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韩退之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又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道之所在,师之所在也。”又曰:“巫医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而因怪当时之人以相师为耻,而曾巫医百工之不如。韩氏盖为当时之敝俗而言之也,未及师之究竟也。《记》曰:“民生有三,事之如一,君、亲、师也。”此为传道言之也。授业解惑,则有差等矣。业有精粗,惑亦有大小,授且解者之为师,固然矣,然与传道有间矣。巫医百工之相师,亦不可以概视也。盖有可易之师与不可易之师,其相去也,不可同日语矣。知师之说者,其知天乎?盖人皆听命于天者也,天无声臭而俾君治之;人皆天所生也,天不物物而生而亲则生之;人皆学于天者也,天不谆谆而诲而师则教之。然则君子而思事天也,亦在谨事三者而已矣。
  人失其道,则失所以为人,犹无其身,则无所以为生也。故父母生而师教,其理本无殊异。此七十子之服孔子,所以可与之死,可与之生,东西南北,不敢自有其身。非情亲也,理势不得不然也。若夫授业解惑,则有差等矣。经师授受,章句训诂;史学渊源,笔削义例;皆为道体所该。古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竹帛之外,别有心传,口耳转受,必明所自,不啻宗支谱系不可乱也。此则必从其人而后受,苟非其人,即己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学问专家,文章经世,其中疾徐甘苦,可以意喻,不可言传。此亦至道所寓,必从其人而后受,不从其人,即己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苟如是者,生则服勤,左右无方,没则尸祝俎豆,如七十子之于孔子可也。至于讲习经传,旨无取于别裁;斧正文辞,义未见其独立;人所共知共能,彼偶得而教我;从甲不终,不妨去而就乙;甲不我告,乙亦可询,此则不究于道,即可易之师也。虽学问文章,亦末艺耳。其所取法,无异梓人之及琢雕,红女之传吃绣,以为一日之长,拜而礼之,随行隅坐,爱敬有加可也。必欲严昭事之三而等生身之义,则责者罔,而施者亦不由衷矣。
  巫医百工之师,固不得比于君子之道,然亦有说焉。技术之精,古人专业名家,亦有隐微独喻,得其人而传,非其人而不传者,是亦不可易之师,亦当生则服勤,而没则尸祝者也。古人饮食,必祭始为饮食之人,不忘本也;况成我道德术艺,而我固无从他受者乎?至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则观所得为何如耳。所争在道,则技曲艺业之长,又何沾沾而较如不如哉?
  嗟夫!师道失传久矣。有志之士,求之天下,不见不可易之师;而观于古今,中有怦怦动者,不觉冁然而笑,索焉不知涕之何从,是亦我之师也。不见其人,而于我乎隐相授受,譬则孤子见亡父于影像,虽无人告之,梦寐必将有警焉。而或者乃谓古人行事,不尽可法,不必以是为尸祝也。夫禹必祭鲧,尊所出也;兵祭蚩尤,宗创制也。若必选人而宗之,周、孔乃无遗憾矣。人子事其亲,固有论功德而祧祢以奉大父者邪?

诗人:章学诚

清浙江会稽人,字实斋,号少岩。乾隆四十三年进士。官国子监典籍。曾主讲定州、保定、归德各地书院。少时习闻刘宗周、黄宗羲之学说,熟于明末朝政始末。后为安徽学政朱筠幕僚,博览其藏书。主修和州、亳州、永清等志......
复制作者 章学诚
猜您喜欢

微雪有感

形式:

都城夜半初飞雪,台省应多祥瑞诗。 眼底饿夫寒欲死,来年总稔济谁饥。

复制 杨继盛 《微雪有感》
类型:

题梅轩号

形式:

江南有梅不见雪,冀北雪多梅花稀。惟有中州风土好,梅花雪花相映晖。 孤根深托云石里,天与清香岂偶尔。不向春光藉艳阳,宁随上苑争桃李。 老干雪铺翻助清,层冰万丈影涵明。幽姿皎皎尘埃绝,琴瑟逼人冷气生。 万树丛中呈淡妆,百花头上吐寒芳。翛然远峤轻风起,吹落乾坤草木香。 一枝洁素羞粉白,娟娟月姬着新裳。一枝黄萼梁园发,攒金缀粟色微茫。 一枝朱英丹换骨,错认夭桃带浅霜。一枝紫蕤蕾初破,晓霞飞落绯衣傍。 一枝同心并头开,晴沙酣睡双鸳鸯。疏影笼月,瘦骨插天。 劲稍穿石,枯隙藏烟。莺蝶不相识,风雨更媥妍。冰葩冻蒂应难落,一任凄凉羌管弄前川。 古瘦清香原太始,品题群花更无比。一段幽闲惟自知,岂容凡眼窥红紫。 羡君孤梗迥绝俗,梅花如人人如玉。得意移来轩后栽,松竹交映惬衷曲。 樽酒相看花解语,似促早上金门去。商家正须和羹材,休为花神滞野墅。 花落结实调鼎春,烹来端可荐枫宸。惟愿分种千万山,以解苍生万斛之渴尘。

复制 杨继盛 《题梅轩号》

风送榆钱入户

形式:

三月不知春色暮,重门深锁贯城寒。 东风错认王候院,误送飞钱落枕单。

复制 杨继盛 《风送榆钱入户》

夏午睡胡敬所年兄因见教作此和谢 其二

形式:

一息若存还报主,万年不死是吾心。 于今只合昏昏睡,笑杀当时勋业人。

复制 杨继盛 《夏午睡胡敬所年兄因见教作此和谢 其二》

送李东明审录北直隶

形式:

怅望霓旌拂曙晖,嗟君此去故人稀。 南山判草更谁易,北极恩光伴尔归。 晚树喜承新雨露,春风醉舞旧斑衣。 汉廷此日须元礼,早促仙舟赴帝闱。

复制 杨继盛 《送李东明审录北直隶》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