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出北郭门行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
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
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
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
“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
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
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
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
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
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
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
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译文及注释


注释

驾出北郭门行:属“杂曲歌辞”。该诗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痛苦。 北郭门:城的北门。郭,外城。古代坟墓多在城北郊。 樊:樊篱,引申为羁绊。又,指马止步不前。《说文·双部》:“樊,褭不行也騺。” 踟蹰(chí chú):迟疑不前貌。 噭(jiào)噭:哭声。 “借问啼者出”句:正在打听时,啼哭的人便从丘林中出来。出,一作“云”,又作“谁”。 “何为乃如斯?”句:作者的问话。斯,这样。 舍:舍弃。 殁(mò):死亡。 “亲母”以下十四句:为孤儿的答话。 举动:动辄。 鞭捶施:用鞭子、木棍抽打。捶,木棍;施,加此指加于身上。 “上冢察故处”句:到墓地察看母亲的坟墓。冢,墓地;故处,指孤儿母亲的坟。 嘶:嘶哑。 穷厄:贫穷困苦。 赀(zī):限量。一说同"资",财富。 “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句:作者劝诫世人的话。明规,显明的前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驾出北郭门行》是一首叙事诗,写孤儿受后母虐待哭诉于生母墓前之事,反映孤儿的悲惨遭遇。 开头四句,诗人用第一人称作为旁观者的身分出现,以示事件的真实性。马的反常已暗示出环境的异常。这四句是个引子,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同时也提起了一个悬念。“顾闻”四句引出事件。这是事件的开端,写得很有层次,先闻哭声,再见其人,未知原因,故发疑问。由此引出孤儿诉说原委,也是诗的主要部分。紧接十四句是诗的主要部分,可分为两层意思。前八句是诉说后母虐待的情景,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后六句写孤儿哭诉情状,读者似乎可以看到,孤儿已在生与死的十字路口徘徊,如果不能继续忍受虐待,就只有追求生母于地下,其它道路是没有的。这一大段写得如泣如诉,真情毕露,舒缓而有致,质直而可信,千载之下,犹使人读之而不能不为之凄怆泪下。最后两句是尾声,诗人又以第一人称出来说话,规劝后代人以此为教训,不要虐待孤儿,以此点明诗人写作宗旨。这种形式对后来的乐府诗特别是中唐时代的新乐府有明显的影响。 全诗结构完整,层次井然,文字质朴,风格沉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阮瑀介绍和阮瑀诗词大全

诗人:阮瑀

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元瑜。陈留尉氏(今属河南开封市)人,子阮籍位列“竹林七贤”之一,孙阮咸亦是当时名士。少师从蔡邕,蔡邕称为“奇才”。汉献帝建安中,曹操徵之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后官至丞相仓......
复制作者 阮瑀
猜您喜欢

寄常熟旧游林逢吉

形式:

琴水相违后,烟波侣钓徒。 云飞怀李白,梅绽忆林逋。 病减心犹赤,年衰鬓尚乌。 何时共谈笑,酣饮罄金壶。

复制 徐玄吉 《寄常熟旧游林逢吉》

游白云精舍

形式:

与君登青山,凌风陟高台。 青山望渺然,白云空悠哉。 董君负道气,持节遐方回。 饥餐石上松,渴饮山中醅。 翛然澄外虑,与物无恢谐。 有时发长啸,清籁生八垓。 素愿祝升平,君臣绝嫌猜。 眷兹严慈恩,万里隔云埃。 临风怀独剧,清夜肠欲摧。 引睇何杳茫,崇峦接斗台。 因之寄远眺,匪以咏物来。 斯台寓观戒,精舍山之隈。 君暇时一登,晴云天际开。 浮云暂点缀,太虚自弘恢。 羡君拨云手,望云意徘徊。 仆幸侍公游,兴洽日暮催。 骊车不可攀,愿言复追陪。 千古云间客,白云台崔嵬。

复制 徐浦 《游白云精舍》

咏董泉

形式:

石隙鸣泉泻,秋深玉髓流。 精灵涵太始,澄澈浚源头。 出涧施千顷,馀波沃九州。 生民望龙雨,早晚此中求。

复制 徐浦 《咏董泉》

闻义士王补之输米一千石助漕河大工走笔书此

形式:

旋凿漕河役万夫,司农告匮少良图。 谁期义士千金散,直使贫民一旦苏。 忧国岂同食肉者,汗颜应奈守钱徒。 山人闻此嫣然笑,起舞茅堂自倒壶。

复制 徐笃 《闻义士王补之输米一千石助漕河大工走笔书此》

与前山夜酌

形式:

故人小坐阑干外,乱有飞虫触醉颜。 白鹤欲鸣还待月,黑云不动渐疑山。 夜深星火摇天际,露冷霜华宿树间。 欲打僧门问茶信,竹枝深护老禅关。

复制 徐渐 《与前山夜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