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其二】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其三】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 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其四】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其五】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其六】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 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其七】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 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注释

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独上:一作“独坐”。 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新声:新的歌曲。 关山:边塞。 旧别:一作“离别”。 撩乱:心里烦乱。 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表:上表,上书。 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龙荒:荒原。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即玉门关。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 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烽:指烽火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一组边塞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 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沈德潜《唐诗别裁》:“不破楼兰终不还”句,“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如以为思破敌立功而归,则非诗人本意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昌龄介绍和王昌龄诗词大全

诗人: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复制作者 王昌龄
猜您喜欢

奉和纯甫秋扇

形式:

粲粲机中练,作扇圆中规。 盛夏天无风,广宇犹蒸炊。 汗流既浃体,蚊齿仍毒肥。 团扇当尔日,功利两得施。 一入君掌握,汗却蚊攘披。 秋风刮地来,凉气袭空帷。 功竟势亦去,退藏乃其宜。 圣人制器用,用舍各有时。 弓所以在鸟,鸟尽弓胡为。 蹄所以在兔,兔获蹄何之。 葛屦乃履霜,刺讥见于诗。 作扇本御暑,暑退当弃遗。 奚必昧用舍,托怨班婕妤。

复制 强至 《奉和纯甫秋扇》
类型:

幕中偶书

形式:

刘侯驱车东,幕府宾客稀。 凭几独萧然,真与万事违。 巢燕无世情,闲堂时一归。 东风忽怒号,辄来撼窗扉。 搅我静中趣,聒聒无停威。 尘沙亦侵人,犹喜势力微。 日暮风稍息,出户聊振衣。 行吟视庭木,枝空但花飞。 幽思感晚春,浩歌送斜晖。 翟公大书门,怨激恐已非。 俗物喜去眼,杜子吾庶几。

复制 强至 《幕中偶书》
类型:

纯甫以予去岁九日赴东阳今年复趋府作菊花问答见遗因以戏答

形式:

问篱菊,何事秋香欠春馥。渊明岁岁走征途,冷落重阳谁采斸。

复制 强至 《纯甫以予去岁九日赴东阳今年复趋府作菊花问答见遗因以戏答》

横溪回道中作

形式:

赤云蔽层霄,旱日作炎酷。 解带荫广厦,肤汗发如沐。 世无广寒宫,何地避蒸溽。 嗟嗟尚未已,里胥报甚速。 云有邑顽民,饮酒溢鼠腹。 半酣张空拳,中者致殒踣。 甲令著定宪,继踵当视覆。 驱车不敢缓,冒暑走山曲。 敝盖无丈阴,托庇何局促。 因思古贤宰,民鲜犯鞭扑。 子贱弗下堂,政务自清肃。 顾予今何人,为治乃不淑。 民既冒重辟,己亦苦匍匐。 胡不树善治,泰然处华屋。

复制 强至 《横溪回道中作》

壬子岁旱

形式:

熙宁岁壬子,春旱初可怪。 不雨讫夏尾,天地一炉鞴。 赤日裂厚土,黄埃没经界。 农夫望云霓,脰折意未懈。 侍中守北门,抚俗先罢瘵。 闵雨忧更深,遍祷剧斋戒。 老宫与佛庙,三日一往拜。 冠者厌于咒,褐者劳于呗。 雨应绝不闻,烦郁何由快。 凭谁诉天公,请执乖龙械。

复制 强至 《壬子岁旱》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