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仁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新月弯弯如眉毛,没有圆的意思。不忍心看红豆,满眼都是相思泪。
整天劈核桃,那人像桃仁嵌在核壳中一样嵌在我心中。两朵隔墙相望的花,早晚会结成连理枝。

注释
生查子(zhā z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尊前集》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南吕宫。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新月:阴历月初的月亮。
团圞(luán):团圆。
红豆:又名相思豆,草本植物,种子形如豌豆。
劈:剖开。桃穰(ráng):桃核。
仁:桃仁。这里“仁”与“人”谐音,意思双关。
连理:不同根的草木,它们的枝干连成为一体。古人喻夫妇为“连理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上阕以“传情入景”之笔,抒发男女间的相思之苦。作者借“移情”笔法,赋予视野中的客观景象以强烈的主观情感,使天边新月、枝上红豆都染上别离相思的情愫。“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明为写月,实则喻人,作者以眉比月,正暗示出相思人儿因不见团聚而双眉紧蹙,郁闷不欢的愁苦之态。“红豆”本是相思的信物,但在离人的眼里却是贮满了忧伤,令人见之落泪。一弯新月,数枝红豆,词人撷取传统的寄寓人间悲欢离合、别离思念之情的两种意象,正表达出对爱人的无限深情和思之不得的痛切缺憾。

  就内容而言,下阕为上阕之顺延;就感情的“走向”而言,二者又有着微妙的差异。如果说上阕中写相思还只是借助于意象的寄托,情感的附着还比较虚幻,词中的情绪基调也是一种充满残缺感的低沉.那么下阕中的情感就相对地落到了实处,词中流露着的、是充满希冀的向上的基凋。“终日劈桃穰,仁儿在心里”,一语双关,看似百无聊赖的行为,正寄托着主人公对心上人丝丝缕缕的情爱和日复一日的期盼。“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更表明对爱情的充满信心,尽管花阡两朵,一“墙”相隔,但相爱的人儿终将冲破阻碍,喜结连理。整首词写得情致深长,淋漓沉至。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极其自然地运用了南北朝民歌中的吴歌“子夜体”,以下句释上句,托物抒情,论词家评曰:“妍词妙喻,深得六朝短歌遗意。五代词中希见之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五代后期,词人遭战乱流落到蜀国,为了表达对纯朴爱情的热切追求,借新月、红豆等物写下了这事抒情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牛希济介绍和牛希济诗词大全

诗人:牛希济

牛希,五代词人,陇西(今甘肃)人。词人牛峤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丧乱,流寓于蜀,依峤而居。后为前蜀主王建所赏识,任起居郎。前蜀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随前蜀主降于后......
复制作者 牛希济
猜您喜欢

从弟至二首 其一

形式:

奔走怜吾弟,归来感慨多。 风尘遭白眼,冰雪渡黄河。 几作无家客,空为击楫歌。 嗟余亦寥落,相对奈愁何?

复制 李果 《从弟至二首 其一》

泛艇木渎

形式:

晨光初泛艇,流水枕清酣。 风定晴湖渺,云生远岫含。 梨花明月寺,芳草牧牛庵。 多景灵岩近,乘春取次探。

复制 李果 《泛艇木渎》

哭沈方舟三首 其二

形式:

黄河风高波涛恶,雨雪严冬古寺泊。 来船去马不敢行,鹙鸧哀叫鱼龙跃。 乡国迢遥渺何外,西隔金陵东浙渚,魂招不来奈何许。

复制 李果 《哭沈方舟三首 其二》

从弟至二首 其二

形式:

失喜还疑梦,灯前认未真。 流离二十载,惨淡一孤身。 思子心如割,伤亲泪满巾。 春秋虚祭扫,风木恨难伸。

复制 李果 《从弟至二首 其二》
类型:

王将军剑歌

形式:

神物铸成干将手,三尺苍龙半夜吼。 七星吐焰烛银潢,魍魉潜藏白猿走。 将军匹马来疏勒,手握寒光边塞黑。 赠将海内有心人,风吹一片无情色。 半行籀文不可认,血花点点荆卿恨。 平生慷慨思报恩,尊前睚眦何须问。

复制 李果 《王将军剑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