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 独游雨岩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在溪边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蓝天倒映在清清的溪水里。蓝天上有飘动的白云,人正行走在那飘动的白云里。 我放声高歌,谁来应和?只听空幽的山谷清音响起。那响声不是来自鬼怪神仙,而是桃花旁的流水声悦耳无比。

注释

雨岩:在江西永丰县西南博山附近,岩中有泉水飞出,如风雨之声。 行云:云彩流动。 和(hè):跟着唱。 空谷:深谷。《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清音:指空谷中潺潺的流水声。晋·左思《招隐》:“未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非鬼亦非仙:宋·苏轼《夜泛西湖五绝》:“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一曲:一湾。 桃花水:即桃花汛。农历二三月桃花盛开时节,冰化雨积,黄河等处水猛涨,称为桃花汛。《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如使不及今冬成,来春桃华水盛,必羡溢,有填淤反壤之害。”注云:“盖桃方华时,既有雨水,川谷冰泮,众流猥集,玻澜盛长,故谓之桃华水耳。”唐·杜甫《南征》诗:“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是词人雨岩系列作品中写得极为鲜丽生动的一篇,着重描绘岩下溪水,点缀天光云影,映衬出词人独游的寂寞孤单。上阕写词人游走溪边,观赏水面奇景。“溪边照影行”点出“独游”,观赏视角独特;“天在清溪底”承上句倒映画面,兼写溪水清泠澄澈;“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情境鲜活,超然物外,越转越见空灵。下阕写山溪清音之空谷回响,与词人引吭高歌交相应和。“高歌”二句,再点“独游”,空谷清音映衬一己之孤寂高标。末以“一曲桃花水”作结,点明空谷清音之来源。馀韵袅袅,情景幽丽。“一曲”可兼指“一弯”与“一首曲子”,耐人玩味。此篇构图别具匠心,描绘生动鲜灵,映衬入妙,境界超逸,可抵一篇柳宗元山水游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辛弃疾介绍和辛弃疾诗词大全

诗人: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
复制作者 辛弃疾
猜您喜欢

独石站西望

形式:

塞北逢春不见花,江南倦客苦思家。 千寻石戴孤峰驿,一望云横万里沙。 去路多嫌葱岭碍,归途半受雪山遮。 张骞往往游西域,未许胡僧进佛牙。

复制 梵琦 《独石站西望》

澄灵散圣山居偈如宝藏主求和

形式: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山居是几年。 佛祖位中休着脚,凡愚社里且随肩。 三间屋子藏山坞,万树松花照石泉。 旷大劫来无改变,阿难依旧世尊前。

复制 梵琦 《澄灵散圣山居偈如宝藏主求和》

怀净土诗 其六

形式:

一带云山一草堂,一瓶净水一垆香。 心融有念归无念,日课朝阳到夕阳。 红杏雨馀春正好,白莲风细夏偏长。 假饶劫火烧千界,不动吾家圣道场。

复制 梵琦 《怀净土诗 其六》

漠北怀古 其二

形式:

北向无尘郭,遥遥接大荒。 旧来闻汉土,前去是河隍。 野蒜根含水,沙葱叶负霜。 何人鸣觱栗,使我泪沾裳。

复制 梵琦 《漠北怀古 其二》

怀净土诗 其三

形式:

山云霭霭水泠泠,共说西方一卷经。 石虎却来岩下啸,泥人先往树间听。 风飘阳焰随波散,雨浥空花逐蒂零。 极乐此时堪驻足,弥陀何处不流形。

复制 梵琦 《怀净土诗 其三》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