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 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茂密青草使我想起王孙,柳畔的高楼上凭栏凝望,杜鹃蹄声哀切令人神伤。眼看着又到了黄昏时分,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释

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样子。 王孙:这里指游子,行人。 杜宇:卽杜鹃鸟,鸣声凄厉,好象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古老的主题:春愁闺怨。主要是写景,通过写景传达出一种伤春怀人的意绪,那一份杏渺深微的情思是通过景色的转换而逐步加深的。开头展示的是一种开阔的伤心碧色:粘天芳草,千里萋萋,极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闺中人的心也轻飏到天尽头了。「柳外」句点明思妇身居高楼之地,神驰柳外之遥,一个「空」字点染出思妇极度劳神远望而不见王孙归返的失落和她孤独寂寞,失魂落魄的空虚。「杜宇」句借杜鹃啼叫,以声传情。「雨打」句承杜宇,黄昏而下,写思妇怕闻杜鹃悲啼,怕见黄昏暮景,遂逼出「深闭门」的特定行为:藏于深闺,将杜鹃悲啼、黄昏暮景关在门外,正见其相思凄楚之难堪。读这首词,应当是回味大于思索,联想重于分析,这样可以得到比几句词的字面意义更多的东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李重元

李重元,生卒年不详,约1122(宋徽宗宣和)前后在世。南宋黄升编《花庵词选》,及《全宋词》收其《忆王孙》词4首,分咏春、夏、秋、冬四季。《婉约词》中收2首。...
复制作者 李重元
猜您喜欢

点绛唇 早春寄步珊秭

形式:

帘卷东风,数声花外闻啼鸟。 此时怀抱。 知有愁多少。 离恨年年,应被青山笑。 春还早。 萋萋芳草。 绿遍长亭道。

复制 沈善宝 《点绛唇 早春寄步珊秭》

凤凰台上忆吹箫 听雨

形式:

半响帘纤,霎时澎湃,忽然飒飒萧萧。 正黄昏近也,分外声骄。 扶病小楼凝听,听屋角。 飞瀑奔涛。 淋铃曲,何须重谱,已足魂销。 飘飘。 迷离恍惚,好似驾孤蓬,一叶乘潮。 想枝头红杏,应负花朝。 赢得愁怀如织,幸窗外、未种芭蕉。 无眠夜,釭花□□,还检香烧。

复制 沈善宝 《凤凰台上忆吹箫 听雨》

凤凰台上忆吹箫 寄慰箫楼师悼亡

形式:

云散星沉,乌啼花落,魂销南浦归舟。 任万般离恨,百种闲愁。 都付西风黄叶。 随带水、只向东流。 空相约,南枝梅绽,谁续斯游。 悠悠。 蟾圆易缺,偏潘岳多情,顿折莺俦。 怪嫦娥底事,笛返琼楼。 畴把鸾胶再续。 弹别调、数尽寒筹。 寄鱼书,叮咛青鸟,早到明州。

复制 沈善宝 《凤凰台上忆吹箫 寄慰箫楼师悼亡》

满江红 渡扬子江感成

形式:

滚滚银涛,泻不尽、心头热血。 想当年、山头擂鼓,是何事业。 肘后难悬苏季印,囊中剩有文通笔。 数古来、巾帼几英雄,愁难说。 望北固,秋烟碧。 指浮玉,秋阳赤。 把蓬窗倚遍,唾壶击缺。 游子征衫搀泪雨,高堂短鬓飞霜雪。 问苍苍、生我欲何为,空磨折。

复制 沈善宝 《满江红 渡扬子江感成》

点绛唇 听雨

形式:

夜雨声声,杏花消息何堪问。 小楼人静。 淡煞残灯影。 自笑浮沤,何苦萦愁闷。 当前境。 花原薄命。 争奈天生定。

复制 沈善宝 《点绛唇 听雨》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