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过七里濑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乘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
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笑严光当年白白地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幻;晓山晨曦,青翠欲滴。

注释
行香子:词牌名。
七里濑:又名七里滩、七里泷,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城南三十里。钱塘江两岸山峦夹峙,水流湍急,连绵七里,故名七里濑。濑,沙石上流过的急水。
一叶:舟轻小如叶,故称“一叶”。
湛(zhàn):清澈。
藻鉴:亦称藻镜,指背面刻有鱼、藻之类纹饰的铜镜,这里比喻像镜子一样平的水面。藻,生活在水中的一种隐花植物。鉴,镜子。
鹭:一种水鸟。汀(tīng):水中或水边的平地,小洲。
屏:屏风,室内用具,用以挡风或障蔽。
严陵:即严光,字子陵,东汉人,曾与刘秀同学,并帮助刘秀打天下。刘秀称帝后,他改名隐居。刘秀三次派人才把他召到京师。授谏议大夫,他不肯接受,归隐富春江,终日钓鱼。
君臣:君指刘秀,臣指严光。
空名:世人多认为严光钓鱼是假,“钓名”是真。这里指刘秀称帝和严光垂钓都不过是梦一般的空名而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此词在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中,寄寓了因缘自适、看透名利、归真返朴的人生态度,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浩叹。

  上阕头六句描写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词人用简练的笔墨,动静结合、点面兼顾地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江面风光,体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接下来“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三句,节奏轻快。沙溪,是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霜溪,是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溪,乃是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词人用蒙太奇手法,剪接了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既写出了船之行程,也创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由此引出一股人生的况味,为下片抒写人生感慨作了铺垫。

  词的下阕,作者首先由写江水之清明转写夹岸的奇山异景——“重重似画,曲曲如屏”: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词写水则特详,写山则至简,章法变化,体现了在江上舟中观察景物近则精细远则粗略的特点。

  “算当年,虚老严陵。”东汉初年的严子陵,隐居不仕,垂钓富春江上。昔人多说严光垂钓实是“钓名”,东坡在此,也笑严光当年白白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君臣一梦,今古空名”,表达出浮生若梦的感慨: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那么真正能永恒留传的实体是什么呢?“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形;晓山晨曦,青翠欲滴。意思是说,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只有大自然之美才是永恒的。这是苏轼的一贯思想,正如他在《前赤壁赋》中所感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下半阕以山起,以山结,中间插入议论感慨,而以“虚老”粘上文,“但”字转下意,衔接自然。结尾用一“但”字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三个跳跃的短句,又与上半阕“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遥相呼应。前面写水,后面写山,异曲同工,以景结情。人生的感慨,历史的沉思,都融化在一片流动闪烁、如诗如画的水光山色之中,隽永含蓄,韵味无穷。

  从这首词可以看出,苏轼因与朝廷掌权者意见不合,而贬谪杭州任通判期间,尽管仕途不顺,却仍然生活得轻松闲适。他好佛老而不溺于佛老,看透生活而不厌倦生活,善于将沉重的荣辱得失化为过眼云烟,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安慰。词中那生意盎然、活泼清灵的景色中,融注着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哲理思考。

  苏东坡经常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有的评论家便批评苏东坡消极、悲观,但人们仍然爱苏词。人们从苏词中得到的,不是灰色的颓唐,而是绿色的欢欣,是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3年(宋神宗熙宁六年)春二月。苏轼时任杭州通判,巡查富阳,由新城至桐庐,乘舟富春江,经过七里濑时作此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诗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晚节轩茅泽民画壁次韵倪云林

形式:

前辈风流嗟已矣,看山画里跫然喜。 石脚下插江水清,烟岚杳眇群峰峙。 玩图安得随渔人,桃花源上秦时民。 草木丛深蹊径邃,溪水春波花鸟新。 二尘隔断那能往,胜地虽远神偏亲。 清诗戛玉题壁画,森列琅玕共琪珣。 福地萧森虽只尺,侧身东望嗟风尘。 鱼牙异香尚留意,得与不得宁须嗔。 何如晚节老居士,默究不二心尤勤。 彩衣行酒列孙子,高轩窈窕当南闉。 人生会合良有数,飘散倏忽如烟云。 重来握手成大笑,沧溟水浅三千春。

复制 袁华 《晚节轩茅泽民画壁次韵倪云林》
类型:

木有虫

形式:

木有虫,声簌簌。啮木为粮,穴木为屋。风雨不漂摇,淫淫饱淹育。 兽罹网罗鱼毒食饵,木中之乐那可拟。尔虫慎勿使穴穿,穴穿身露。 集蝼蚁啄木,飞来不贳汝。

复制 袁华 《木有虫》

张溪云耕读图

形式:

雨过青山麓,溪流涨新绿。麦熟雉将雏,桑老蚕上簇。 荷锸朝出耕,释耕还读书。行行负薪诵,咄咄带经锄。 门无石壕吏,户有毕卓瓮。客至辄倾尝,嬉笑杂嘲讽。 此非桃花源,乃是朱陈村。儿女毕婚嫁,含饴弄诸孙。 于戏髯张非画史,才比中郎亦无子。空留遗墨在人间,竹屋荒凉月如水。

复制 袁华 《张溪云耕读图》

送朱道原归京师

形式:

君不见范蠡谋成吴社屋,归来扁舟五湖曲。之齐之陶变姓名,治产积居与时逐。 又不见子贡学成退仕卫,废举鬻财齐鲁地。高车结驷聘诸侯,所至分庭咸抗礼。 马医洒削业虽微,亦将封居垂后世。胸蟠万卷不疗饥,孰谓工商为末艺。 泉南有客陶朱孙,大舶东望扶桑暾。石塘万里限弱水,贝阙珠宫光吐吞。 直穷南海极西海,生擒蛮寇龙牙门。岛衣卉服识名姓,懋迁有无争骏奔。 圣明文德洽区夏,诏遣移家居阙下。亲聆天语觐天言,岂是寻常行贾者。 兹来娄上督诸商,会看重译贡殊方。明珠撒殿献琛赆,天王端拱当明堂。 朱君朱君不易得,务财逐利通绝域。只今太史笔如椽,汗简杀青书货殖。

复制 袁华 《送朱道原归京师》

送人之番禺

形式:

秋风夕起鸿雁翔,金井露凉梧叶黄。揽衣待旦不遑寐,明月皎皎夜未央。 问君客游向何方,言往百粤穷炎荒。浪波沄沄一苇杭,西溯彭蠡越章江。 舆轿逾岭梯重冈,仆夫下上如鸟䀪。番禺在昔财赋疆,尉佗称王兵力彊。 百年五世巳陈迹,荒台草露沾衣裳。野芳涧卉吹天香,蛎房柱蠹罗椰浆。 飞鸢跕跕海气苍,览古冯高兴慨慷。蹇予局促马在枊,安能与子同徜徉。 罗浮勾漏令乞得丹砂烦寄将。

复制 袁华 《送人之番禺》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