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 · 天作

: 无名氏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彼作矣,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
子孙保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上天造就岐山高,大王开始来开荒。 百姓在此盖新房,文王让民享安康。 民众奔往岐山旁,岐山大道坦荡荡。 子孙永保这地方。

注释

作:生,造就。 高山:指岐山,在今陕西岐山东北。 大王:即太王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荒:开荒垦田。 作:治理。一说始。 康:安康。 徂(cú):往,指百姓来归附。 夷:平坦易通。行(háng):道路。 保:守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周颂·天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武王在岐山祭祀从古公亶父至周文王等历代君主的诗歌。全诗一章,一共七句,开篇写天赐岐山,接着写古公亶父开创基业,再写到周文王经营以及强大,表现了周人在岐山根据地上积蓄力量的过程,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塑造了古公亶父及周文王的人物形象。此诗融歌颂圣地与赞颂圣人为一体,文笔如大河滔滔,飞流直泻,既显庄严,又富气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赋也。大王既作,而文王安之。于是彼险僻之岐山,人归者众而有平易之道路,子孙当世世保守而不失也。” 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赋也。小序谓‘祀先王、先公’,诗中何以无先公?集传谓祀大王,诗中何以又有文王?皆非也。季明德曰:‘窃意此盖祀岐山之乐歌。按易升卦六四爻曰“王用‘用’,原误‘周’,今改。享于岐山”,则周本有岐山之祭。’此说可存。邹肇敏本之为说曰‘天子为百神主。岐山王气攸钟,岂容无祭;祭岂容无乐章。不言及王季者,以所重在岐山,故止挈首、尾二君言之也。’又为之覈实如此。‘徂’,沈括笔谈改作‘岨’。妄改经文,以就我解,最为武断。集传从之,何也?王伯厚曰:‘笔谈引朱浮传作“彼岨者岐”。今按后汉书朱浮传无此语。西南夷传,朱辅上疏曰“彼徂者岐,有夷之行”。注云“徂,往也”。盖误以朱辅为朱浮,亦非“岨”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送桐音南游 其一

形式:

春江南下水潺潺,君去湟川度庾关。 地界九龙连百越,天开五岭控诸蛮。 珠船行遇波中市,蜃气看成海上山。 假使黄金能满橐,便随陆贾共来还。

复制 毛奇龄 《送桐音南游 其一》

晚泊口号

形式:

十里吴关蛟岸长,帆樯千片暮相望。 满江红浪浮新霁,隔岸青山带夕阳。 大贾几曾来越客,小姑不用嫁彭郎。 楼船箫鼓秋风里,袅袅吹来欲断肠。

复制 毛奇龄 《晚泊口号》
类型:

得姜京兆奉天贻书感赋却寄 其二

形式:

麟符远佩出关东,乡信长从黍谷通。 行部早回宁远塞,题诗多在广阳宫。 喇嘛水下云间白,韎韐花翻雪后红。 独恨马周应诏晚,长安对酒与谁同。

复制 毛奇龄 《得姜京兆奉天贻书感赋却寄 其二》

枯梅生花和韵

形式:

横窗老干久嶙峋,忽见幽花刬地新。 残藓暗含红蒂浅,枯苔生绣绿花匀。 湖山未许归和靖,谷口还应见子真。 纵是东风能遍物,却怜流滞几经春。

复制 毛奇龄 《枯梅生花和韵》

七月廿一日上御瀛台赐宴泛舟兼赉文绮表里莲藕恭纪四首 其三

形式:

玉虹高驾启朱函,早见琼林有赐缄。 幸拜㡛人新凤锦,浑忘学士旧雕衫。 携筐入白烦中使,束带签黄署细衔。 欲被缕丝恩莫纪,五緵十䌰倍掺掺。

复制 毛奇龄 《七月廿一日上御瀛台赐宴泛舟兼赉文绮表里莲藕恭纪四首 其三》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