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
故去的人已看不在,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
往日一心只想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
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只是三湘被辽海阻隔太过遥远。

注释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灵均: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公元1276年(文天祥德祐二年)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而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了一枝艾草。 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 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注释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昔时、往日。 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屈”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文天祥介绍和文天祥诗词大全

诗人:文天祥

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
复制作者 文天祥
猜您喜欢

和周繇(一作和周繇广阳公宴嘲段成式诗)

形式:

齐马驰千驷,卢姬逞十三。玳筵方喜睐,金勒自遪邅。 堕珥情初洽,鸣鞭战未酣。神交花冉冉,眉语柳毵毵。 却略青鸾镜,翘翻翠凤篸。专城有佳对,宁肯顾春蚕。

复制 温庭筠 《和周繇(一作和周繇广阳公宴嘲段成式诗)》

观棋(一作段成式诗)

形式:

闲对楸枰倾一壶,黄华坪上几成卢。 他时谒帝铜龙水,便赌宣城太守无。

复制 温庭筠 《观棋(一作段成式诗)》

沧浪峡(一作储光羲诗)

形式:

沧浪临古道,道上石成尘。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

复制 储嗣宗 《沧浪峡(一作储光羲诗)》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山泉

形式:

香味清机仙府回,萦纡乱石便流杯。 春风莫泛桃花去,恐引凡人入洞来。

复制 储嗣宗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山泉》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巢鹤

形式:

千万云间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飞。 若逢茅氏传消息,贞白先生不久归。

复制 储嗣宗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巢鹤》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