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青坂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军驻扎在武功县东门外的青坂,天气严寒,苦士都在居白山的泉窟中饮马。黄头的奚苦每天向西推进,只有几个骑苦,居然敢弯弓射箭向我军冲击。这时,山上是雪,河中有冰,旷野里一片萧瑟气象。青的是报警的烽烟,白的是战死苦士的枯骨。怎么能托人带个信给我军,嘱咐他们暂时忍耐一下,等到明年再来反攻,千万不要急躁。

注释
东门:指青坂所属的县城东门。
居白窟:秦岭主峰,位于今天的陕西武功、居白诸县。这里说青坂在居白窟,山高天寒,饮马困难,条件极为艰苦。
黄头奚儿:安禄山的军队里有很多是奚、契丹的部族。
日向西:一天天向西推进。青坂在陈陶以西。
驰突:飞骑冲击突破,形容勇于战斗。
山雪河冰:雪、冰都是动词,指山上积雪,河水结冰。
野萧瑟:指寒风凄厉。
⑧烽烟:烽火,军事告急的信号。
焉得附书:怎能够托书信。
仓卒:仓促。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房琯两次战役大败,死伤了四万余人,残余者不过几千人。这时杜甫沦陷在长安城中,听到这一消息,便写了《悲陈陶》《悲青坂》两首诗。这两首诗所反映的都是这次唐军惨败的事实。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此诗中“数骑”和“敢”字都是经过锻炼的字眼。只用三个字就表现了安禄山叛军的强壮和官军的怯弱。“青是烽烟白人骨”这一句,本来应该说“青是烽烟,白是人骨”。缩成七言句只好省略一个“是”字。《同谷歌》有一句“前飞鴐鹅后鹙鶬”,本来是“前飞鴐鹅,后飞鹙鶬”。省略了一个“飞”字。又《李潮八分小篆歌》有一句“秦有李斯汉蔡邕”,省略了一个“有”字。这种句法,仅见于七言古诗,五言诗中绝对不可能有。七言律诗中也少见。“青是烽烟白人骨”止是一个描写句,“白人骨”还属于夸张手法。阵亡士兵的尸体暴露在荒野里,至少要几个月才剩一堆白骨。杜甫此句,只表现“尸横遍野”的情景。他有一首《释闷》诗,其中有一联道:“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也是写战后的原野,它和“青是烽烟白人骨”是同一意境的两种写法。

  此诗第二联写安禄山部队的强悍,第三联是其后果,所以写官军死亡之惨。而在叙述同一事件的另一首诗《悲陈陶》里,第二联写官军士气怯弱,无战斗力;第三联是其后果,所以写“群胡”的飞扬跋扈。可见杜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同一事件的艺术手法。第四联是写被困在长安城内的人民和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陈陶斜一败之后,长安城中的人民在痛哭之馀,还希望官军马上再来反攻。可是在青坂再败之后,人民知道敌我兵力相差甚远,只得放弃“日夜更望官军至”的念头。杜甫在长安城中,听到唐军战败的消息,心中非常焦急。而只好设想托人带信给官军,希望他们好好整顿兵力,待明年再来反攻。这两首诗的结尾句深刻地表现了人民对一再成败的官军的思想感情的合于逻辑的转变。

  《杜诗镜铨》引用了邵子湘的评语云:“日夜更望官军至,人情如此;忍待明年莫仓卒,军机如此。此杜之所以为诗史也。”这个评语,反映出邵子湘认为两个结句有矛盾,因此他把《悲陈陶》的结句说是人民的感情如此;把《悲青坂》的结句说是军事形势有这样的需要。他以为这样讲可以解释矛盾。其实是似是而非。要知道,“军机如此”,也同样是长安城中人民听到青坂之败以后的认识和感情。杜甫写的正是人民思想感情的转变,根本不能以为两首诗的结句有矛盾。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军驻扎在武功县东门外的青坂。天气严寒,兵士都在太白山的泉窟中饮马。可是黄头的奚兵每天向西推进,只有几个骑兵,居然敢弯弓射箭向我军冲击。这时,山上是雪,河中有冰,旷野里一片萧瑟气象。青的是报警的烽烟,白的是战死兵士的枯骨。怎么能托人带个信给我军,嘱咐他们暂时忍耐一下,等到明年再来反攻,千万不要急躁。

注释

青坂(bǎn)、东门:都是唐军驻军之地。 太白:山名,在武功县,离长安二百里。这里泛指山地。 饮(yìn)马:给马喝水。 “天寒饮马太白窟”句:写出唐军当寒天,住寒山,饮寒水,见得处于劣势。 奚(xī)儿:犹胡儿。奚是东胡的一种。有一个名为室韦的部落,以黄布裹头,故称为“黄头奚”。《新唐书》卷二百十九:“室韦,契丹别种。分部凡二十余:日岭西部、山北部、黄头部,强部也。”又:“奚,亦东胡种。元魏时,自号库真奚。至隋,始去库真,但曰奚。”《安禄山事迹》:“禄山反,发同罗、奚、契丹、室韦、曳落河(胡言壮士)之众,号父子军。” “数骑弯弓敢驰突”句:写安史叛军得胜后的骄横。 白人骨:即白是人骨。“是”字从上文而省,文章中也常有此格。这两句写败后惨景。 仓卒(cù):犹仓猝。是说要作好准备,不要鲁莽急躁,忍,坚忍。《房琯传》说:“琯与贼对垒,欲持重以伺之,为中使(宦官)邢延恩等督战,苍黄失据,遂及于败。”所以希望我方忍待。杜甫这时正陷安史叛军中,行动不自由,又找不到捎信的人,所以很焦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作者在长安城听到唐军惨败于安禄山叛军的消息后,与《悲陈陶》写的是同一时间同一事件。前半部分说唐朝官军占据了太白山高地坚守着,可是黄头奚兵非常骄横;后半部分写唐军的败相,以及被困在长安城内的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表现出一种悲壮的美。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王嗣奭《杜臆》:“数骑弯弓敢驰突”,奚儿之轻视我军也,可轻进兵乎?故有“莫仓卒”之戒。 何焯《义门读书记》:落句深伤中人督战,以致一败涂地也。 浦起龙《读杜心解》:青坂之悲,悲屡败而不惩也。与前篇(《悲陈陶》)一串。“雪”“冰”“烽”“骨”,所见无余物矣。 杨伦《杜诗镜铨》:写出战败惨景(“山雪河冰”二句下)。 施补华《岘佣说诗》:《悲青坂》亦乐府。“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无限凄凉,以十四字括之,愈简愈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杜甫介绍和杜甫诗词大全

诗人: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
复制作者 杜甫
猜您喜欢

安兴道中次王黄门韵

形式:

韶光如酒着人迷,漫把霜毫取次题。 山北山南春雨歇,隔林红日鹁鸪啼。

复制 许琮 《安兴道中次王黄门韵》

登浮碧楼次韵

形式:

渚草平如剪,江云湿不飞。 馀霞飘绮席,新浪溅苔矶。 古寺萝垂壁,渔家水浸扉。 眼前多少景,惆怅客将归。

复制 许琮 《登浮碧楼次韵》

镜囊词

形式:

江上女儿当窗织,染得深潭千丈黑。 什袭珍包入尚方,五丁输取归东国。 几年箱箧有馀香,为君裁作明镜囊。 囊里青铜明似月,镜中玉貌春花光。 青铜可磨石可转,惟有此心终不变。 欲识中情长忆君,日日揭囊看镜面。

复制 许篈 《镜囊词》

牵情引

形式:

熊州楼观飞云外,白简霜威凌皂盖。 组练三千引绣衣,罗裙二八鸣珠带。 九华之帐香氤氲,寂寂琼楼午夜分。 苎里佳人娇荐枕,巫山仙子渺行云。 牵情梦罢看归路,别恨迢迢隔烟雾。 妾心苦作藕中丝,郎意何如荷上露。 锦水东西杨柳新,往来愁杀断肠人。 欲将心事寄青鸟,芳草年年空复春。

复制 许篈 《牵情引》

出山别元参学

形式:

花宫星斗寒相映,叠叠春山闻夜磬。 楚客初招万里魂,胡僧暂起经年定。 王孙绿草渐芳菲,松月留人归未归。 欢喜岭头丛桂暗,芙蓉峰下怪禽飞。 荷衣蕙带宿云湿,宝殿沉沉鬼神泣。 明日朝阳江上行,知君惆怅溪头立。

复制 许篈 《出山别元参学》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