊游踏青的乐趣:「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江南三月正是「梨花万朵白如雪」的季节,青年人结伴出城,踏青寻春,笙笛呜咽,歌声袅袅,微风拂面,杨柳依依,真是「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写出了西湖风景的优美宜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吴惟信

宋湖州人,字仲孚。宋末寓居吴中嘉定白鹤村,以诗鸣于时。有《菊潭诗集》。...
复制作者 吴惟信
猜您喜欢

真娘墓

形式:

一株繁艳春城尽,双树慈门忍草生。愁态自随风烛灭, 爱心难逐雨花轻。黛消波月空蟾影,歌息梁尘有梵声。 还似钱塘苏小小,只应回首是卿卿。

复制 李绅 《真娘墓》

却望无锡芙蓉湖

形式:

水宽山远烟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 清昼不风凫雁少,却疑初梦镜湖秋。 丹橘村边独火微,碧流明处雁初飞。 萧条落叶垂杨岸,隔水寥寥闻捣衣。 逐波云影参差远,背日岚光隐见深。 犹似望中连海树,月生湖上是山阴。 旧山认得烟岚近,湖水平铺碧岫间。 喜见云泉还怅望,自惭山叟不归山。 翠崖幽谷分明处,倦鸟归云在眼前。 惆怅白头为四老,远随尘土去伊川。

复制 李绅 《却望无锡芙蓉湖》
类型:

新楼诗二十首。海棠

形式:

海边佳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琼蕊籍中闻阆苑, 紫芝图上见蓬莱。浅深芳萼通宵换,委积红英报晓开。 寄语春园百花道,莫争颜色泛金杯。

复制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海棠》

新楼诗二十首·城上蔷薇

形式:

蔷薇繁艳满城阴,烂熳开红次第深。 新蕊度香翻宿蝶,密房飘影戏晨禽。 窦闺织妇惭诗句,南国佳人怨锦衾。 风月寂寥思往事,暮春空赋白头吟。

复制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城上蔷薇》
类型:

新楼诗二十首·重台莲

形式:

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菂重。 游女汉皋争笑脸,二妃湘浦并愁容。 自含秋露贞姿结,不竞春妖冶态秾。 终恐玉京仙子识,却将归种碧池峰。

复制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重台莲》
类型:
写景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