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独饮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
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
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
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
自我抱兹独,黾勉四十年。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生迁化必有终结,宇宙至理自古而然。 古代传说松乔二仙,如今他们知向谁边? 故旧好友送我美酒,竟说饮下可成神仙。 初饮一杯断绝杂念,继而再饮忘却苍天。 苍天何尝离开此处?听任自然无物优先。 云鹤生有神奇翅膀,遨游八荒片刻即还。 自我抱定任真信念,勤勉至今已四十年。 身体虽然不断变化,此心未变有何可言?

注释

连雨:连日下雨。 运:天运,指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 生:指生命。 运生:运化中的生命。 会:当。 归尽:指死亡。 终古:自古以来。终,常。《楚辞·九章·哀郢》:“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然:这样。 松乔:神话传说中仙人赤松子与王子乔的并称。汉扬雄《太玄赋》:“纳傿禄于江淮兮,揖松乔于华岳。”松,指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汉书·张良传》:“愿弃人间事,欲以赤松子游耳。”注:“赤松子,仙人号也,神农时为雨师。”乔,指王子乔,名晋,周灵王的太子。好吹签,作风鸣,乘白鹤仙去。事见刘向《列仙传》。 于今:至今。《尚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 定何间:究竟在何处。 故老:故旧父老。陶潜《咏二疏》:“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 乃:竟,表示不相信。 饮得仙:谓饮下此酒可成神仙。 试酌:初饮。王瑶注:“初饮。” 百情:指各种杂念。 远:有忘却,断绝之意。 重觞:谓连饮数杯酒。 忘天:忘记上天的存在。 去此:离开这里。 任真:听其自然。率真任情,不加修饰。《列子》:“其在老耄,欲虑柔焉,物莫先焉。”《庄子·齐物论》郭象注:“任自然而忘是非者,其体中独任天真而已,又何所有哉!” 无所先: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云鹤:云中之鹤。用丁令威化鹤典故。 八表:八方之外,泛指极远的地方。三国魏明帝《苦寒行》:“遗化布四海,八表以肃清。” 须臾(yú):片刻。《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独:指任真。 黾勉(mǐnmiǎn):努力,勤奋。汉贾谊《新书·劝学》:“然则舜黾勉而加志,我儃僈而弗省耳。” 形骸(hái):指人的形体与骨骸。《庄子·天地》:“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 化:变化。 心在:指“任真”之心依然不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连雨独饮》是晋宋之际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此诗写连雨独饮的体会,诗人在饮酒中议论人生哲理。诗人坚信自然界的规律是有生必有死,世间并无长生久视的神仙,人应该听任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诗中既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达观态度,也表现了诗人愿独守“任真”的信念。全诗重在议论哲理、自我解脱,几次使用问句,造成语意转折,语气变化,又能前后映衬,扣紧开端的论题,发人深省,馀味无穷,显示了陶渊明哲理诗的特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明代文学家谭元春《古诗归》:如与天面说,旷士胸中,真不相隔。 当代文物收藏鉴赏家龚望《陶渊明集评议》:“故老赠余酒”数语说尽酒中妙味。后来李谪仙之外,恐不能解此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陶渊明介绍和陶渊明诗词大全

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
复制作者 陶渊明
猜您喜欢

读元遗山送李参军诗因寄铁崖

形式:

女莫作王明君,男莫作班定远。尊为阏氏贵封侯,一去边廷竟不返。 铁崖赵侯古侠者,平生足迹半天下。吊古欲射钱塘潮,依人又跃燕山马。 击筑长安里,买醉章华街。缠头十万锦,穷愁安在哉。 西风易水酒徒散,酣歌走上黄金台。隐居深闭太行足,杨柳门前几回绿。 四时空失慈母欢,一朝难得八州督。我昔南行七阅月,归来亲鬓有华发。 空空两手登高堂,我母见之若饥渴。因忆逢君林屋西,君言失意今当归。 故山春色又周岁,白头望断莱子衣。衣如鹑兮马如狗,跋涉三年竟何有。 请君三复遗山诗,扼狐岭上应回首。

复制 苗令琮 《读元遗山送李参军诗因寄铁崖》

长平箭头行

形式:

锐头竖子勇如虎,长平穴中斗群鼠。四十万人灰烬飞,耕作髑髅山下土。 狼牙三脊人血腥,青碧斑剥铜花生。冷光射我迫难视,吼作丹川呜咽声。 波流赤血下杀谷,满眼污泥鬼雄哭。寒风飒飒吹阴沙,断镞残兵怨马服。 吁嗟乎,尔曹自死平原君,赵括小子何足云,当时岂无廉将军。 升平遗箭犹存在,留与耕人作铜卖。

复制 苗令琮 《长平箭头行》

崇安寺

形式:

一径入云窝,盘回出薜萝。 溪风到门尽,山色上楼多。 衔果青猿至,冲烟白鸟过。 空林清楚远,徙倚欲如何。

复制 苗令琮 《崇安寺》

读莲洋集书后

形式:

莲洋诗格驾渔洋,岳色河声镇大荒。 仙佛因缘拟裴孟,公卿赠送重钱郎。 布衣闻望倾三省,旅食艰难寄四方。 惭愧谁为宰相者,奇才岂但骆宾王。

复制 苗令琮 《读莲洋集书后》

澎湖三十六岛歌

形式:

巨浸汪洋闽徼东,五灵无外幅?通。 置郡台湾声教讫,峰峦北拱水朝宗。 台湾水道千馀里,澎湖岛屿峙其中。 岛屿潆洄三十六,其间强半人居丛。 宅中而广者大山,纵横三十馀里间。 其东一屿形如鼎,名曰香炉不可攀。 西遍雁净山对峙,向无居人水潺潺。 沙墩之屿亦西列,上皆飞沙形颇圜。 北则奎璧势峥嵘,下多龟鼊山以名。 山外之屿曰锭钩,鸡肾员背鸟屿横。 或因其壮及所产,厥名一定遂莫更。 更有白沙屿在傍,沙白漫漫石硁硁。 屈爪吉贝居极北,罗列拥抱若长城。 数屿大山北门钥,舟泊大山从此行。 越而极西有目屿,远望浑似人眼形。 目屿之东号铁砧,上有大石势坦平。 错出其旁曰土地,中一神像石琢成。 金山蜿蜒磅礡间,其色赤黄若金呈。 空壳之屿联其左,物产中空因著称。 正西澳有西屿头,西屿之西丁字门。 横于西屿如丁字,巨浪排空势若翻。 转北名为镇海屿,胜国屯兵作外藩。 东为大仓一旷土,中无人家有平原。 山虽旋绕直培嵝,总逊西屿之耸轩。 中为内外二堑地,往来舟舣若云屯。 西屿头为四角屿,其势方正如列垣。 屿形各异名不一,又有鸡笼与托盘。 进此则为虎井屿,望之应作伏虎观。 南乃花草屿相连,屿生花草始名焉。 大猫小猫屿相近,间多怪石恍猫镌。 南屿原有鲛人住,后以风涛居始迁。 南屿之北称头巾,其西八罩名最传。 周环仅匝三馀里,乃左乃右皆人烟。 衡宇稠密居相错,雅有书声晓夜喧。 于今英俊多游泮,澎岛人文莫之先。 八罩对峙为将军,屿以庙名不记年。 南屿东西有二屿,东平西平衣带联。 二屿下流号钟仔,上窄下宽似钟悬。 由此而东西吉屿,一东一西望渺然。 两吉渡台指南车,舍此难从别径穿。 并此名为三十六,天堑之险难言诠。 当年伪郑曾踞险,我军云集足投鞭。 一战海氛风扫尽,鲸穴鲛窟涤腥膻。 今日山青水绿外,处处商泊与渔船。 古云恃德不恃险,谩言隔涉此地偏。 帝德覃敷梯航迩,长歌聊当舆图编。

复制 范学洙 《澎湖三十六岛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