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诗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一户人家的梁上,有两只燕子,一雄一雌,轻快的飞舞着。它们口衔着泥,在两椽之间筑了个鸟巢,生了四只小鸟。这四只小家伙,一天接一天的长大,片刻不停的叫,不断的向父母乞食,好像永远吃不饱似的,可是,捕捉活的小虫并不容易啊!为了捕虫,他们的爪和嘴都快破了,但仍不觉得疲倦,只是不断地、重复地,在捕虫、喂食。片刻之间,便往来穿梭忙碌了十多次,如此劳苦,仅仅只是担心巢里的爱儿吃不饱得挨饿。 辛苦的三十天哺育期里,小鸟一天比一天肥壮,母燕却因操劳过度而渐渐消瘦。尽管如此,母燕却不愿多休息,还是不辞劳苦地教小燕鸟语,一个接一个的帮它们刷羽毛。 终于有一天,小燕的羽毛和翅膀全长齐了,可以飞了,便带领着它们飞上庭院的树枝上。想不到的是,小燕们一得到自由,便马上举起了翅膀,头也不回地随风四散飞走了,尽管雌雄双燕边追边呼叫,叫到嗓子都哑了,还是叫不回小燕们,最后只好无奈的飞回空空的鸟巢里,一整夜伤心地悲鸣个不停。 燕子啊,你们别伤心。应该好好地回想你们还小时,高飞背弃母亲的那一刻。你们父母当时是什麽感觉,现在应该体验到了吧!

注释

椽(chuán):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 孜(zī):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黄口:小儿曰黄口。《淮南子·氾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高诱注》黄口,幼也。《唐开元志》:“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丁,六十为老。每岁一造计帖,三年一造戸籍,卽今之黄册也。” 老人曰黄发。《礼·曲礼》君子式黄发。《疏》人初老则发白,太老则发黄。《尔雅·释诂》黄发齯齿鲐。背耈老,寿也。《疏》寿考之通称。 觜(zī):觜爪指鸟类的爪和嘴。 敝(bì):这里指疲惫,困乏,衰败。 须臾:顷刻;瞬间。 雏:幼小的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燕诗》又名《燕诗示刘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旨意为:刘老头有个很疼爱的孩子,离家出走背弃了他。刘老头很悲哀,很想念他的孩子。有感于刘老头年轻时,也干过这种背离父母的事,所以写了这首寓言《燕诗》给他。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白居易介绍和白居易诗词大全

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复制作者 白居易
猜您喜欢

送祖学士使北

形式:

汉廷用五饵,无复请长缨。 犹是輶轩使,时通绝域情。 山川资览眺,战伐想纵横。 不负四方志,那辞万里行。

复制 刘敞 《送祖学士使北》

隐直感秋思南游予欲北还未得

形式:

枥马常嘶北,边鸿郤愿南。 一时秋气感,两地物情谙。 俗怪玄尚白,自疑青出蓝。 何当鹿门隐,数就德公谈。

复制 刘敞 《隐直感秋思南游予欲北还未得》

凉夜露卧

形式:

风露清相袭,银河湛不流。 澄辉亦终夕,爽气特先秋。 高卧自微尚,冥烦嗟倦游。 不眠计万事,出处竟悠悠。

复制 刘敞 《凉夜露卧》

雪中雁

形式:

万里羽毛弱,经时霰雪纷。 江湖更何取,天地正同云。 影困低如落,声悲远似闻。 识时端北向,送目感离群。

复制 刘敞 《雪中雁》

闻徙关中兵备河东

形式:

胡兵绝当路,戍卒下河源。 烽火飞狐口,旌旗积雁门。 和亲固下策,薄伐本中原。 谁断匈奴臂,非无国士恩。

复制 刘敞 《闻徙关中兵备河东》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