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河隐隐逢七夕,独处罗帐半夜愁。
乌鹊离去穿线月,秋花映入曝衣楼。
牛女双星合又分,人世情侣望玉钩。
不见钱塘苏小小,独处寂寞又一秋。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晚。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旧俗妇女于是夜在庭院中进行乞巧活动。
浦:水边。别浦:指天河、银河。王琦云:“以其为牛女二星隔绝之地,故谓之曰别浦。”
罗帷:丝制帷幔。战国楚宋玉《风赋》:“跻于罗帷,经于洞房。”
“鹊辞”句:七夕乌鹊填河成桥,以渡织女。事见应劭《风俗通义》。又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除,以乞巧。事见宗懔《荆楚岁时记》。
花:黎简校作“萤”。曝(pù)衣楼:皇宫中帝后于七月七日曝衣之处。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诗:“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金镜:圆月。七夕,月未圆,故云“分金镜”,又借用陈代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分镜的故事(《本事诗》),暗喻自己与所眷恋的女子不能团圆。
玉钩:状新月、缺月,望月而冀其复圆,寓人间别而重逢意。
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苏小小歌〉序》:“《乐府广题》曰:‘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这里指自己曾经欢遇的女郎。
更:《全唐诗》校“一作又”。一秋:即一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一写天上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一写人间孤男,夜半怅然怀愁。银河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后重又分手的地方,因此称“别浦”。今夜别浦云水迷茫,星汉闪烁,牛女在鹊桥上还能依相偎珍惜这美好的一瞬,互诉别后一年来的相思深情。虽然匆匆一面,仍不免执手相看泪眼而黯然离去,但他们毕竟是喜得重逢,欢情如旧,悲中有乐。默想自身,一年前此夕定情以后就天各一方,重会无日。此刻已到了夜半,正是牛女情浓时;而诗人则只能怅卧罗帷之中,瞪大了眼,在相思中煎熬,心头的愁云越压越重,何况今后能否再见一面也在未知之天,真是“思牵今夜肠应直”(李贺《秋来》)。相比之下,自己的苦况远远超过了牛女。首联透过对比,宾主分明地对自己的相思苦情作了深一层的刻划,可谓出手不凡。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一夜容易,但在离人的心里却又是那般漫长。新月终于悄悄地挂在天边,喜鹊搭桥的时限也已到来。鹊群无可奈何地辞别了银月照映下的人间穿线乞巧的少女,鼓翅飞离而去。牛女重又陷入痛苦相思岁月之中。天色渐明,拂晓的轻寒,秋花映入诗人的曝衣楼。七夕曝衣,是当时的习俗。“花入曝衣楼”这一凄清的情景,定会勾起诗人对一年前七夕定情的缅怀,曝衣楼或许就是他们定情的场所。本来,诗人长夜不寐,一缕情思时时萦绕着那远去的恋人;如今七夕刚过,只有秋花辉映于曝衣楼上,当年伊人的倩影却已渺如黄鹤,杳不可见。这一颔联借用环境的陪衬和触景生情的手法,表现出时间的推移和诗人难以为怀的悲怆心情。

  “天上分金境,人间望玉钩。”天已经大亮了,诗人还痴痴地凝望着碧空的半弯缺月,潸然欲涕。月亮本就像一面明镜,眼下却只剩下半轮,真成了破镜。牛郎织女可能都各自拿了一半,苦苦地隔河相望了。然而人间的破镜却难能重圆。望着望着,他多么想借助天上的玉钩把两颗破碎的心钩连到一起,有情人总该重归于好。颈联又着想天外,运用浪漫主义的妙笔,给这一幕爱情悲剧渲染上几丝美丽的光彩,虽然这毕竟属于幻想。

  “钱塘苏小小,又值一年秋。”幻想终于破灭了,诗人又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中。他日思夜想的恋人,可能是像南齐钱塘苏小小那样的名妓。年前一别,刻骨铭心,不觉又到了秋风瑟瑟的季节。别时容易见时难,诗人的遭际竟然比牛女还要不幸。面对茫茫的前景,一阵阵难以言说的隐痛又袭上诗人心头。这一貌似平谈的结尾,蕴蓄着无限缠绵的情思,表现出怅恨不尽的意味。

  全诗以构思的新奇、抒情的深细以及语言的工整稳贴见胜,与李贺歌诗常见的惊才绝艳、秾丽诡奇多少有些不同。他遣词造句均是生活中的常语,抒情含而不露,味而愈出。特别是章法构思之妙实足令人折服,全诗从夜半写到天明,又以牛女的相会映衬自身的孤处,天上人间,融处生哀,充分显示出作者过人的功力。黎简《李长吉集评》说:“昌谷于章法每不大理会,然亦有井然者,须细心寻绎始见。”此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朱自清《李贺年谱》提到此诗,但未详作年。从内容看,这首五律当是诗人因七夕而怀念所眷恋的女子的抒情之作。据诗人另作《恼公》所述,他们定情之日,正是前一年的七夕。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河隐隐逢七夕,独处罗帐半夜愁。 乌鹊离去穿线月,萤火飞入晒衣楼。 牛女双星合又分,人世情侣望玉钩。 不见钱塘苏小小,独处寂寞又一秋。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夜晚。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旧俗妇女于是夜在庭院中进行乞巧活动。 浦:水边。别浦:指天河、银河。王琦云:“以其为牛女二星隔绝之地,故谓之曰别浦。” 罗帷:丝制帷幔。战国楚宋玉《风赋》:“跻于罗帷,经于洞房。” “鹊辞”句:七夕乌鹊填河成桥,以渡织女。事见应劭《风俗通义》。又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除,以乞巧。事见宗懔《荆楚岁时记》。 花:黎简校作“萤”。曝(pù)衣楼:皇宫中帝后于七月七日曝衣之处。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诗:“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金镜:圆月。七夕,月未圆,故云“分金镜”,又借用陈代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分镜的故事(《本事诗》),暗喻自己与所眷恋的女子不能团圆。 玉钩:状新月、缺月,望月而冀其复圆,寓人间别而重逢意。 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苏小小歌〉序》:“《乐府广题》曰:‘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这里指自己曾经欢遇的女郎。 更:《全唐诗》校“一作又”。一秋:即一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首联作者通过对比,对自己的相思苦情作了深层的刻划;颔联借用环境的陪衬和触景生情的手法,表现出时间的推移和作者难以为怀的悲怆心情;颈联着想天外,运用浪漫主义的妙笔进行渲染;尾联貌似平淡,其实蕴含无限缠绵的情思。全诗构思新奇,抒情深细,语言工整,妙语天成。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唐诗镜》:三、四新琢,“花入曝衣楼”,此际无花,故为此语。 《李长吉集》:黄淳耀:末二句忽说至此,信手拈来。率。黎简:结自妙,随手拈来似无谓而好者,情到故也。 《昌谷集注》:上六句说淑景芳辰,离情别绪。末二句不胜悲凉。彼美当秋,心惊迟暮,佳人不偶,恐老冉冉将至矣。贺盖借“苏”以自慨也。 《李长吉诗集批注》:此句还渡河正位;以下做“七夕”人情。飞卿“微云未接过来迟”之语,似从此起得之,而此起更无迹可求(首句下)。此二语独不可学,学则“七子”派;作者却好(“天上”二句下)。“钱塘苏小小,又值一年秋”,仙笔也。一年一会者尚可感,终身飘零者奈何?只开手还过七夕本事,以下全写闺情,立格亦高。义山“金风玉露”之七律,真是笨伯。徐文长评末二句:忽说至此,信手拈来。末二句乃千思万想而得者,何谓“信手拈来”?一篇之妙,全在此结。然以为“信手拈得”亦道得出天机之妙。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贺介绍和李贺诗词大全

诗人:李贺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
复制作者 李贺
猜您喜欢

书周节妇孝感之异

形式:

黄氏十九时,归周文璧氏。二年文璧丧,弱惟一女恃。 有姑患痿痹,其状莫比儗。有肢如无筋,有骨如无髓。 在床如空中,有身如蜕委。日夜但冥冥,仅有息存尔。 闻听与触动,稍及即厥死。荐地方儗步,通问必附耳。 艰难食溲次,不敢托诸婢。百药无一效,百累丛一已。 黄氏心烦恼,惛惛不知处。东家优婆夷,怜悯为黄语。 "汝姑溺苦海,汝知故何以。愆业如丘山,宿世所积累。 须皈大势力,南海有大士。解难说真言,功德莫思议。 但要深心持,日日要如是。一言一拜叩,亿又八千数。 在佛虽有程,敬爱无庸纪。功深果报近,何患患不起。 "黄氏闻是言,烦恼生欢喜。归室便置像,恭敬为作礼。 沐浴体投地,心观口娓娓。亦不知其终,亦不知其始。 亦不知其寒,亦不知其暑。阅日千八百,历年数得五。 俄梦见一姥,前黄行迤逦。心谓是现化,称名略不顾。 极力欲追即,步步悬尺只。径入一区庐,阖户若相拒。 款叩发号泣,其户豁然启。菩萨示妙相,金光烁瞻睹。 头上珠璎珞,晃晃复蕊蕊。莲目垂慈光,宣言启玉齿。 黄氏前谛听,合掌作长跪。云汝依吾道,悉知悉见已。 慈悲为我愿,岂无嘱付汝。循功加精进,九日一扶倚。 七九扶以行,前及我处所。觉来汗淋淋,其言尚在耳。 悟佛为众生,方便指门户。信心愈坚牢,额破吻俱腐。 临日试小掖,筋骨觉可举。屡试屡无难,还能步移跬。 彳亍诣像前,奠香致情旨。其炷从空跃,逾梁而直下。 乃著于本人,正中顶?里。其声若惊霆,其势若击杵。 身心发震竦,百苦悉皆去。如风卷天云,不复剩渣滓。 如春活枯草,如冰化为水。亲党尽来观,赞叹世无此。 姑谢新妇力,脱我出死簿。新妇答何功,菩萨威力故。 此事闻其甥,王纶能覼缕。韦虚气治痿,若或有仙技。 黄氏孝治痿,专以诚为主。格物与布气,非诚莫相与。 孝有致久旱,孝有致冰鲤。事本出非常,未可论常理。 我特书其孝,勃蹊用为砥。至今昆山人,大书播邑史。

复制 沈周 《书周节妇孝感之异》

胡妇杀虎图

形式:

谁谓绕指柔,能化百炼钢。谁谓妇女柔,杀虎如刲羊。 有女如鼠恐其虎,况能杀虎非不祥。脱夫之命岂例此,当熊之勇同肝肠。 寻常针线倦紫凤,卒与虎力争其强。虎时顾得不顾失,妇心顾存不顾亡。 手中有刀爱作刀,以义淬之无敢当。天寒月黑星有光,虎血涂地葭苍苍,人生有行无枣阳。

复制 沈周 《胡妇杀虎图》

六十一自寿

形式:

重逢丁未开新甲,过六十年增一年。寿是倘来那必得,人于末节要求全。 占鸠挟妇伤今日,羡鹤添孙欠此缘。亡室同月同日生,万事莫论吾母健,进将春酒北堂前。

复制 沈周 《六十一自寿》
类型:

生辰漫咏

形式:

今朝六十八,历岁知既夥。 青春不还人,七十近在左。 流光迅昼夜,忽忽迸石火。 我与石火争,寄活真螟蜾。 但愿无疢疾,诗骨瘦亦可。 浮云载富贵,过眼颐不朵。 先人有薄田,数口颇缠裹。 关门事清咏,天地自容我。

复制 沈周 《生辰漫咏》

劝性甫饮用韵

形式:

喜君饮酒量不悭,百壶五斗曾无艰。 鬓毛苦短日月老,人生自忙天地闲。 红花的皪雨脚后,白鸥浩荡江光间。 明朝又拟常熟去,典尽春衫方始还。

复制 沈周 《劝性甫饮用韵》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