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 物色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々”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々”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连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及《离骚》代兴,触类而长,物貌难尽,故重沓舒状,于是“嵯峨”之类聚,葳蕤之群积矣。及长卿之徒,诡势瑰声,模山范水,字必鱼贯,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也。
至如《雅》咏棠华,“或黄或白”;《骚》述秋兰,“绿叶”、“紫茎”。凡攡表五色,贵在时见,若青黄屡出,则繁而不珍。
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也。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或率尔造极,或精思愈疏。且《诗》、《骚》所标,并据要害,故后进锐笔,怯于争锋。莫不因方以借巧,即势以会奇,善于适要,则虽旧弥新矣。是以四序纷回,而入兴贵闲;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古来辞人,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物色尽而情有馀者,晓会通也。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然则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赞曰∶
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
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夏秋冬四季互相代替,阳和的天气使人感到欢快舒畅,阴沉的天气使人感到凄戚,自然景物声色的变化,也会使人们的心情跟着动荡起来。冬至过后阳气萌动,气候渐渐温暖,蚂蚁就走出洞穴开始活动;八月里阴气凝聚,天气渐渐寒冷,螳螂就加紧吃食准备过冬。就是这些微小的昆虫也能感到气候的变化,可见四季影响事物是十分的深远。至于人的智慧心灵比美玉更卓著,清爽的气质比花朵更清秀,对各种景物的感召,谁又能无动于衷呢?因此每当进入新的年岁,春气萌发,心情欢乐而舒畅;初夏的时候,草木茂盛,心情烦躁而不畅;在秋天天高气清,阴郁沉寂的心志便显得很深远;冬天里,大雪纷纷渺无边际,思虑严肃而深沉。一年四季各有它的景物,不同的景物又各有它独特的容貌声色,感情由于景物而改变,文辞由于感情而产生。一片树叶落下来尚且能触动人的情思,昆虫鸣叫的声音也足以引起人们的心思,何况那清风、明月的夜晚,白日、春林的早晨展示的美景呢? 因此诗人对景物的感触,所引起的联想是无穷的;在多种多样的现象中流连忘返,在听到看到的范围内吟味体察。描写天气和实物的形状,既要随着景物声色的变化而婉转起伏;绘写景物的色彩,临摹自然的声律,又要联系自己的心情来回斟酌。所以用“灼灼”来形容桃花色彩的鲜艳,用“依依”来表尽杨柳轻柔的形貌,用“杲杲”来描绘太阳出来时光明的形状,用“瀌瀌”来比拟下大雪的样子,用“喈喈”来追摹黄鹂鸟的鸣叫,用“喓喓”来学纺织娘的叫声。“皎日”、“嘒星”,一个“皎”字和一个“嘒”字就把太阳的明亮和星星的微小形容穷尽了;“参差”、“沃若”,一个双声连词和一个叠韵连词就把荇菜和桑叶的形状不整齐润泽的样子描绘了出来,上面的这些例子都是用少数字来总括众多的事物,把事物的情思和形状毫不遗漏地描写出来了。这些精练的描写,虽是经过千年来作家们的反复思考,也难以用别的字来代替!到《离骚》取代《诗经》兴起,触类旁通而加以引申,景物声色的形貌难于详尽表现出来,所以便用重复双叠的词来形容不同的事物形象,因此“嵯峨”这一类词语聚集起来,“葳蕤”这类词群便连接起来。到了司马相如这些人手里,讲究诡谲的形式,瑰奇的声貌,刻画山水的形貌,用的形容词必须几十字、上百字相连串,像游鱼般连接着。这正如扬雄说的诗人言辞简约而清丽且合乎法度,辞赋作品过分华丽而辞句繁缛。至于如像《小雅》的吟咏花儿,说道“堂堂盛开的鲜花,有的黄来有的白”;《楚辞》歌咏秋兰,说道“秋兰啊青青,绿色的叶啊紫色的茎”。一切色彩的描写,可贵在及时地看到,倘若不管实际情况青色和黄色累累出现,那就会使人觉得繁杂而并不珍贵了。自从晋、宋以来,作品描写重在逼真,从风景里观察他的情态,从草木里钻研他的情状。作者吟唱歌咏的出发点,应该只是抒发深远的情志;描写事物巧妙,功夫全在于紧密贴切。所以巧妙的言辞和事物的形状贴切吻合,就如在那印泥上盖印章一样,不需要雕琢刻削,却详尽地把极细微处都表现了出来。因此看到这些语言描述就像看到了具体的景物一样,就其字辞而知道当时的时令景色。 然而景物都有它一定的姿态形状,而人的思想却没有一定的框子,因此,有的人不经意一下就达到了极妙的境界,有的人用尽心思反而离得越远。而且在写景物声色方面,《诗经》《楚辞》中写景的名句,都抓住了景物的要害地方,所以后来才思敏捷的大手笔,在这方面也怯于和它们较量。没有不是凭着成规,借用前人巧妙的方法,依循文章发展的趋势,融会贯通去创作新奇的作品。只要善于适应新的变化,那么虽然借用成规也是可以写得更新鲜的。因此,四季虽然循序相代,万物纷纷回环往复,而引起诗人的兴味重在心地闲静;景物的声色虽然十分繁杂,而分析事理运用言辞却重在简练;使文章的兴味飘飘荡荡自然升举,情采鲜明而清新。从古以来的作家,不同时代先后相接相承,他们无不注意错综运用前人的写作经验求变化,有继承有革新地收到效果。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能做到形貌写尽而情味有余,就是因为懂得继承革新再求变通的道理。至于山水林泉,肥沃原野,实在是启发文思的宝库,但简略写来就会空洞不全,详细说来又会繁冗唆嗦。那屈原之所以能够洞察《诗经》的《国风》和楚国民间《骚》体诗歌的情韵,也还是靠江山的帮助吧! 总结: 高山重叠,流水环绕,绿树交映,云霞聚合。目光往还驰骋欣赏景物,激起心中之情就有所抒发。春天的太阳舒畅柔和,秋天的西风萧飒愁人。一往情深观景似相赠,诗兴飞来好像是酬答。

注释

春秋:这里用春秋来代指四季。代:更替。序:次序。 阴阳惨舒:即阴惨阳舒。秋冬为阴,春夏为阳。惨,戚,不愉快;舒,逸。 阳气萌:冬至后阳气开始萌生。玄驹:蚂蚁。步:走动。 阴律凝:阴历八月秋天到来阴气开始凝聚。古代乐律分阴阳二种,古人以十二种乐律分配于十二律,阳律六、阴律六。八月属于阴律,这里借指阴冷的季节。丹鸟:螳螂。羞:吃。 珪(guī)璋:古代聘问时所用的名贵的玉器,这里泛指美玉。 英华:美丽的花朵。 郁陶:忧闷郁积。 矜:严肃、庄重。 “情以物迁”二句:《明诗》所说“应物斯感,感物吟志”和这两句意思相同。 流连:徘徊不忍离去。 灼灼:形容桃花的色彩鲜明。《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喓喓(yāo yāo):虫鸣声。《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喓喓阜螽。”韵:虫鸣声。 ④两字:两字相连成为双声字和叠韵字。“参差”是双声,“沃若”是叠韵。 长:发展、引申。 “诗人丽则”二句:扬雄《法言·吾子篇》:“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诗人,指《诗经》作者。则,合乎规则。约,简练。辞人,指辞赋家。淫,过度。 近代:指晋、南朝刘宋时期。 曲:详尽。毫芥:细微。毫,长而尖锐的毛;芥,小草。 检:法式。 标:显出。 锐笔:指精通写作的人。 适要:适应变化抓住要点。 四序:四季。 晔晔(yè yè):美盛的样子。 接武:继承效法前人。武,足迹。 因革:继承革新。 皋壤:池边地。皋,泽。 吐纳:指抒发。 赠: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勰介绍和刘勰诗词大全

诗人:刘勰

刘勰,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复制作者 刘勰
猜您喜欢

水龙吟 次邛州赵守韵

形式:

推移随牒红尘里,试问几时肩息。 家乡何在,烟迷波渺,云横山屹。 分阃无功,临民有愧,裤今襦昔。 想征帆万里,阳关三叠,肠空断、人谁忆。 多谢殷勤绮席。 苦留连、不容浮鹢。 九霞光外,五云深畔,君宜鹄立。 自笑衰迟,未能轩轾,漫劳嘘吸。 愿锋车趣召,吴天楚地,相逢他日。

复制 京镗 《水龙吟 次邛州赵守韵》

念奴娇 并引

形式:

绣天锦地,浣花溪风物,尤为奇绝。 无限兰舟相荡漾,缯彩重重装结。 冀国遗踪,杜陵陈迹,疑信俱休说。 笙歌丛里,旌旗光映林樾。 自笑与蜀缘多,沧浪亭下,饱看烟波阔。 屡疏求归才请得,知我家山心切。 已是行人,犹陪佳客,莫放回船发。 来年今日,相思惟共明月。

复制 京镗 《念奴娇 并引》

念奴娇 次洋州王郎中韵

形式:

文章太守,问何事、犹带天庭黄色。 上界一时官府足,聊下神仙宫阙。 剖竹新游,握兰旧梦,此意谁人识。 千军笔阵,争先曾夺矛槊。 好是万里相逢,一尊同醉,倾吐平边策。 聚散人生浑惯见,莫为分襟呜咽。 借箸机筹,着鞭功业,只合从君说。 明朝回首,天涯何处风月。

复制 京镗 《念奴娇 次洋州王郎中韵》
类型:

水调歌头 其一 次永康白使君韵

形式:

与蜀有缘法,见我眼俱青。 征车到处,弦管无限作离声。 自笑四年留滞,漫说三边安静,分阃愧长城。 一念天地阔,万事羽毛轻。 欲归去,诗入社,酒寻盟。 骎骎双鬓,老矣祗觉壮心惊。 虽是东西惟命,已断行藏在己,何必问君平。 举似铜梁守,怀抱好同倾。

复制 京镗 《水调歌头 其一 次永康白使君韵》

洞庭春色/沁园春 次宇文总领韵

形式:

命驾访嵇,泛舟思戴,此兴甚浓。 料情侔杨恽,乌乌拊缶,意轻殷浩,咄咄书空。 莫讶群芳淹速异,到时序推排元自同。 休怅望,任春来桃李,秋后芙蓉。 因嗟锦城四载,漫赢得、齿豁头童。 叹里门密迩,易成间阔,诗筒频寄,难续新工。 我已怀归今得请,念此地迟回谁似公。 经济手,看鸾台凤阁,晚节收功。

复制 京镗 《洞庭春色/沁园春 次宇文总领韵》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