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 广昌路上

现代 : 毛泽东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译文及注释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广昌:江西南丰县南,抚水上游西北岸。 漫天:满天。 情更迫:发表时原作“无翠柏”,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改为“情更迫”。大关:指险要关隘。 赣(gàn)江:江名,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源章水出自广东省毗连江西南部的大庾岭。 吉安:现为市,在江西中部,赣江西岸。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上阕描写行军的场面。起句“漫天皆白”全景展现了恶劣的行军气候。“漫”、“皆”二字,充分写出了降雪之大。“雪里行军情更迫”用自然困难与心情的对比,拉大反差,突出了“情更迫”,写出了行军人内心的焦急,使人感到了行军步伐的不断加快,表现出行军队伍对困难的藐视。在大雪之外还有困难,“高山”、“风”、“大关”都挡在面前。然而“红旗”意象的出现,展现了红军队伍翻山越岭的动人画面,表现出红军战士具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下阕回答行军的任务。“此行何去?赣江风雪弥漫处。”站在雩山向吉安望去,只能看到赣江那边风雪迷漫,可见雪还在下,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写得既真实又形象。“命令昨颁”露出底牌,令人眼前一亮:“十万工农下吉安”。原来是十万之众的各路大军要一起会攻吉安。这时,作者不仅回答了行军的目标任务,而且回答了“情更迫”的原因,因为是十万人争相进军,所以要想不落人后就要快走快走再快走。这里一个“下”字,加强了工农武装力量雷霆万钧的气势和必胜的信念。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毛泽东
猜您喜欢

红拂墓次韵饶石帆

形式:

渌江何处葬香魂,湘草湘花识暮门。 乌喙旧官羞艳侠,虬髯小妹嫁王孙。 兵书定写簪花格,妆阁遥连细柳屯。 景武丰碑长金粟,秦山楚水各烟痕。

复制 曾广钧 《红拂墓次韵饶石帆》
类型:

登舟一夕对酒偶成时从阅云梯关归清江浦丁亥十月 其二

形式:

长亭衰柳晚萧萧,谁与孤蓬话寂寥。 桦烛明星方昨夕,布帆微月又今宵。 怀人并是怜华袖,得句先教寄玉箫。 从此清闺减吟兴,倚阑应有候归桡。

复制 曾广钧 《登舟一夕对酒偶成时从阅云梯关归清江浦丁亥十月 其二》

陈程初军门六旬寿诗直雷文 其二

形式:

此日玉鸠颐履步,少年珊翠夺花红。 丝纶嘉绩三朝茂,草木知名万福同。 司马兵书应简在,左车奇计达宸衷。 中兴诸将多耆宿,百战何人第一功。

复制 曾广钧 《陈程初军门六旬寿诗直雷文 其二》
类型:

左文襄公挽词 其一

形式:

夜看北斗坐中宵,久讶三台祲不销。 榕峤忽传飞电到,松心竟为岁寒凋。 全将浩气还天地,更作明神翼圣朝。 图史馨香有磨灭,不磨名字在云霄。

复制 曾广钧 《左文襄公挽词 其一》
类型:

留别南中亲友戊子九月 其一

形式:

转蓬走马知何定,怨李恩牛迹已陈。 一剑倚天增胆壮,双丸绕地触愁新。 故人别雨如黄叶,乡国离云起白蘋。 桑落千觚钢百炼,莫言龙性竟全驯。

复制 曾广钧 《留别南中亲友戊子九月 其一》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