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肯堂欲惠书不果,借萧彦和梅花韵见意

问梅花、几人邀咏,平生见外骚楚。相思一夜罗浮远,姑射仙姿何处。情未吐。□□□、雄蜂雌蝶空相遇。岁年孰与。叹皓首相看,冰心独抱,谩作广平赋。黄昏暮。
半点酸辛谁诉。寿阳眉恨妖妩。南来北使无明眼,细认杏花真谱。私自语。道消息、孤根还有春风主。启明未举。听画角吹残,马头摇梦,人已山阳路。
王奕介绍和王奕诗词大全

诗人:王奕

宋末元初信州玉山人,字敬伯,号斗山。与其子居玉琅峰读书。与文天祥、谢枋得友善。枋得被俘北上时,尝为诗送之以寄慨。入元,仕玉山教谕,建斗山书院。所著《斗山文集》等不传,仅有《玉斗山人集》三卷传世。...
复制作者 王奕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头翁

形式:

释名 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热痢下重。用白头翁二两,黄连、黄蘖、秦皮各三两,加水七升煮成二升。每服一长。不愈再服。妇人产后痢虚极者,可加甘草、阿胶各二两。 下痢咽痛。用白头翁、黄连各一两,木香二两,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用服。 肠坠偏肿。用白头翁根,捣敷患处。 包痔肿痛。治法同上。 小儿秃疮。治法同上。 附方 白头翁的主要药效是:清热、凉血。近年多用它作为治疗痢疾的要药,对急性及慢性阿米巴痢。功效都比较显著。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头翁》

本草纲目 · 草部 · 秦艽

形式:

释名 艽,音交。亦名秦瓜,秦。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黄疸。用秦艽半两,浸酒半升中,空腹饮酒。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又方:秦艽三两,牛乳一升,煮成七合,作两次服下。 暴泻、大渴、大饮。用秦艽二两、灸甘草半两,每服三钱,水煎服。 伤寒烦渴。用秦艽一两,在牛乳一碗中煎到六成,作两次服。 急劳烦热(身体酸疼,骨蒸潮热)。用秦艽、柴胡各一两,甘草五钱,研细。每服三钱,开水调下。 小儿骨蒸潮热,减食瘦弱。用秦艽、灸甘草各一两,每服一至二钱,水煎服。 小便艰难。用秦艽一两,水一碗,煎至六分,分两次服。又方:秦艽、冬葵子,等分为末,每服一小匙,酒送下。 胎动不安。用秦艽、灸甘草、炒鹿角胶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又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又方:秦艽、阿胶(炒)、艾叶,等分为末,每服三钱,以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 一切疮口不合。用秦艽研末敷上。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秦艽》

本草纲目 · 草部 · 旋复花

形式:

释名 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 气味 (花)咸、温、有小毒。 主治 中风壅滞。用旋复花洗净,焙过,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夜卧时以茶汤送下五至十丸。 小儿眉癣(小儿眉毛眼睫,因生过癣后不能复生)。用旋复花、赤箭(即天麻苗)、防风,等分为末,洗净患处,以油调涂。 耳后生疮(月蚀疮)。用旋复花烧过研细。以羊油调涂患。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旋复花》

本草纲目 · 草部 · 牡丹

形式:

释名 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 气味 (根皮)辛、寒、无毒。 主治 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伤损瘀血。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刀伤后内出血。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瘀血自尿中排出。 下部生疮(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 附方 牡丹的功用。在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能治心、肾、肝等经的伏火(阴火,相火)。治伏火,许多人多用黄蘖;其实,牡丹更胜于黄蘖。李时珍指出:牡丹只取红、白两色的单瓣者入药,其他品种皆人工培育而成“气味不纯,不可用”红花者偏于利,白花者偏于补。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牡丹》

本草纲目 · 草部 · 苘麻

形式:

释名 亦名白麻。 气味 (果实)苦、平、无毒。 主治 一切眼疾。和茼麻子一升,研为末,放入猪肝的切片中,灸熟,切成细末。每服少量,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目生翳膜。用白麻子,去壳,放入猪肝薄片中,慢慢灸熟,研细,加醋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又方:用苘麻子装袋中,蒸熟,晒干研末,加蜜做成丸子,温水送下。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苘麻》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