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九

问:“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学》又说个厚薄?”
先生曰:“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及至吾身与至亲,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盖以仁民爱物皆从此出,此处可忍,更无所不忍矣。《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顺这个条理,便谓之礼;知此条理,便谓之智;终始是这个条理,便谓之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问:“人与物同为一体,而《大学》中为什么又说厚薄呢?” 先生说:“只因为道理自然有厚薄。例如,人的身是一体的,但用手脚去捍卫脑袋和眼睛,难道是刻意地要看轻手和脚吗?而只是从道理上讲就应该如此。同样,对禽兽和草木一样有着爱,但是却拿草木去养禽兽,又怎忍得?对人和禽兽一样有着爱,但宰杀禽兽去孝养亲人、祭祀祖先、招待宾客,人心又怎忍得?对至亲和路人一样有着爱,但如果你只有一箪食、一豆羹,得到就能活,得不到就会饿死,在此无法两全的情形下,你先去救亲人,而不救路人,人心又怎忍得?等等这些,都是因为从道理上讲应该如此。至于我自己和骨肉至亲,更不能分厚此薄彼。所以,仁民爱物都是从这个简单道理出发的,若此处能忍心,则会无所不忍了。《大学》上说厚薄,实乃良知上的自然条理,不可逾越,这就是所谓的义;遵循这个秩序,就称为礼;明白这个秩序,就称为智;始终坚持遵守这个秩序,就称为信。”

注释

厚薄,出自《大学》第一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箪食豆羹,出自《孟子·告子上》第十章:“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仁民爱物,出自《孟子·尽心上》第四十五章:“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守仁介绍和王守仁诗词大全

诗人: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
复制作者 王守仁
猜您喜欢

寄卢公武兼问殷孝伯安信(时殷为咸阳县教官

形式:

忆言雨别去涂难,喜得云归旧谷盘。 郡乘手挥狐史笔,斋居头戴鹿皮冠。 草生林馆皆书带,竹老溪园可钓竿。 为问咸阳殷博士,有无书尺报平安?

复制 谢应芳 《寄卢公武兼问殷孝伯安信(时殷为咸阳县教官》

吴下咏怀(八首)

形式:

阖闾城下柳,新种绿阴成。 树系浮江马,枝迁出谷莺。 朝家方用武,僧寺总屯兵。 犹喜湖田熟,街头米价平。¤

复制 谢应芳 《吴下咏怀(八首)》
类型:

吴下咏怀(八首)

形式:

近闻哀痛诏,使者又江东。 兵革何时已,车书四海同。 落梅春雨后,芳草夕阳中。 欲作菟裘计,桃源路不通。

复制 谢应芳 《吴下咏怀(八首)》

避雨

形式:

系马庱亭东,题诗野店中。 长河飞白雨,高树洒清风。 州界才相接,乡音遽不同。 齐梁陵寝地,犹得问樵翁。

复制 谢应芳 《避雨》
类型:

和浦玉田清明日郊行三首 其三

形式:

四壁青山眼欲花,山光都似薄云遮。杖藜随步归来晚,月上东窗都到家。

复制 谢应芳 《和浦玉田清明日郊行三首 其三》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