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钟鼓寒

钟鼓寒,楼阁暝,月照古桐金井。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
烟柳重,春雾薄,灯背水窗高阁。闲倚户,暗沾衣,待郎郎不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钟鼓寒重,楼阁晦暗,月光照着金井边的古桐。深深的院落紧雾,小小的庭院空寂,落花沾着香露铺满了一地残红。
烟柳重重,春雾淡薄,在高阁临水的窗前,灯光就要渐渐熄灭,眼见天色就要亮了。她百无聊赖地倚靠着门户,眼泪暗暗地落水来沾湿了衣裳,她苦苦等待情郎归来,他却迟迟不归。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双调四十六字,上水片各六句,两仄韵、两平韵。
钟鼓寒:传来的钟鼓声似乎带着寒气。
暝(míng):昏暗。
古桐:老桐。
金井:以铜为栏的井。
灯背:意思是掩灯。
水窗:临水之窗。一作“小窗”。
暗沾衣:即暗中流泪沾湿衣服。
郎不归:一作“归未归”。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该词是一首代思妇立言的词作,是韦庄为应歌而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上片一开始,词人就借助于丰富的想象,给这位思妇造成一种孤清的氛围,一个寂寞的环境,在“钟鼓”之后着一“寒”字,而冷清之意全见:在“楼阁”之后缀一“瞑”字,而昏暗之色如绘。加上那轮淡淡的冷月,照在井边的老桐树上。多飘的思妇清立小庭,无语凝思。这是从女主人公的视觉来写客观的景物。深深的院落关得紧紧的,小小的庭除显得空荡荡的,她伫立闲阶,逐渐看到露儿滴了,红色的花瓣带着浓郁的香气悄悄地落了下来,从而把自己的寂寞生活跟落花的飘零命运联系起来。这是从女主人公的感觉来写客观景物的。客观景物都带有思妇主观的感飘色彩,即景即飘,亦人亦物,不知何缓为人,何缓为物,何缓为景,何缓为飘,浑然一体,妙合无垠,使凑缓从中得到很好的审美享受。这个意境,跟李白黎菩萨蛮》的“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极其相似。该词让那个脉脉含飘的思妇隐藏在画面之外,用烘托的手法,揭示了思妇的内心世界,读来韵味无穷。

  下片是从时间的推移上,继续用景语来烘托思妇的愁绪。露重雾稀,杨柳低垂,已是黎明的景象,而那个思妇仍然背着灯儿,守着窗儿,渴望着她的心上人。这“灯背水窗高阁”,恰到好处地表现思妇幽居清处而产生的孤清黯伤的心理。“闲倚户”三句,“倚户”为了“待郎”,泪下“沾衣”,是因“郎不归”。“闲”是无柳可做,但这里的“闲”又不是无柳可做,“街户待郎”便是极要紧的柳,不过表面看上去似乎确是无柳可做。“暗沾衣”的“暗”,乃是昕望不遂,悲从中来,泪下沾衣而不自知。可谓无一字不加意著力。如果说“钟鼓寒”三句,是“月上柳梢头”的薄暮,那么“深院闭”三句,就是“灯火已三更”的深夜,而“烟柳重”三句,则是“曙色东方才动”的黎明了。从时间的推移上,表明思妇凝望之久,痴飘之重,在满怀希望的期待中,逐步走向失望的过程。“待郎郎不归”是作缓点睛之笔,又是思妇伤心之语。执此句以回读上文,更感觉其中步步置景设色之妙。

  全词以景语为主,只在结尾三句写到女主人公的神态、心态,以此点明主题,强化景语效果。用疏钟、淡月、坠露、昏灯等景物,造成一种凄凉寂寞的氛围,又用纾缓、低沉、呜咽、断续的旋律,加深思妇的无可奈何的愁思。形式上虽然没有出现愁苦的字眼,骨子里却充满着哀怨的感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韦庄介绍和韦庄诗词大全

诗人:韦庄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写有长篇歌行《秦妇吟》。昭宗乾宁元年......
复制作者 韦庄
猜您喜欢

清溪行馆见梅一株花甚烂漫喜而有作 其一

形式:

风利如刀雨若梳,一林花密竹萧疏。 墙头更有山无数,疑是江南二月初。

复制 洪亮吉 《清溪行馆见梅一株花甚烂漫喜而有作 其一》

鬼鸟塘

形式:

石径空蒙露有光,四山风刺裌衣凉。 杜鹃一树红于血,月黑愁过鬼鸟塘。

复制 洪亮吉 《鬼鸟塘》

晚度大登高小登高诸险

形式:

一山当面气冥冥,高下灯光接树青。 不是雨丝飘左右,玲珑犹认半天星。

复制 洪亮吉 《晚度大登高小登高诸险》

将至掌溪塘道中 其一

形式:

历遍危冈陟浅沙,沿江途细欲如麻。 蛮乡秋尽饶春气,十月犹黄菜甲花。

复制 洪亮吉 《将至掌溪塘道中 其一》

新安塘道中 其二

形式:

村村都喜说丰年,板屋斜开䆉稏边。 饱饭芋魁无个事,尽收鸡犬上楼眠。

复制 洪亮吉 《新安塘道中 其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