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

两汉 : 无名氏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馀。」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辘轳剑,可直千万馀。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译文及注释


注释

陌:田间的路。 桑:桑林。 东南隅:指东方偏南。隅,方位、角落。中国在北半球,夏至以后日渐偏南,所以说日出东南隅。 青丝为笼系:用黑色的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笼,篮子;系,络绳(缠绕篮子的绳子)。 笼钩:一种工具。采桑用来钩桑枝,行时用来挑竹筐。 倭堕髻:即堕马髻,髮髻偏在一边,呈坠落状。倭堕,叠韵字。 缃绮:有花纹的浅黄色的丝织品。 帩头:帩头,古代男子束髮的头巾。 少年:古义,指十到二十岁的男子。 但:只是。 坐:因为、由于。 使君:汉代对太守、刺史的通称。 姝:美丽的女子。 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不:通假字,通“否”音也为“否”的音。 居上头:在行列的前端。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鹿卢,即辘轳,井上汲水的用具;宝剑,荆轲刺秦王时带的就是鹿卢剑。 侍中郎:出入宫禁的侍卫官。 盈盈:仪态端庄美好。 冉冉:走路缓慢。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陌上桑》是中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属于《相和歌辞》,写采桑女秦罗敷的美貌与操守,以及反映了汉代社会制度即春兴季节太守出行劝课农桑。最早著录于《宋书·乐志》,题名《艳歌罗敷行》,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日出东南隅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送蔡季良

形式:

盛世官规量材职,逢掖仍须肆刀笔。 猥予南北阅人多,彼此技能相得失。 江东复一季良出,姓字相闻不相识。 同事同星几研亲,得觇干局无俦匹。 简书衮衮笑谈了,政事优优儒道饰。 忽惊奏最觐天庭,万里秋风动颜色。 英雄不下儿女泪,着脚云衢先努力。 除书消息待春开,何处豺狼当屏迹。

复制 曹伯启 《送蔡季良》

送赵石居之官

形式:

庆元六年薄宦居申浦,百技茫然性疏鲁。 客舍公馀一事,无搢绅顾访森如堵。 高山流水洗忧感,黄卷青编阅今古。 回首长安如断蓬,南云翳翳生凄楚。 小舟俄载石居来,饭颗山头逢杜甫。 铅椠优游习气同,权门怅望丹心苦。 绿阴初见盍朋簪,倒指联镳逾夏五。 大火西流菊又残,孤衾铁冷闻双杵。 一凫今日忽南厢,灿灿牙绯光鼻祖。 新制兴除务必行,铨材历历皆良辅。 东南山水得奇探,人物瑰奇壮城府。 莫道临民始有为,存心济物非无补。 猥予无计理归装,满面风埃犹哙伍。 身世由来只自怜,愁怀此去凭谁语。 江城事简俗亦淳,仿佛居安胜乡土。 茂林修竹鼎魁方,皓月清风自宾主。 谈笑四明官事了,时宜命驾瞻衡宇。 庙堂倚任今伊吕,苟有寸长思一举。 同是悠悠万古情,它年许接朝天武。

复制 曹伯启 《送赵石居之官》

乙酉馆中二首 其一

形式:

束带连朝见督邮,簿书行役又经秋。 缅思彭泽归来客,何事无人管去留。

复制 曹伯启 《乙酉馆中二首 其一》

送申仲礼言别还第

形式:

世间去就崇口给,君子知几不终日。 申乡掉臂挽不留,台阁诸贤怅如失。 不为分携泪沾臆,但伤直道人难立。 相如有才徒四壁,心事还同家事急。 轻舟荡漾吴楚路,坎止流行须自惜。 妙龄未许作闲身,会有重寻董狐笔。

复制 曹伯启 《送申仲礼言别还第》

送赵彦诚

形式:

宦游忆昔留神京,岩廊接武皆豪英。 相从既久知姓名,奋身半是齐东城。 东方山水钟英灵,人材济济怀忠贞。 赵君家世居邹平,妙年胸次吞幽并。 昔从案牍嗟劳形,深衣幅巾务明经。 十年潜心今存诚,兰台掾史奋鹏程。 此来平狱期无刑,况与冠玉联镳行。 发奸擿伏如神明,光芒文彩刃发硎。 伫看政绩垂丹青,天南地北蜚嘉声。 拂袖归来心迹清,华峰峨峨绣江澄。 齐鲁相望莫寒盟,它年倒屣须相迎。

复制 曹伯启 《送赵彦诚》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