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山居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近靠山边觉得寒气来得特别早,晴空下的草堂笼罩着一片霜气。树叶凋零了,窗边还有阳光照着;池塘满了,水依然没有声音。树上的果实成熟落下,叶子也干枯了,因此看见猿猴在林中走过,也听得见鹿行的声音。弹着素琴心情恬淡平静,到夜里只有潺潺清泉声相伴。

注释

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树凋:树叶凋落。 叶干:叶子干枯。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机虑:犹思虑。 静:一作“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五言律诗借对山居气候景物的描写,反映诗人恬澹自适的心境。而以早秋为一篇着色重点。全诗主观情志和客观景物有机地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秋天刚到,山家便觉爽气袭人。报晴的霜讯,也从每天凌晨得知,这就是“城市尚馀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的山居气候特征。首联以早寒和霜晴写山居早秋的生活感觉,有空中作画之妙。颔联拈出“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人们常见的景物,写成妙手偶得的佳句,可见诗人静观事物,善于摄取的艺术本领。即歌德所说:“诗人的本领,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事物中看出引人入胜的侧面。”(《歌德对话录》)前半两联是对山居早秋特有的气候和景物作了客观描写,为下面两联的主观反应作铺衬。交代了气候和景物的变迁,颈联便就眼前户外闻见的动物行动作出主观的判断。“果落”、“叶干”都是秋天山中的实景,而从果落可推见到猿过,叶干闻知鹿行,可见这儿山深人少,猿鹿才会从容大胆地昼夜出来觅食,山居环境的寥落寂静,便可了然。用的正是前人“鸟鸣山更幽”的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由此引发居静自乐的闲适心情。尾联抒写在如此幽静绝尘的山林里,诗人手弄素琴,随着琴曲的旋律,满怀的私心杂念完全平静下来,这时透明的心境,伴随户外夜泉的清音,进入一种纯净空明的理想境界,深深领略到早秋山居清心旷怀的恬泊情趣。主观情志和客观自然融为一体,不但净化了诗人的心灵,同时也使读者接受一次山水自然的陶冶。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唐诗归》:钟云:五字虽小景,却是深思实见中出(“树凋”二句下)。 《五朝诗善鸣集》:蔚然深秀。 《唐诗摘钞》:“机虑静”三字本俗,句法之妙,足以掩之。近人只知避俗,而不思理会句法;俗或可避,而句法之生硬僻涩,遂不可耐:总由未梦见唐人脚汗气也。 《石园诗话》:愚最爱飞卿“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僧居随处好,人事出门多”两联,与义山“高阁客竞去,小园花乱飞”、“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同为佳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温庭筠介绍和温庭筠诗词大全

诗人: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
复制作者 温庭筠
猜您喜欢

和光道喜和叔得雨兼呈和叔知县乡兄

形式:

精诚一念格明神,时雨经宵即效珍。 政属士龙真有誉,颂成吉甫更无伦。 千畴土脉三冬起,百里根荄一日春。 自古移风由美化,善良从此在吾民。

复制 华镇 《和光道喜和叔得雨兼呈和叔知县乡兄》

挽冯户曹

形式:

干禄名虽啬,承家实自肥。 身全五福美,数过百年稀。 有裕居清世,何嗟掩夜扉。 芝兰更盈畹,指日见光辉。

复制 华镇 《挽冯户曹》

和李判官

形式:

卫玉清标未及门,先知和气袭人温。 言高自有精醇味,手敏曾无洗削痕。 一捧丝纶来幕府,两迂舟楫过江村。 已惭无取叨交契,更辱新诗仔细论。

复制 华镇 《和李判官》

长沙王庙

形式:

秦吏方摇毒,君王独得名。 国虽为地小,忠亦自天成。 秘殿仪容粹,玄堂草木荣。 兴亡何足道,青竹有嘉声。

复制 华镇 《长沙王庙》

挽毛夫人

形式:

守义惟贤妇,夫人更妙年。 纷华人自竞,始卒意弥坚。 善庆曾无爽,家声既有传。 秀眉归永夜,无愧及重泉。

复制 华镇 《挽毛夫人》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