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林山水记

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既竟,其顶隐而青者,或远在一舍外,锐者如簪,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长林远树,出没烟霏,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乱者如发,于冥蒙中以意命之。水数百脉,支离胶葛,经纬参错,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者为坳。洲汀岛屿,向背离合;青树碧蔓,交罗蒙络。小舟叶叶,纵横进退,摘翠者菱,挽红者莲,举白者鱼,或志得意满而归,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山有浮图宫,长松数十挺,俨立门左右,历历如流水声从空中坠也。既暮,不可留,乃并山北下。冈重岭复,乔木苍苍,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尽山足,更换二鼓矣。
翌日,又转北出小桥,并溪东行,又西三四折,及姚君贵聪门。俯门而航,自柳、竹翳密间,循渠而出,又三四曲折,乃得大溪。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小驻古柳根,得酒两罂,菱芡数种。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风起水面,细生鳞甲;流萤班班,奄忽去来。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不可收拾。隶而从者曰学童,能嘲哳为百鸟音,如行空山深树间,春禽一两声,翛然使人怅而惊也;曰沈庆,能为歌声,回曲宛转,了亮激越,风露助之,其声愈清,凄然使人感而悲也。
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同行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及余四人。三君虽纨绮世家,皆积岁忧患;余亦羁旅异乡,家在天西南隅,引领长望而不可归。今而遇此,开口一笑,不偶然矣。皆应曰:“嘻!子为之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傍晚,(我们)从市区步行而出,沿着小溪向南行走一百步,离开溪流向西又走了一百步,又沿着溪向南行走。溪水上下游都是深绿色 的,幽静深远,(水流徐缓)好像不想流动似的。还未走到溪水的尽头,就看到一条斜出的小路,向西高出地面几百尺。已经走到(小路的)尽头,那山的顶峰隐约 青翠的地方,或许远在三十里之外:(顶峰一带的山形,)顶端尖尖的像簪子,环形有缺口的像玉玦,突出的像髮髻,平圆的像玉璧。远处的树林,在烟云中时隐时 现:(远处的树林)长在一起的如同欢聚,分开项生长的如同别离,排列整齐的好像长枪,杂乱的好像一堆散髮,(我们)在幽暗不明中根据(自己的)想象、揣度 给它们命名。 水有几百条支流,分散错杂,纵横参差错落:(水)绵延的形成溪流,溢出的形成水泽,断开的形成池塘,乾涸的成为了洼地(山间平地)。沙洲水滩以及岛 屿,有的相向而合,有的相背雨离;青碧的树藤,互相覆盖缠绕。一叶叶小舟,在水上纵横进退:(人们划着船)摘取那翠绿的是菱角:挽采那红红的是莲花,抓举那白白的是鱼。有的人心满意足地回家,有的人悠闲自得,好像没有什么事可做。山上有座佛寺,有几十棵高大的松树,整齐地矗立在寺门的左右,松涛声一一分 明,好像流水从空中坠落的声音。天色已晚不可久留,于是(我们)沿着山路从北面下来,重山叠岭,树木茂盛。一轮新月挂在高高的山顶上,月随人动,人走得慢,月就慢随,人走得快月就快追。(我们)走到山脚,已是二更时分了。 第二天,(我们)又转向北边经过小桥,沿着溪水向东行走,又向西拐了三四个弯,就来到了姚贵聪先生的家门前。(我们)到门下乘船,从柳竹掩映浓密的 地方,顺着水渠出来。又拐了三四个弯,才来到大溪跟前,满眼都是荷花。风从两岸吹来,(红色的)荷花、(绿色的)荷叶被风吹开吹斜,摇曳多姿,荷叶繁盛,香气浓郁,沁人心脾。香气挂在衣袖间,香味经久不去。 (我们)暂时在古柳树下停歇,得到两缸酒,几种菱芡。又划着船进入荷花中,歌声豪放,笑声极大,声音震动了溪谷。风从水面生起,水面好像是生出了 一层细小的鱼鳞;流荧点点,似乎是受到惊吓,倏忽而去。夜已经很深了,山愈发显得高峻与迫近,阴森森地好像要下来与人搏鬥。天空没有一点云,星星明亮,倒映在水中,像珠子在镜子一般的水面上滚来滚去。 跟随的仆从:有个叫学童的,会学百鸟鸣叫的声音,像是行走在空山深林间,听到一两声春鸟的叫声,自然而然使人惆怅惊骇;有个叫沈庆的,会唱歌,歌声回环婉转,嘹亮激越,加上风露的声音,他的歌声更加凄清,引人感触而心生悲伤。 我们抓紧时间游赏了不到两昼夜,东林的美景几乎游赏完毕。同行的人有姚贵聪、沈虞卿、周辅和我四个人。他们三人虽然生在世代相传的富贵人家,却都连 年饱含忧患意识;我也寄居他乡,家乡在西南角的天边,伸长了脖子望了很久却不能回去。现在遇到东林山水,开口一笑,不是偶然的事情。(他们三人)都应该和 道:“嘻!你替(我们)殷这次游玩的事情记下来吧。”

注释

东林:山名,在今浙江吴兴东南。 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绍兴,南宋高宗年号。 欲夕:傍晚。 阛阓(huán huì):市区。 并溪:沿溪。 重碧:深绿色。 幽邃(suì)靖深:幽静深远。 意若不欲流:溪水好像不愿流动似的;形容水流徐缓。 支径:斜出的小路。 既竟:指走到尽头。 顶:顶峰。隐:隐约。 一舍:三十里。 “锐者如簪,缺者如玦,隆者如髻,圆者如璧”句:形容顶峰一带的山形,有的像顶端尖尖的簪子,有的像环形缺口的玉玦(jué),有的像高耸的髮髻,有的像平圆而中心有孔的璧玉。锐,上小下大;隆,高起。 出没烟霏(fēi):在烟云中时隐时现。霏,云飞动的样子。 “聚者如悦,散者如别,整者如戟(jǐ),乱者如髮”句:形容远处树林的形态,长在一起的如同欢聚,分开生长的如同别离,排列整齐的好像枝枝长戟,杂乱的好像一堆散髮。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于冥蒙(míng méng)中以意命之”句:谓在迷迷茫茫中根据自己的想像、揣度给它命名。 脉:山脉,这里是指“支流”。 支离胶葛:分散错杂。 经纬参(cēn)错:纵横参差交错。 “迤者为溪,漫者为汇,断者为沼,涸(hé)者为坳”句:谓水绵延的形成溪流,溢出的形成水泽,断开的成为池塘,乾枯的成为洼地。汇,水流汇聚之处;涸,水乾枯。 “洲汀岛屿,向背离合”句:谓沙洲水滩以及岛屿,有的相向相合,有的相背相离。 “青树碧蔓,交罗蒙络”句:谓树藤互相覆盖缠绕。交、络,纠结、缠绕。罗、蒙,网罗、覆盖。 挽:拉,牵引,这里指采。 “或夷犹容与若无所为者”句:谓有的安逸徘徊,好像无所作为似的。夷犹,同“夷由”,徘徊不前;容与,安逸自得的样子。 浮图宫:佛寺。 挺:量词,这里是“株”、“棵”的意思。 月一眉:指新月。 修:长,高。 俱:同,在一起。 尽山足:走到山脚。 更(gēng):更漏。 翌(yì)日:第二天。 俯门而航:到门下乘船。航,船,这里作乘船讲。 翳(yì):掩蔽。 红披绿偃(yǎn):红,指荷花;绿,指荷叶;披、“偃”,形容荷花荷叶被风吹开吹斜的样子。 葳蕤(wēiruí):枝叶繁盛下垂的样子。 勃郁:形容气味浓盛。 罥(juàn):挂。 掩苒(rǎn)不脱:指香味经久不去。掩苒,滞留、延搁的意思。 小驻:暂时停息。 罂(yīng):酒器,口小肚大。 芡(qiàn):一种浮生水草,实可食用,俗名鸡头。 剧:极,甚。 班班:同“斑斑”,即点点。 奄忽:迅疾、倏忽。 “森森欲下搏人”句:阴森森地像要下来抓人。搏,攫取; 张明:大明,很亮。 如珠走镜:像珠子在镜一般的水面上滚来滚去。“走”,跑。 “隶而从者曰学童,能嘲哳(zhá)为百鸟音”句:谓跟随的仆人有叫学童的,会学百鸟鸣叫的声音。嘲哳,鸟鸣声。 翛(xiāo)然:忽然而起的样子。 “追游不两朝昏,而东林之胜殆尽”句:意谓抓紧时间游赏了不到两昼夜。 殆(dài):差不多。 纨绮(wán qǐ)世家:世代相传的富贵人家。 积岁:连年。 羁(jī)旅异乡:寄居他乡。 隅(yú):角,方。 引领:伸长脖子。 此:指东林山水。 开口一笑:唐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有“尘世难逢开口笑”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在这篇游记里,作者记述了两天游历东林山水的见闻;并抒发了自己“羁旅异乡”和同伴“积岁忧患”的感慨;从而使这幅秀丽迷人的自然图画,又连缀着几笔乱离社会的悲惨景象。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质介绍和王质诗词大全

诗人:王质

王质,字景文,号雪山,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出生。靖康之变后,迁徙兴国(今湖北阳新),二十三岁时游太......
复制作者 王质
猜您喜欢

张提举到山有作

形式:

清世朝贤难会面,岩堂语道霜风扇。 借问何时出帝乡,笑云西蜀乌头贱。 阿呵阿,谁人荐裴相。 当年典豫章,不惜眉毛又相见。

复制 释梵言 《张提举到山有作》

四皓吟

形式:

忠义合时难,云林共掩关。 因秦生白发,为汉出青山。 不顾金章贵,终披白氅还。 如今明圣代,高躅更难攀。

复制 释智孜 《四皓吟》
类型:

径山冬日

形式:

东西两径幽,岁晚得周游。 壑雪阴犹在,溪云冻不浮。 鸟惊樵斧重,猿挂树枝柔。 怕有梅花发,因行到水头。

复制 释元肇 《径山冬日》

洞庭翠峰

形式:

峰点浮螺翠,遥波界玉田。 云中听鸡犬,路入趁渔船。 浓淡霜天晓,青黄橘户烟。 寺因明觉住,清响有人传。

复制 释元肇 《洞庭翠峰》

中秋下含辉亭

形式:

秋意足凄冷,归心只自怜。 乱峰分落照,只雁度遥天。 拙学千金帚,浮生上水船。 含晖亭畔月,最好别时圆。

复制 释元肇 《中秋下含辉亭》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