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遇雨二首

【其一】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沉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其二】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环曲的池塘水面,雨水像在抽丝一般密织,野禽因为雨势太大无法起飞,鱼儿却惊得在水面飞跃起来。耕种的人和垂钓者都来不及取蓑衣和斗笠,秋季的田地都多么期待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啊。 【其二】 我坐看天空中浓密的乌云含着雨水喷洒在前方的山峦上,而这里却依然阳光灿烂。忽然滚滚的乌云挟带着骤雨,已泻到了我的头上!不过我却意外地發现:前方青翠的山峰上,还映照着一抹夕阳的余晖!

注释

回塘:回曲的水池。南朝梁简文帝《入溆浦诗》:“泛水入回塘,空枝度日光。”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缫(sāo)丝:即缫丝,煮茧抽丝。唐李白《荆州歌》:“荆州麦熟茧成蛾,缫丝忆君头绪多。” 沉鱼:潜藏水底的鱼。《大戴礼记·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耕蓑:农夫的蓑衣。 未暇:谓没有时间顾及。汉张衡《东京赋》:“因秦宫室,据其府库,作洛之制,我则未暇。” 淋漓:沾湿或流滴貌。南朝梁范缜《拟〈招隐士〉》:“岌峨兮倾欹,飞泉兮激沫,散漫兮淋漓。” 坐看:犹行看,旋见。形容时间短暂。唐李白《古风》之二六:“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衔:携带着。 晚照:夕阳的余晖。南朝宋武帝《七夕》诗之一:“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两首诗抓住夏天雨势的特点进行描绘,写得十分形象生动。诗人善于捕捉和表现事物瞬间细微变化的旨趣,把夏雨写得穷形尽相,快心露骨。作品思路敏捷灵活,用笔新鲜活跳,措语尖新,深得夏雨之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近代古典文学研究家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深得夏雨之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崔道融介绍和崔道融诗词大全

诗人:崔道融

崔道融,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
复制作者 崔道融
猜您喜欢

醉巫 其二

形式:

公超作大雾,谁不中游蒙。 二典足三窟,五经徒八风。 天嘻孤烈缺,云讯隔丰隆。 更欲循墙走,将无误乃公。

复制 倪元璐 《醉巫 其二》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九

形式:

金马凌天汉,侏儒何所裨。 时宜非此肚,浑沌孰为眉。 上水船良是,丧家狗谨辞。 可怜归雁尽,才寄数行诗。

复制 倪元璐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九》

戊辰春 其四

形式:

李目年八十,出胎寿已登。 及其老也戒,故诩舌之能。 壮健非徐偃,聪明异许丞。 谁其无姓氏,牛马胡为应。

复制 倪元璐 《戊辰春 其四》

冒雨行乐陵道入其城萧条非昔矣而闻中使者索邮骑大哗感赋

形式:

已作不栖鸦,随风转鹿车。 丝云抽茧谷,针雨刺纹纱。 来去千年鹤,官私两部蛙。 看惟城郭是,愁听此嚣哗。

复制 倪元璐 《冒雨行乐陵道入其城萧条非昔矣而闻中使者索邮骑大哗感赋》
类型: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四

形式:

共晓承明贵,汉臣殊异同。 汲生求入幕,严子乞开笼。 谒者竟淮海,会稽俄侍中。 由来英主意,不肯示通融。

复制 倪元璐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 其四》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