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八 · 闰元宵

崇祯庚辰闰正月,与越中父老约重张五夜灯,余作张灯致语曰:“两逢元正,岁成闰于摄提之辰;再值孟陬,天假人以闲暇之月。《春秋传》详记二百四十二年事,春王正月,孔子未得重书;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乾德五年,宋祖犹烦钦赐。兹闰正月者,三生奇遇,何幸今日而当场;百岁难逢,须效古人而秉烛。况吾大越,蓬莱福地,宛委洞天。大江以东,民皆安堵;遵海而北,水不扬波。含哺嬉兮,共乐太平之世界;重译至者,皆言中国有圣人。千百国来朝,白雉之陈无算;十三年于兹,黄耇之说有征。乐圣衔杯,宜纵饮屠苏之酒;较书分火,应暂辍太乙之藜。前此元宵,竟因雪妒,天亦知点缀丰年;后来灯夕,欲与月期,人不可蹉跎胜事。六警山立,只说飞来东武,使鸡犬不惊;百兽室悬,毋曰下守海澨,唯鱼鳖是见。笙箫聒地,竹椽出自柯亭;花草盈街,禊帖携来兰渚。士女潮涌,撼动蠡城;车马雷殷,唤醒龙屿。况时逢丰穰,呼庚呼癸,一岁自兆重登;且科际辰年,为龙为光,两榜必征双首。莫轻此五夜之乐,眼望何时?试问那百年之人,躬逢几次?敢祈同志,勿负良宵。敬藉赫蹄,喧传口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崇祯十三年(1640年)间正月,我与越中的父老相约重点五夜花灯,我作点灯颂词说:“今年是年有两个正月,这是老天赐给了人们一个闲暇的时间。在《春秋传》所详细记载的二百四十二年的事件中,孔子都没能遇到闰正月这件事;乾德五年(967年),宋太祖钦赐开封府增加了十七、十八两夜灯。闰正月这件事,是三生的奇遇,亲临这样个时刻是多么幸运,百年难遇见一次,要效仿古人秉烛达旦。况且我们越地如同蓬莱仙岛,是洞天福地。无论长江以东还是水岸以北,百姓富足安康、安居乐业。人民在安乐的生活中,共享太平盛世;从南方荒远之地来的人,也都说中国有圣人的福份。来我朝觐见的人献上了数不胜数的吉祥宝物;我久居此地,我说的话是有理有据的。喜欢饮酒的人,应该纵饮屠苏酒;还在昼夜读书和焚香祭祀先祖的人,可以暂时停止太乙燃藜之火。以前的元宵节,雪下得很大,上天也知道瑞雪兆丰年;后来灯节,人们在月下相约游玩,不能浪费这等美好时光。传说中六立成五座仙山,只说一夜之间飞来东武山,而不惊动人间;在家里悬挂各种彩灯,就比去海边观鱼还要好看。美妙的笙萧声不断,竹橡都出自柯亭;街上布满了花草,禊帖带来了兰亭盛会。城中男女就像潮水一样涌动,仿佛把绍兴城撼动了;轰轰隆隆的车马声就像雷鸣一样,仿佛要把龙岛唤醒了。何况今年恰逢五谷丰登,是一年开始的好兆头;何况又是科考之年,承蒙皇思也是全榜题名的好预兆。不要小看这五夜的乐趣,大家还等什么呢?这样的机遇,试问那些年长者,一生经历过几次?祈求志同道合的人,不要辜负良宵。敬借这篇文章,来宣传记录这件事。”

注释

摄提之辰:星名。属亢宿,共六星。位于大角星两侧,左三星曰左摄提,右三星曰右摄提。一说即“摄提格”的省称。《楚辞·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王逸注:“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后汉书·张纯传》:“今摄提之岁,仓龙甲寅,德在东宫。”唐无名氏《冥音录》:“岁摄提,地府当有大变。” 孟陬:孟春正月。正月为陬,又为孟春月,故称。《楚辞·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王逸注:“孟,始也。贞,正也。于,於也。正月为陬。” 春王:指正月。按《春秋》体例,鲁十二公之元年均应书“春王正月公即位”,有些地方因故不书“正月”二字,后遂以“春王”指代正月。《春秋·定公元年》:“元年春王。”杜预注:“公之始年不书正月,公即位在六月故。” 大越:即越。称大是表敬。 宛委:即宛委山。传说禹登宛委山得金简玉字之书,因以借喻书文之珍贵难得。如清阮元所辑丛书名《宛委别藏》,即取意于此。 大江:即长江。 安堵:犹安居。 遵海:沿着海岸。 含哺:口衔食物。形容人民生活安乐。《庄子·马蹄》:“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嬉兮:指文恬武嬉,即社会安定。兮,语气词。 重译:旧指南方荒远之地。 白雉:白色羽毛的野鸡。古时以为瑞鸟。《尚书大传》卷四:“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 无算:不计其数。极言其多。 黄耇(gǒu):指年老的人。 有征:有依据。 乐(lè)圣:谓乐逢圣世。 衔杯:口含酒杯。多指饮酒。 屠苏之酒:亦作“屠酥”。药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次第从小起。” 较书:即校书。较,通“校”,校订、校勘。这里指读书。 分火:指祭祀先祖。“分火”在闽南话里叫“题公妈”,也就是将祖先分灵到自己家中供奉。分火有其仪式规则,应该如法如仪。 太乙之藜:即吹藜,或曰太乙吹藜火、太乙真人夜伴、太乙青藜光、汗简雠天禄、太乙燃藜、太乙藜辉、然藜、藜光、青藜等。《太平广记》卷二百九十一(神一·刘向):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黑衣,植青藜之杖,扣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人乃吹杖端,赫然火出,因以照向,具说开辟以前。向因受《五行洪范》之文,辞说繁广,向乃裂裳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向请问姓名。云:“我太一之精,天帝闻金卯之子有博学者。下而教焉。”乃出怀中竹牒,有天文地图之书,“余略授子焉。”向子歆,从向授其术,向亦不悟此人也。 蹉跎:虚度光阴。这里指浪费;错过。 胜事:美好的事情。 六警:指警示、神示之意。 山立:像高山一样屹立不动。这里指不摇动。 东武:即“东武吟行”的省称。《文选·嵇康〈琴赋〉》:“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更唱迭奏,声若自然。”李善注:“魏武帝乐府有《东武吟》,曹植有《太山梁甫吟》。左思《齐都赋》注曰:‘《东武》、《太山》皆齐之土风谣歌,讴吟之曲名也。’”东武吟行:乐府楚调曲名。一说为齐弦歌讴吟之曲名。东武,齐地名。晋陆机、南朝宋鲍照、梁沈约等均有拟作。内容多咏叹人生短促,荣华易逝。 室悬:即室如悬罄。指室中空无所有。比喻一贫如洗。 海澨:海滨。 唯鱼鳖是见:宾语前置句,即“见鱼鳖”。“唯……是”辅助表示宾语前置。 聒地:声音动地。 竹椽:竹制的安在檩条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椽子。 柯亭:古地名。又名高迁亭。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以产良竹著名。 禊帖:《兰亭序》帖的别称。晋王羲之著名行书法帖之一。以帖中有兰亭修禊事语,故名。 兰渚:渚名。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明一统志》谓,兰渚在绍兴府南二十五里,即晋王羲之曲水赋诗处。《兰亭集序》所谓“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至今犹然。 士女:青年男女。有时指未婚的青年男女。有时指贵族妇女。 蠡城:指春秋越国都城。因范蠡而得名。故址在今浙江绍兴。 雷殷(yǐn):隐隐然的雷声;雷声隐隐。语本《诗·召南·殷其靁》:“殷其靁,在南山之阳。”唐杜甫《江阁对雨怀裴端公》诗:“层阁凭雷殷,长空水面文。”仇兆鳌注:“言雷声隐隐也。” 龙屿:地名。今有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龙屿岛。 丰穰:丰年。 两榜:甲榜和乙榜的合称。亦指进士。 眼望:盼望。 躬逢:亲身参与。 赫蹄:即赫蹏(dì)。古代称用以书写的小幅绢帛。后亦以借指纸。 喧传:犹哄传;盛传。 口号:颂诗的一种。多指献给皇帝的颂诗。这里指这篇颂词(文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张岱介绍和张岱诗词大全

诗人:张岱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
复制作者 张岱
猜您喜欢

天宁寺送林德绪赴武当

形式:

襄阳使君今欲东,优钵花下行相逢。 西山爽气只自好,秣陵羽书犹未通。 征伐乱传车驾出,沅湘亦在风尘中。 冯良乘马如可弃,傍尔南州桂树丛。

复制 郑善夫 《天宁寺送林德绪赴武当》

岊县故城夜泊

形式:

井邑萧疏角正悲,河隍犹带旧城陴。 大江夜气繁星动,南国秋风落木迟。 长路且须防失足,他家未肯但餔糜。 欃枪满眼公车少,回首东山有所思。

复制 郑善夫 《岊县故城夜泊》

哭仲默

形式:

去年孙复死,今复哭何休。 霄汉冥交尽,嵩邙正气收。 操戈吾岂敢,怀宝尔终投。 秪益文章价,年年照斗牛。

复制 郑善夫 《哭仲默》

咄咄

形式:

咄咄长廊下,倡歌谁为闻。 世人皆梦寐,之子独风云。 土净菩提路,天垂星斗文。 犹存顶神咒,至语未曾分。

复制 郑善夫 《咄咄》

题金司寇芙蓉溪草堂

形式:

绵州城东涪江北,芙蓉溪水逼高寒。 人今未向草堂卧,花更何年驷马看。 云锦娟娟临岁暮,白鸥款款并风湍。 汉庭近事须君子,黄发高歌承露盘。

复制 郑善夫 《题金司寇芙蓉溪草堂》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