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怀古

秋风远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凤杯。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战马空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萧瑟秋风中王昭君跟着打皂雕旗的人到塞外去;明月高人时西施常常在姑苏台上端起金凤杯侍候吴王。一个女子能为人民的利益着想,这样的美女古往今来能有几人?两个美女的事迹千百年来都闪耀着光辉:汉元帝与匈奴和和时昭君出塞,越国攻灭吴国以后西施才回越国来。养肥了的战马也就无用了。

注释
注释:该散曲的曲牌名为水仙子,宫调为双调,亦入中吕、南吕。
皂雕旗:绘有黑色大雕的旗,这是古代匈奴人用的一种旗帜。秋风远塞皂雕旗:这句指昭君出塞和和。
高台:这里指姑苏台,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姑苏山上。金凤杯:雕刻有凤凰的金酒杯。明月高台金凤杯:该句指夫差很宠爱西施,时常和她在姑苏台上喝酒。
红妆:妇女的盛妆,借指美女。下面的“女妖娆”、“蛾眉”也指美女。苍生:百姓。
番:旧时对西北各族的称呼,这里指匈奴。和番:与匈奴人和和。
越吞吴西子归: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献美女西施求和,后来吴终于被越所灭,西施也回到吴国。这句指此事。
空:白白地。战马空肥:是说统治者依靠美色而卫国,战马得以闲置而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南宋朝廷在大片国土被金国侵占后,不仅不奋发抗战,收复失地,反而偏安一隅;作者一生沉抑下僚,以山水之乐声色之娱排遣困顿愤慨之心情,他以怀古的方式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借这首小令中对昭君、西施两位美人的怀念,谴责南宋王朝的偏安亡国。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该首怀古曲高度赞美王昭君和西施。虽然她们都是被统治阶级所利用的人物,但在客观上却对民族的和好和祖国的安全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肯为苍生计”、“千古光辉”,是极有见地的评价。结尾说“战马空肥”又深刻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小令开首两句,以十分简洁、形象的语言点出了环境和事件。写塞外旅骑,壮豪中颇多凄凉意味;写灵岩歌舞,清冷间不乏妩媚之处。细细品味,使人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者的视听感官似乎全被调动起来,深深为句中的意象所感动。第二层中间五句,前两句问肯为苍生着想,以救天下为己任的“红妆”、“妖娆”能有几人,后三句答引出昭君和番、西施入吴的故事。昭君和西施的事迹妇孺皆知,将两人事迹同时容纳在舞狮子的短短作品中,可见诗人构思文气之奇兀了。作者先用“红妆”言装束之盛,继用“妖娆”描体态之媚,再用“蛾眉”赞容貌之丽,最后才点出昭君和西子的名字和她们的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壮举,并冠以“千古光辉”二字,至此,昭君和西子,既是绝世佳人,又是巾帼英雄的形象才完美地突现在读者面前。有夺目之艳丽,有凛然之浩气,形象之完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第三层,最后一句“战马空肥”,是整首小令的点睛之笔,是对怯懦无能的封建统治者的猛烈抨击,是对饱食终日,只会“山呼万岁,舞蹈扬尘,道那声诚惶诚恐”,而一旦国难当头却夭夭逃之的文臣武将们的尖刻嘲讽。“战马空肥”,封建帝王和那文臣武将,国祸临门,都是不仅不思报国,反而“央及煞娘娘”,求助于裙钗,实在是昏庸已极,无能已极。“战马空肥”,一字千钧,揭开了封建社会痈疽之所在,表现了作者无比的愤慨。

  五十字的小令,有挚着的赞美,有无情的鞭笞,倾注了诗人全部的爱和憎。虽曰怀古,焉能无有讽讥现实之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张可久介绍和张可久诗词大全

诗人:张可久

元著名散曲家、剧作家,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字伯远,一说字仲远,号小山(《词综》)。以路吏转首领官。至正初,曾为崑山幕僚。工散曲小令,与乔梦符並称「双壁」,与张希孟合为「二张」。小山仕途失......
复制作者 张可久
猜您喜欢

魏五主

形式:

金刀失利炎精熄,千里青青延草色。 谯东筑舍能几时,征西将军初粉饰。 一人尺土帝无获,三分鼎足归汉贼。 分香卖履藏遗言,劝进登坛尔何德。 鸟育燕巢石负图,呜呼司马称社稷。 夷爽杀彪置诸王,三马同槽曹始迫。 河内既迁高贵迎,南阙抽戈金墉即。 流涕何人不自胜,有魏纯臣居晋国。

复制 郭之奇 《魏五主》

代诸弟侄得斝字

形式:

出门无他事,青春有馀暇。 先生命我从,竹马随予驾。 童冠沂雩中,少长崇山下。 古人会心处,复为今人假。 是日惠风和,淑气交参差。 山卉不一名,皋兰可亲炙。 行行忽已疲,芳草犹堪藉。 双岩未易前,游人莫相讶。 循循学步趋,终抵烟霞架。 此身既临高,下视多惊怕。 低语问前山,云梯谁许借。 天路谅非遥,有志安能罢。 洗杯酌流泉,取味如佳蔗。 攀林动飞鸟,每畏松光泻。 薄暮共回裾,举手向山谢。 人多恋馀春,我云未卜夜。 幸从春山游,始识春云化。 何必满三杯,自当浮一斝。 携得山花归,敛意从书舍。 会当时努力,不使春即夏。

复制 郭之奇 《代诸弟侄得斝字》
类型:

肃宗

形式:

深居莫漫倚升平,天宝当年久讳兵。 南诏烟尘畴敢问,渔阳鼙鼓自相惊。 马嵬杖屦难收队,龙厩分驹乍转程。 剪棘为朝虽草创,封丸传赦已风行。 此时兴复人皆望,何事安诛史尚横。 衣白山人徒受紫,宝鞍良姊又居营。 剑门花鸟停朝泪,戎幕鸡乾出夜声。 掌禁仍归帷幄侍,军容谁许众勋瞠。 可怜西内空呜咽,眼看张李独伤情。 已传鼠雀睢阳尽,复见风沙邺下倾。 东都未必殊精彩,河朔终须倚父兄。 但使汾淮常在阃,岂烦回纥再收京。

复制 郭之奇 《肃宗》
类型:

附南唐三主

形式:

老臣知诰是耶非,攘国移宗自古稀。 镜里白髭催受册,宫中羽服遂成衣。 吕嬴阴易休夸异,徐李明分孰敢讥。 遥遥华胄吴王恪,簌簌悲啼杨琏妃。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始失威。 受禅老臣捐客去,喜谀新嗣倚轻肥。 舍华事狄先几昧,克建摧荆逸气飞。 把浅兵收贪小费,浮梁师至已长挥。 博徵枉尽茶盐利,纸甲虚坚堡壁围。 孙晟南冠休痛哭,仁赡东首漫歔欷。 床斗千人俱浪死,阴谋五鬼尚依违。 国主江南终易号,小朝时就大朝晞。 事不可知至后世,为子孙计莫徒祈。 一家天下难共榻,两家父子岂殊扉。 上江丸蜡空遥恃,若水丝绳出近矶。 治装早向汴梁赴,李籍还同曹剑归。

复制 郭之奇 《附南唐三主》
类型:

南宋九帝

形式:

敷天左袒向康王,遂有建炎续靖康。 全城请驾闻宗泽,十事班朝见李纲。 所嗟克复归和议,安得中兴拟汉唐。 天下太平夸朽柱,金人奸细主朝堂。 可怜得将如韩岳,大仪朱镇总销铓。 成功不赖儒生力,逆亮看花已雒阳。 隆兴复睹嘉禾瑞,祖意天心庶可偿。 孝宗之孝吾无闲,虽未恢疆亦保疆。 改臣易表均敌礼,南渡贤君首寿皇。 光宁黯黮何堪数,伪禁空将吾道戕。 除韩得史凶弥炽,皇子旋更秉义郎。 四十年中消长半,夏夷金灭元遂张。 半闲宰相平军国,樊襄始自度宗亡。 恭端帝炳成何事,三闽四广继汴杭。 断维负溺皆为赵,岂惟燕市继崖洋。 丹心照汗同千古,陆张名氏比天祥。

复制 郭之奇 《南宋九帝》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