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鸨扑棱棱地振动着翅膀,成群栖息在丛生的柞树上。王侯家的徭役无止又无休,我不能回家耕种五谷杂粮。我可怜的父母靠什么养活?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爷在上,我何时才能返回我的家乡?
大鸨扑棱棱地扇动着翅膀,成群落在丛生的酸枣树上。王侯家的徭役无休亦无止,我不能回家耕种五谷杂粮。可怜的父母有什么吃的啊?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爷在上,什么时候我才能不再奔忙?
大鸨扑棱棱地飞动着翅膀,成群栖息在丛生的桑树上。王侯家的徭役从来没有头,我不能回家耕种稻谷高粱。可怜的父母吃什么活着啊?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爷在上,苦命的日子何时恢复正常?

注释
鸨(bǎo):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
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
苞栩:丛密的柞树。苞,草木丛生;栩,栎树,一名柞树。
靡:无,没有。盬(gǔ):休止。
蓺(yì):种植。稷:高粱。黍:黍子,黄米。
怙(hù):依靠,凭恃。
曷(hé):何。所:住所。
棘:酸枣树,落叶灌木。
极:终了,尽头。
行:行列。一说鸨腿;一说翅根,引申为鸟翅。
尝:吃。
常:正常。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这是一首描述徭役沉重、民不聊生之苦的诗歌。全诗三章首句均以大鸨这种鸟本不会在树上栖息,却反常地栖息在树上来比喻成群的农民反常的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糊口,其苦情可见一斑。因为鸨鸟是属于雁类的飞禽,其爪间有蹼而无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泽草地,不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而今鸨鸟居然飞集在树上,犹如让农民抛弃务农的本业常年从事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大量的田地荒芜失种。老弱妇孺饿死沟壑,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所以诗人以极其怨愤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强烈的抗议与控诉,甚至呼天抢地,表现出人民心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像炽烈的岩浆冲破地壳的裂缝喷涌而出,掀翻统治阶级的宝座。

  全诗三章语言大同小异,这是民间歌谣的共同点。至于三章分别举出栩、棘、桑三种树木,则纯粹是信手拈来,便于押韵,别无其他深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背景,古今各家认识比较一致,都以为是晋国政治黑暗,没完没了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安居乐业,赡养父母妻子,因而发出呼天怨地的声音,强烈抗议统治者的深重压迫。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复制作者 佚名
猜您喜欢

冬至次日启跸再幸避暑山庄即事言怀

形式:

夙识羲经不省方,和鸾却事幸山庄。 惟钦昨始禋穹昊,必告朝还谒寿康。 泽逮新归尽凫藻,劳因屡驾廑龙骧。 怀柔要岂耽游豫,戎索方畴永奠疆。

复制 弘历 《冬至次日启跸再幸避暑山庄即事言怀》

冬日瀛台即景

形式:

金碧楼台望欲仙,几馀揽结自东旋。 盆梅芳已传冬节,庭树烝才别半年。 那得澄心延几席,恰如过眼看云烟。 拟询葺筑曾何谓,不觉难酬笑冁然。

复制 弘历 《冬日瀛台即景》

欲游千山复不果

形式:

念结龙泉祖樾间,游期又复爽千山。 既怜倦马当秋瘦,且付枯僧抱月闲。 坐可披图悟离即,恍如对瀑听潺湲。 终须卧象诸峰侧,霜磴烟萝取次攀。

复制 弘历 《欲游千山复不果》

故宫侍皇太后宴

形式:

金风皎日丽仙屏,乐奏云韶凤下听。 兴庆重来溯缔构,大安到处奉慈宁。 云呈东海迎鳌驾,祥拥西池介鹤龄。 敬领徽音识心所,曰钦绳继守先型。

复制 弘历 《故宫侍皇太后宴》

萨尔浒国语萨尔浒即汉语木厨也峰势肖之因以得名

形式:

厨峰铁背界凡间,举义旗初创业艰。 诺米无能夸地利,杜松安足抗师颜。 秋风瑟瑟重经过,天武棱棱莫仰攀。 寄语方来应敬念,岂容易抚有瀛寰。

复制 弘历 《萨尔浒国语萨尔浒即汉语木厨也峰势肖之因以得名》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