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是七次中秋。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愁绪万千。没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古汴河上,同去凉州。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 坐中的客人,穿着华丽。月亮无情,不肯为人留下而西沉。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孤独的的住在船上,离愁依旧。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离别:比较长久地跟人或地方分开。 七度:七次。 今夕:今天。 不胜:无法承担;承受不了。 彭城:彭城,鼓声之城,即今江苏徐州,是黄帝最初的都城。 古汴(biàn):古汴河。 凉州:曲名,唐开元中西凉州所献。 鼓吹:鼓吹乐。 鸿雁:俗称大雁。 汀(tīng)州:水中小洲。 翠羽帔(pèi),紫绮(qǐ)裘(qiú):指豪华衣饰。翠羽被:语出《左传》,“王皮冠,秦复逃,翠被,豹,执鞭以出。”紫绮裘:语见李白诗《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 素娥:即嫦娥,此处指月亮。 无赖:无所倚靠;无可奈何。 曾不:不曾。 清尊:酒器。 水驿:水路驿站。 依旧:照旧。 但恐:但害怕。 王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年轻时就怀有济世志,曾躲避战乱,来到荆州投奔刘表,然滞留荆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中他登楼远眺,北望家乡,胸中翻滚着无限乡思乡愁,文思涌泉,一吐为快,便写出了他的代表作《登楼赋》。 相对:相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是北宋词人苏辙所做的一首词。主要写了作者与其胞兄久别重逢继而又要分别的难舍之情和诗人的内心世界,生动地表现出苏轼和苏辙兄弟的手足情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苏轼: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辙介绍和苏辙诗词大全

诗人: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
复制作者 苏辙
猜您喜欢

访茶村先生不值

形式:

十庙门西野草新,客来何处有风尘。 青山正好当斜照,白发无从觅此人。 家远不闻江上鹤,书成徒泣梦中麟。 陶公乞食将安往,应指鸡笼堕泪频。

复制 彭心锦 《访茶村先生不值》
类型:

庚辰六月入都重过旧第有感

形式:

萍踪飘泊几经春,老屋重过倍怆神。自种梅花已如客,惯来燕子尚窥人。 红尘依旧嘶马,绿野苍凉卧石麟。二十余年歌哭地,不堪回首话前因。

复制 彭祖润 《庚辰六月入都重过旧第有感》

坡仙亭

形式:

北宋西蜀,苏东坡中年南贬时笔迹; 白纸黑墨,拓黄州赤壁青石上梅花。

复制 彭祖润 《坡仙亭》

夜闻弦索

形式:

寒釭挑尽已三更,何处歌声恼客情。 残月纸窗眠不稳,照人离恨太分明。

复制 彭孙倩 《夜闻弦索》

过张睢阳故里

形式:

半壁河山百战残,兴亡从古见君难。 逢人肯自谈天宝,遗恨何堪忆贺兰。 戎马郊原臣力竭,关山笛里阵云寒。 凄凉往事应如昨,故里萧萧不忍看。

复制 彭始奋 《过张睢阳故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