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东门行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
鸡鸣函谷客如雾,貌同心异不可数。
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
凶徒侧耳潜惬心,悍臣破胆皆杜口。
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
安陵谁辨削砺功,韩国讵明深井里。
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亚夫平叛,天兵发威;横扫千里,所向披靡。
鸡鸣狗盗,雕虫小技;如蚁门客,貌合神离。
少年刺客,杀人无忌;官兵捕快,丧失警惕。
歹徒一吼,护卫逃逸;可怜冯敬,遇刺归西。
凶手得逞,狞笑窃喜;文武噤声,惊若木鸡。
魏王救赵,虚情假意;子西被害,可痛可惜。
相如讽喻,车轼防断;吴起劝谏,修德第一。
袁盎枉死,真凶难辨;聂政行侠,深井认尸。
忠良殉国,人头落地;厚葬犹可,宠赠予谁?

注释
古东门行:乐府旧题,多写时事。
汉家三十六将军:汉景帝三年(前154),吴王刘濞纠合六个诸侯王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景帝命太尉周亚夫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前往讨伐。东方:本指吴楚等国,这里是借以暗指叛将吴元济盘踞的淮西地区。吴元济叛乱后,朝廷下令削去其官爵,命令宣武等十六道进军讨伐,一时战云密布,形势紧张。
貌同心异:指人群中的人虽然貌同常人,但各自怀有心事,有的心怀鬼胎。数:计算,这里转意为识别的意思。
飞电光:形容凶器闪闪发光。
徼(jiào)巡司隶:掌管京城巡逻和缉捕盗贼的官吏及其手下。
一叱(chì):一声大吼。百吏走:护卫们四散逃跑。
冯敬:汉文帝时的御史大夫,因奏议淮南厉王谋叛,被刺客杀死。函:剑匣,这里用作动词,刺进的意思。凶徒:指王承宗、李师道派出的刺客。侧耳:躲在一旁探听。潜惬心:心里暗暗高兴。
悍臣:强悍的大臣,指朝中有权势的文武官员。杜口:不敢开口说话。
“魏王”句:据《史记·信陵君列传》载,公元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魏王应赵国请求派晋鄙率十万兵马救赵,但魏王和晋鄙并不真心相救,屯兵不前。魏王之弟信陵君应赵国平原君的请求,听从侯嬴的计策,说动魏王的宠姬如姬,从魏王卧室窃得兵符,锥杀晋鄙,夺得魏军的指挥大权,解了赵围。
羌胡毂(gǔ)下:羌胡,是中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的泛称,统治者往往把他们看作威胁自己的危险势力。毂:车轮。一朝起:突然出现。
拟:比拟。
削砺功:磨制刀剑的工匠。
讵(jù):哪里。
绝胭断骨:割断咽喉,砍断骨头。胭,一作“咽”。那下补:哪能补救。下,一作“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六月三日清晨力主平叛的宰相武元衡被杀死于上朝途中,力主讨藩的御史中丞裴度也在通化坊被歹徒刺成重伤。事件发生后,朝野哗然,一些当权的朝官畏惧强藩势力,只以宠赠厚葬了事。而另一些主战的官员如许孟容、白居易等,则坚决要求缉捕罪犯,追查首恶。刚到柳州上任的柳宗元得知这一情况,无比悲愤。于是用乐府旧题《古东门行》的形式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此诗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诗中多典故,皆隐语,借古讽今,隐而有指,十分曲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众所周知,封建王朝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历朝历代,臣下对皇上进谏,必须投其所好,只能用前朝故事或看似不相干的生活趣闻引喻取譬,转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皇上才有可能恩准采纳。无人敢触龙鳞,逆圣听。否则,轻者丢掉乌纱,为民为奴;重者人头落地,甚至九族遭诛。所以,自古以来,文武百官讽谏启奏都很讲究,唯恐龙颜大怒。柳宗元自然深谙此理,故其乐府《古东门行》几乎句句有典,并无锋芒。表面看来,所引者皆前朝之事;但细细琢磨,所射者乃当朝之政,言在此而意在彼也。试举之则有:

  一、二句明叙周亚夫奉命率领三十六位将军前往讨伐刘濞等吴楚七国乱贼之事,暗指朝廷命令宣武等十六道进军讨伐吴元济等叛逆之功,歌颂了这场战争的正义性。

  三、四句明写孟尝君赖门客“鸡鸣函谷”之力出关逃逸之怪事,暗射王承宗之流居心叵测,意浑水摸鱼,刺杀忠良之歹心。柳宗元不怎么赞成鸡鸣狗盗,因为“客如雾”,因为“貌同心异”,潜伏着的危险多,因而酿成了武元衡被刺的悲剧。用“鸡鸣”之典便有了一箭双雕的作用:既是一种否定,又是一次警策。

  第十一、十二两句明赞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暗刺唐宪宗平叛不力之实;援子西“以袂掩面而死”的故事,喻武元衡无辜殉国的悲剧。这两句话写得大胆,却也极有讲究:魏王不下令,救赵乃是一句空话;唐王犹豫不决,吴元济等益发猖狂,这是明摆着的道理。子西固死得无辜,武元衡也死非其所。说的是春秋故事,为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却又不露痕迹,可谓妙绝。

  又如第十三、十四两句,引司马相如《谏猎疏》之意,谈吴起舟中劝谏武侯之语,目的是提醒宪宗:“潜伏在您身边的危险远比当年大得多,稍有懈怠,便有车翻舟覆的悲剧发生。所幸的是,现在这些危险已暴露无遗,皇上您该采取措施了吧!”这两句话,语重心长,言外有意,弦外有音。

  基于上面数例的分析,柳宗元完全可以将《古东门行》写成另一首内容与之对应而不用一典的乐府诗。在这首新的《古东门行》中,所有的典故均可改为现实,所有的历史人物都将被换成吴元济、王承宗、李师道、武元衡、裴度、唐宪宗等,春秋战国时代自然也化作中唐社会,这应该是柳宗元的本意。但是,柳宗元胆子再大也不敢写这样一首《古东门行》。从另一角度审视,倘若柳氏写的真是此诗,他的官位可否保住,有无生命之虞,姑且不谈,而其艺术效果也只能差强人意,很难满足读者二度创造的审美愉悦,故这种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非常可取。

  章培恒、骆玉明对柳宗元的诗作有一个评价:“柳宗元诗确如苏轼所说,兼有简洁、靖深、温丽、含蓄之长,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含了幽远的情思。”读《古东门行》,的确令人有这种感觉。此诗语言简洁晓畅,不奥僻,少雕琢,通俗易懂,意味深长。读者可以在这自然朴素的语境中体会到含蓄,领悟到靖深,感受到诗人炽烈的爱国之情和深沉的悲愤之意。如透过“徼巡司隶眠如羊”,读者可感受到诗人痛惜哀叹之情。刺客们行凶之前,官府捕快只要稍加防备,多点警惕,叛逆们决不可能轻易得手,只可惜官兵百姓均松懈,故汉代恐怖活动频繁,唐代刺客杀手不绝。善良的人们,太麻痹了,太大意了,真是可叹。读“子西掩袂真无辜”一句,读者分明体会到诗人既惋惜 “掩袂而死”的子西,也同样悲叹武元衡的殉国,而更深一层的意蕴和情思是,诗人用不完全归纳法昭示人们:忠君报国者未必有好下场,子西、武元衡如此,“二王八司马”如此,古往今来,几概莫能外。“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柳宗元分明是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垒块。

  此诗最后两句“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更是通俗易懂。其字面意思是,头已断,骨已碎,无法起死回生,再多的赠予和恩宠都已毫无意义;实际上是为武元衡鸣不平,对主和派的妥协表示强烈愤慨,对“宠赠厚葬”的建议嗤之以鼻,对唐宪宗的首鼠两端表示不满,对时政进行了嘲讽和鞭挞。这卒章之句极观柳宗元的爱憎之情,为此诗点睛之笔。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柳宗元介绍和柳宗元诗词大全

诗人: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人,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
复制作者 柳宗元
猜您喜欢

读陶诗慨然有作

形式:

穰穰今昔人,天地为席幕。 富贵多忧虞,贫贱常落魄。 投网恐不深,谁能解其缚。 身非金石坚,万端自消铄。 志愿何穷极,如剥新笋箨。 人生道力浅,随处得沉著。 夙昔有微尚,苦欲谢羁络。 常恐众人是,惘惘吾独错。 我爱陶徵君,胸次颇寥廓。 忘情寄曲糵,避世憩泉壑。 岭上白云飞,松间夕阳落。 三讽陶家诗,微知颜子乐。

复制 张英 《读陶诗慨然有作》

送徐方虎编修归省 其一

形式:

海内徐孺子,博雅今儒宗。 盛名三十年,鞺鞳如洪钟。 赋诗掩鲍谢,幽洁如兰丛。 经史贵穿贯,渺旨靡弗穷。 若陟泰华巅,岳渎罗掌中。 清时发异采,天庙陈璜琮。 释屩跻玉堂,高举凌阆风。 鸿笔为国宝,讵止徐陵工。

复制 张英 《送徐方虎编修归省 其一》

孝仪客予斋中见投古诗奉答

形式:

我友亦巳困,毛羽丰且妍。 高文撷天藻,奔汇如长川。 新诗复澹宕,落笔秋露圆。 珊瑚错明珠,满泛波斯船。 京华久不达,失意空茫然。 郁彼乔松姿,耻为萝薜牵。 吾道敦所积,春华岂常鲜。 文豹蔚神采,雾隐空山眠。 硕果经霜垂,气味翻得全。 转因息六翮,摇落相周旋。 小斋横素琴,半榻堆陈编。 得淹君子驾,欣赏多奇诠。 努力勿复叹,辟此榛芜田。 万里渤海流,千仞蓬山巅。 与子驾鸾鹤,相将凌紫烟。 临风颂君子,秉志期益坚。

复制 张英 《孝仪客予斋中见投古诗奉答》

怀贤诗

形式:

吾所北面人,澹荡古君子。 传是中山裔,易姓汝南氏。 家世多伟人,先生特奇傀。 蚤年罹苦辛,潦倒饥寒里。 惟携一卷书,移家渡江水。 为文尚气魄,汗漫常自喜。 不合有司度,三十犹尔尔。 敛彼惊异才,屈首就恒轨。 百篇熟昌黎,千回读左史。 落笔如春蚕,转盼倏盈纸。 射石堪没羽,气可搏犀兕。 文场比幽燕,抉目无坚垒。 甲午秣陵秋,已中浮图矢。 虽不获祖龙,留侯讵云耻。 棘闱多崄巇,既收旋复委。 归来益磅礴,骚经穷四始。 宏丽发庙谟,幽细写物理。 有时鸣钟镛,有时撷兰芷。 潘岳同许询,挥毫各相视。 暨予弟与兄,龙眠五子是。 迄今海内传,颇会诗人旨。 激昂负奇气,丰容色深紫。 饮酒或一石,号呼中坐起。 雄论堪绝倒,飒飒风生耳。 耻见富贵人,避之去如驶。 终岁一布袍,岸帻不纳履。 所居在穷巷,数椽屋将圮。 出门无亲戚,入门无仆婢。 雏女发垂肩,长女前岁死。 但有门人来,问字相接趾。 人生遘百忧,磊块积成痞。 曾无一日欢,五十有三矣。 形貌忽然颓,奇疾良有以。 诗书为药饵,仓卒遽披靡。 破屋堆残书,布衾覆床笫。 脩文恐浪传,吁嗟入蒿里。 皇天生斯人,士穷竟如此。 二三故人来,挥泪不能止。 虽无世俗荣,昔贤良可拟。 谥之以敏介,敢效门人诔。

复制 张英 《怀贤诗》

寄都谏姚龙怀先生

形式:

黄门典封驳,紏弹重老成。 伟欤都谏公,岳岳谁与京。 丘壑十年居,蔬水南陔情。 掖垣徵再入,方直旧知名。 皂囊一编书,抒发皆至诚。 众论如委波,赖此宏议撑。 转移在微密,耻为殿上争。 至尊降温颜,听此鸾凤鸣。 同时仙掖客,衮衮皆上卿。 于公为后辈,仰之如华衡。 心苦力亦瘁,五十白发盈。 愿言加餐饭,葆此松柏贞。 帝前作霖雨,长此被苍生。

复制 张英 《寄都谏姚龙怀先生》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