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 · 边草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时。戍边的兵士已老。山南山北雪后放睛,千里万里处处月明。明月啊,明月!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肠断欲绝。

注释

调笑令:词牌名。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曰:“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词调名盖本唐曲。此调为单调,八句,三十二字。第四、五句押平声韵,其余各句均押仄声韵。其中第二句叠用第一句,第七句叠用第六句,第六句颠倒第五句末二字而成。 边草:边塞之草。此草秋天干枯变白,为牛马所食。 尽:死。 雪晴:下过大雪后放晴。 月明:月色皎洁。 胡笳(jiā):一种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管乐器,汉魏鼓吹乐常用之。 绝:极,很,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词的前三句以咏草起兴,点明边地环境,又以“草尽”喻“兵老”,设喻新颖。以下两对句依旧写景,以“雪晴”、“月明”衬托戍卒的乡思。末句摹声,写胡笳声传入戍卒耳中后所引起的心理反应。“愁绝”二字为词眼,将戍卒戍边的愁苦之情和盘托出。这首词以比兴手法和明白如话的语言,将荒凉苦寒的边疆、戍边士兵无穷的愁怨寄于广漠夜空的凄凉胡笳声中,揭示了中唐边防吃紧的现实和民间以戍边为苦的社会心理。《调笑令》原来是酒席上的酒令,作者用它来写边事,开了边塞词的先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戴叔伦介绍和戴叔伦诗词大全

诗人: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
复制作者 戴叔伦
猜您喜欢

东山辞

形式:

岁峥嵘兮白日驰,朔风晨起兮霜雁飞。 长河千里兮愁欲断,公何为兮忽言归。 挽公兮屡撝,怅别公兮见何时。 渺渺兮寒江,心眷眷兮欲安施。 惟人生兮悦贤,孰憎爱兮予私。 抗予章兮天阍,指肝膈兮敷陈。 忱恳切兮臣志,沛汪濊兮天之恩。 忽东山兮回首,渺白云兮孤村。 别来兮几时,丛桂枝兮轮囷。 顾幅巾兮犹昔,莞一笑兮忘言。 公将行兮裴?,俨东路兮骖騑。 忽回瞻兮天阙,思承恩兮赤墀。 惟人生兮不常,嗟终始兮多违。 不竟兮公施,以张兮世维。 熊蹯兮鲂鲤,审吾择兮奚疑。 荆之山兮湘之江,我思公兮道阻且长。 总羸马兮东路,忽西崦兮斜阳。

复制 顾清 《东山辞》
类型:

题曲水草堂二首 其一

形式:

曲水村中景最幽,也宜杖屦也宜舟。 白沙翠竹湾湾路,杨柳芙蓉岁岁秋。

复制 顾清 《题曲水草堂二首 其一》

泊七宝镇

形式:

春来三月未登山,此夜偏舟暂当闲。 怪底剑光藏不得,舟人齐指斗牛间。

复制 顾清 《泊七宝镇》

题宋起周扇

形式:

马头花雾扑春衣,马尾青山步步随。 归去奚童莫催促,先生得意正吟诗。

复制 顾清 《题宋起周扇》
类型:

海棠四首 其四

形式:

香颊潮红亸翠襦,绛唇微吐滴胭脂。 游丝不动日停午,斜倚东风若有思。

复制 顾清 《海棠四首 其四》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