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凛冽的北风,将三更天还在飘落的大雪吹得四散飞扬。在梦中,相思之人还在迷恋开满桃花的明月之夜。梦是那么美好,不要催醒他,让他在美好的梦境中多转一转吧。
没有任何征兆,梦中突然听见了画角声,醒来时,泪水已经在枕边结成了薄薄的一层红冰。耳中听到的是塞马的嘶鸣,眼中看到的是斜挂着残星的军中大旗,好一派凄冷而又壮阔的景象。

注释
朔风:边塞外凛冽的北风。
倩魂:少女的梦魂,典出唐人小说《离魂记》。此处指作者自己的梦魂。
桃花月:即桃月,农历二月桃花盛开,故称。此处代指美好的时光。
由他:任他,听凭他。
好处:指美梦中的景象。
无端:平白无故。
画角:古代乐器,外加彩绘,故称画角,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
红冰:泪水结成的冰,形容感怀之深。《开元天宝遗事》:“贵妃初承恩召,泣涕登车,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塞马:边塞的战马。
大旗:军中的旗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第一句描写呼啸的朔风吹起了满地的落雪,雪虽然停住了,但继之而来的狂风卷起了满地雪花,这风如刀似割,它比下雪更冷十倍,它的来临使寒冬落雪的气温更加凄冷;“三更雪”点明是在夜里下的雪,塞外苦寒,风雪之夜,思念故乡的军旅之人这时还不能入睡。

  第二句“倩魂犹恋桃花月”,“倩魂”意思是带着笑意的梦魂。这一句写军旅征夫进入梦境,外面呼啸的寒风还在凄紧地吹着,一直思念故乡的人终于带着微笑进入了梦境;他仿佛看到,窗下月色溶溶,窗外桃花耀眼,闺中旖旎温馨的氛围与风光叫人无限依恋。梦境与现实是如此悬殊,作者以“三更雪”与“桃花月”对举,把风雪交加的塞外寒夜与闺中的温情作了鲜明的对比。“犹恋”两字承接上句的“朔风吹”,表明尽管强劲的朔风吹散了满地的雪花,但吹不散军旅征夫的思乡之念,在寒风刺骨的深夜,思念之情更加强烈。

  下片,第三、四句,以“梦好”承“桃花月”而发,诉说了远离故乡的思家之人,每天鞍马劳顿,巡边守地,只有在深夜里才能静静地思念故乡的亲人,但寒夜中的梦,有恶梦,也有好梦,今夜正做着好梦,就让他做下去吧。让他在梦中多得到一些欢聚的幸福和快乐。诗人在这里用了两句非常流畅易懂的句子,但投入的感情却是真切深刻的,充满了对军旅征夫的无限同情。希望他多享受好梦的幸福,谁也不要打断他的梦,这与唐代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删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写法十分相近。金昌绪写了思妇梦往边地,纳兰性德写征夫梦回故里,他们难相见,就让他们在梦中多相会吧!为了这,鸟儿不要啼叫,更不要去相催。

  第五、六句,又接出了“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然而,好梦不长,画角一声把征夫从欢聚团圆的梦境中拽回到现实。本来,卫戍边地的军人,对军旅中的画角声声习以赞常,但这时对梦回故里,沉醉入幸福欢乐的梦中人来说,这画角吹稠太“无端”,“无端”两字透出了征夫对这画角的恼恨,对军营生活的恼恨,也隐隐谴责了制造这悲欢离合的封建统治阶级。一声画角断送了他一场幸福梦,他长久地盼望着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但却很难实现。终于,在梦中他回到了故里和亲人中间,征夫禁不住流淌下幸福的泪水,待到画角一声梦醒回时,欢聚时的幸福泪水已在枕边凝结成为一层薄薄的冰。方千里诗曾道:“情泪滴如冰”。“枕畔红冰薄”中的“红冰”两字,这里指凝成为冰。诗人以“梦好”,“画角”人手,点出最后的一个“冰”字,把梦境中幸福缠绵情景与现实中的塞外苦寒生活做了鲜明的对比,强烈地抒发出这无声之恸。

  最后的两句词,“塞马一声嘶,残星照大旗”,继之画角,这塞马一声嘶,又一次打破了周遭的沉寂,把仍然沉浸于梦境的征夫梦彻底打碎了,从迷惘中醒来的征夫,虽然还留恋着刚才的梦境,但睁眼抬头时,残星欲曙,晓风吹拂着军旗,迎来了塞外冰冷的空旷的黎明,使征夫完全回到冰冷的现实生活里。

  这首词中诗人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把边地军旅生活的劳苦艰辛和征夫们对妻室故园的魂牵梦绕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强烈地抒发出对卫戍边地的征夫们无限同情。在写梦醒时,连同画角、塞马、残星、大旗,把塞外寒夜中军旅生活描绘得格外悲凉寂寞,与词的上片写梦回故里时的缠绵格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作者奉旨执行军事侦察任务的途中。是一首以记梦的艺术手法,表达离情别恨的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纳兰性德介绍和纳兰性德诗词大全

诗人:纳兰性德

清满洲正黄旗人,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祖姑孟古哲哲......
复制作者 纳兰性德
猜您喜欢

梨花诗二十首

形式:

【其一】 玉树亭亭覆碧阶,当年莫问阿谁栽。 春深雪锁琼枝上,端为东君雨后开。 【其二】 翠含寒雪舞娇姿,一种清标自出奇。 香浅定庭翻紫燕,却教蝴蝶引魂时。 【其三】 上林万卉斗赢输,玉洁娇香自不如。 花下一樽挽春色,蝶来蜂去兴初馀。 【其四】 着意问花花不语,留春有酒酒生香。 花下高歌情自爽,燕衔花瓣入华堂。 【其五】 亭院春馀唤酒宜,酒情诗兴为花移。 琼葩映酒分颜色,玉露飘摇乱雪枝。 【其六】 年年玉乳态寻常,今日花开白雪香。 引我诗魂游上苑,莫教春色别流光。 【其七】 一枝玉剪剪冰裳,寄在春条香满堂。 分付东风莫摇落,还留佳兴舞云将。 【其八】 雪消春水剪冰花,白燕飘翎点翠芽。 舞罢娇肢归别院,乱红深处问琼娃。 【其九】 谁言夜雨打梨花,借问东皇老岁华。 粉蝶竟来枝上宿,含香院里胜如家。 【其十】 海棠枝上露新红,难比墙头粉黛容。 莫许河郎花下坐,春归何处恕东风。 【其十一】 (次韵 秦少游) 淡笼春韵向晴阶,疑是罗浮月里栽。 幽意不传花信去,雪香深锁待君开。 【其十二】 晓风冉冉曲栏迟,露落妆钿懒玉姿。 莫是夜来香梦杳,难禁深院语莺时。 【其十三】 梁园雪尽已无馀,月锁瑶枝冷自如。 妒杀双双白燕子,故将春事往来输。 【其十四】 玉蛾翻影拂虚窗,逗得轻风小扇香。 春去似怜人寂寞,却传清韵问西堂。 【其十五】 芳樽幽赏客来宜,句落花前雪羽移。 千载清平词调绝,不须蝴蝶拍南枝。 【其十六】 梁绪那夸兴不常,漫携春酒洗明妆。 芳魂未逐东风怨,遮莫游蜂度短墙。 【其十七】 月卷帘钩冷素裳,一庭清影浸银塘。 当年白亭歌销歇,记剪春于远寄将。 【其十八】 春老飘残陌上花,重门深掩惜芳芽。 关心怕是三更雨,点点愁声到馆娃。 【其十九】 灯落黄昏怯碧纱,子规声断月初华。 燕山此际无残雪,韵落溶溶梦里家。 【其二十】 金谷园中无数红,迎风承露尽为容。 一番历乱芳菲歇,独有天花澹院东。

复制 黄庭坚 《梨花诗二十首》

澄心亭颂

形式:

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究空。 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忍观伏尘劳,波澄泥著底。 八风动地来,尘劳还复起。 觉海性澄圆,浪时无不浑。 即浑即澄彻,个是涅槃门。

复制 黄庭坚 《澄心亭颂》

醉落魄

形式:

陶陶兀兀。醉乡路远归不得。心情那似当年日。割爱金荷,一碗淡莫托。 异乡薪桂炊苍玉。摩挲经笥须知足。明年细麦能黄熟。不管轻霜,点尽鬓边绿。

复制 黄庭坚 《醉落魄》

定风波

形式:

上客休辞酒浅深。素儿歌里细听沈。粉面不须歌扇掩,闲静,一声一字总关心。 花外黄鹂能密语。休诉。有花能得几时斟。画作远山临碧水。明媚。梦为胡蝶去登临。

复制 黄庭坚 《定风波》
类型:

次韵 高子勉十首 其八

形式:

凿开混沌窍,窥见伏羲心。 有物先天地,含生尽陆沈。 伐山成大厦,鼓橐铸祥金。 三尺无弦木,期君发至音。

复制 黄庭坚 《次韵 高子勉十首 其八》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