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题平芜晚景轴,赠杨铭修同年

马蹄难驻。迢遰平芜去。愁到夕阳红尽处。山外一鞭摇暮。
凄烟返顾苍茫。它乡转更思乡。家在画图天远,夜来山寺钟忙。

诗人:姚华

...
复制作者 姚华
猜您喜欢

难经 · 论脉 · 一难

三国 : 无名氏
形式:

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复制 无名氏 《难经 · 论脉 · 一难》

难经 · 论脉 · 四难

三国 : 无名氏
形式:

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 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 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 肾肝俱沉,何以别之? 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法也。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 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邪? 然: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谓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顺逆也。

复制 无名氏 《难经 · 论脉 · 四难》

难经 · 论脉 · 十难

三国 : 无名氏
形式:

曰:一脉为十变者,何谓也? 然:五邪刚柔相逢之意也。假令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脉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心脉微缓者,胃邪于小肠也;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心脉微涩者,大肠邪干小肠也;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心脉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五脏各有刚柔邪,故令一脉辄变为十也。

复制 无名氏 《难经 · 论脉 · 十难》
类型:

难经 · 论脉 · 十八难

三国 : 无名氏
形式:

曰: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 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 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 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 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也。 脉有三部九侯,各何主之? 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侯者,浮、中、沉也。 上部法天,主胸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鬲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 人病有沉滞久积聚,可切脉而知之耶? 然:诊病在右胁有积气,得肺脉,结脉,结甚则积甚,结微则气微。 诊不得肺脉,而右胁有积气者,何也? 然:肺脉虽不见,右手脉当沉伏。 其外痼疾同法耶?将异也? 然:结者,脉来去时一止,无常数,名曰结也。伏者,脉行筋下也。浮者,脉在肉上行也。左右表里,法皆如此。假令脉结伏者,内无积聚,脉浮结者,外无痼疾;有积聚脉不结伏,有痼疾脉不浮结。为脉不应病,病不应脉,是为死病也。

复制 无名氏 《难经 · 论脉 · 十八难》

难经 · 论脏腑 · 三十六难

三国 : 无名氏
形式:

曰: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者,何也? 然: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

复制 无名氏 《难经 · 论脏腑 · 三十六难》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