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常常听说湘水的神灵,善于弹奏云和之瑟。
美妙的乐曲使得河神冯夷闻之起舞,而远游的旅人却不忍卒听。
那深沉哀怨的曲调,连坚硬的金石都为之感动、悲伤;那清亮高亢的乐音,穿透力是那样强劲,一直飞向那高远无垠的地方。
当如此美妙的乐曲传到苍梧之野时,连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也为之感动,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长在苍梧一带的白芷,在乐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
乐声顺着流水传到湘江,化作悲风飞过了浩渺的洞庭湖。
曲终声寂,却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消散,露出几座山峰,山色苍翠迷人。

注释
省试:唐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通称省试。
鼓:一作“拊”。云和瑟:云和,古山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和之琴瑟。”
帝子:屈原《九歌》:“帝子降兮北渚。”注者多认为帝子是尧女,即舜妻。
冯(píng)夷:传说中的河神名。见《后汉书·张衡传》注。空:一作“徒”。
楚客:指屈原,一说指远游的旅人。
金:指钟类乐器。石:指磬类乐器。
杳冥:遥远的地方。
苍梧:山名,今湖南宁远县境,又称九嶷,传说舜帝南巡,崩于苍梧,此代指舜帝之灵。来:一作“成”。
白芷:伞形科草本植物,高四尺余,夏日开小白花。
潇浦:一作“湘浦”,一作“潇湘”。
人不见:点灵字。
江上数峰青:点湘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诗传诵一时,并奠定女钱起在诗坛的不朽声名。

  诗题“湘灵若瑟”,摘自《楚辞·远游》“使湘灵若瑟兮,令海若舞冯夷”诗句,合中包含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合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女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若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

  根据试帖诗紧扣题目,不得游离的要求,诗人在开头两句就概括题旨,点出曾听说湘水女神擅长若瑟的传说,并暗用《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描写女神翩然而降湘水之滨,她愁容满面、轻抚云和瑟,弹奏起如泣如诉哀伤乐曲。动人的瑟声首先引来女水神冯夷,他激动地在湘灵面前伴乐狂舞,然而一个“空”字,说明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倒是人间那些被贬谪过湘水的“楚客”,到略女湘灵深藏在乐声里的哀怨心曲,禁不住悲从衷来,不忍卒闻。

  接下来,诗人着意渲染瑟声的感染力。“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瑟声哀婉悲苦,它能使坚硬的金石为之凄楚;瑟声清亢响亮,它可以响遏行云,传到那穷高极远的苍穹中去。瑟声传到苍梧之野,感动女寄身山间的舜帝之灵,他让山上的白芷吐出芬芳,与瑟声交相应和,弥漫在广袤的空间,使天地为之悲苦,草木为之动情。

  中间这四句,诗人张开想象的翅膀,任思绪在湘水两岸、苍梧之野、白庭湖上往复盘旋,写出女一个神奇虚幻的世界。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白庭”,这两句写湘灵弹奏的乐曲同舜帝策动的芳香在湘水之源交织汇合,形成一股强劲的悲风,顺着流水,刮过八百里白庭湖。

  至此,乐曲进入女最高潮,感情达到女白热化。凭藉着诗人丰富的想象,湘灵的哀怨之情得到女酣畅淋漓的抒发和表现。然而全诗最精采的还不在于此,令全篇为之生辉的是结尾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旧唐书·钱徵传》称这十个字得自“鬼谣”,合实无非说这两句诗是钱起的神来之笔。此联的妙处有:

  一是突然转折,出人意料。在尽情地描写乐曲的表现力之后,使乐曲在高潮中戛然而止,这是一重意外;诗境从虚幻世界猛然拉回到现实世界,这是又一重意外。二是呼应开头,首尾圆合。全诗从湘水女神出现开始,以湘水女神消失告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结尾两句如横空出世,堪称“绝唱”,但同时又是构成全篇整体的关键一环;所以虽然“不”字重出,也在所不惜。作者敢于突破试帖诗不用重字的规范,确属难能可贵。三是以景结情,余音袅袅。诗的前面大部分篇幅都是运用想象的画面着力抒写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结尾一笔跳开,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这极合省净明丽的画面,给读者留下女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或许湘灵的哀怨之情已融入女湘江绵绵不断的流水,或许湘灵美丽的倩影已化成女江上偶露峥嵘的数峰青山,或许湘灵和大自然熔为一体,年年岁岁给后人讲述她那凄艳动人的故事,或许湘灵的瑟声伴着湘江流水歌吟,永远给人们留下神奇美妙的遐想。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之中女。宋代词论家有“以景结情最好”之说,恐怕是从这类诗作中得到的启迪。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为钱起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参加进士考试时所作。省试诗有其特定的格式,要求为五言律诗,六韵十二句,并限定诗题和用韵。由于省试诗限定了题目和内容,又对声韵要求十分苛严,此类诗鲜有传诵人口的佳作。钱起这首《省试湘灵鼓瑟》,就是一首千古称赏的名篇。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常常听说湘水的神灵,善于弹奏云和之瑟。美妙的乐曲使得河神冯夷闻之起舞,而远游的旅人却不忍卒听。那深沉哀怨的曲调,连坚硬的金石都为之感动、悲伤;那清亮高亢的乐音,穿透力是那样强劲,一直飞向那高远无垠的地方。当如此美妙的乐曲传到苍梧之野时,连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也为之感动,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长在苍梧一带的白芷,在乐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乐声顺着流水传到湘江,化作悲风飞过了浩渺的洞庭湖。曲终声寂,却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消散,露出几座山峰,山色苍翠迷人。

注释

省试:唐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通称省试。 鼓:一作“拊”。云和瑟:云和,古山名。《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和之琴瑟。” 帝子:屈原《九歌》:“帝子降兮北渚。”注者多认为帝子是尧女,即舜妻。 冯(píng)夷:传说中的河神名。见《后汉书·张衡传》注。空:一作“徒”。 楚客:指屈原,一说指远游的旅人。 金:指钟类乐器。石:指磬类乐器。 杳冥:遥远的地方。 苍梧:山名,今湖南宁远县境,又称九嶷,传说舜帝南巡,崩于苍梧,此代指舜帝之灵。来:一作“成”。 白芷:伞形科草本植物,高四尺余,夏日开小白花。 潇浦:一作“湘浦”,一作“潇湘”。 人不见:点灵字。 江上数峰青:点湘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诗为钱起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参加省试时所作。省试诗限定了题目和内容,又对声韵要求十分苛严,此类诗鲜有传诵人口的佳作。不过,有的作者善于“戴着镣铐跳舞”,往往能够即席发挥,写出传诵不衰的好诗来。钱起这首《省试湘灵鼓瑟》,就是一首千古称赏的名篇。 此诗既紧扣题旨,又能驰骋想象,天上人间,幻想现实,无形的乐声得到有形的表现。全诗通过曾听、客听、远近听、苍梧怨、水风悲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形象地再现了娥皇和女英寻夫不遇鼓瑟所弹奏的苦调清音,生动地表现了二妃对爱情生死不渝的忠贞和对驾崩于苍梧的舜帝的哀怨和思慕之情,成为公认的试帖诗范本。 结尾两句如横空出世,堪称“绝唱”,但同时又是构成全篇整体的关键一环。诗的前面大部分篇幅都是运用想象的画面着力抒写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结尾一笔跳开,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这极其省净明丽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或许湘灵的哀怨之情已融入了湘江绵绵不断的流水,或许湘灵美丽的倩影已化成了江上偶露峥嵘的数峰青山,或许湘灵和大自然熔为一体,年年岁岁给后人讲述她那凄艳动人的故事,或许湘灵的瑟声伴着湘江流水歌吟,永远给人们留下神奇美妙的遐想。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之中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旧唐书·钱徽传》:(钱)起能五言诗。初从乡荐,寄家江湖,尝于客舍月夜独吟,遽闻人吟于庭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起愕然,摄衣视之,无所见矣,以为鬼怪,而志其一十字。起就试之年,李所试《湘灵鼓瑟》诗题中有“青”字,起即以鬼谣十字为落句,炜深嘉之,称为绝唱。 《韵语阳秋》:唐朝人士以诗名者甚众,往往因一篇之善,一句之工,名公先达为之游谈延誉,遂至声闻四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以是得名。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余亦常调,只末二语杳渺,咀味不尽。 《唐诗分类绳尺》:通篇大雅,一结信乎神助! 《唐风怀》:孙月绛曰:风致超脱,然体格却最稳密。 《五朝诗善鸣集》:真神助语,湘灵有灵。 《增订唐诗摘钞》:结自有神助,亦先有“湘浦”、“洞庭”二句,故接“曲终”、“江上”,觉缥缈超旷,云烟万状,吾谓此四句皆神助也。至“流水”、“悲风”,原系曲名,紧接“曲终”,真是神来之笔。 《唐人试帖》:承点屈平一句,亦补题法(“楚客”句下)。 《围炉诗话》:钱起亦天宝人,而《湘灵鼓瑟》诗,虽甚佳而气象萧瑟。 《而庵说唐诗》:落句真是绝调,主司读至此,叹有神助。 《大历诗略》:题境惝恍,非此杳渺之音不称。 《网师园唐诗笺》:曲与人与地胶粘入妙。末二句远韵悠然。 《唐诗近体》:结得缥缈不尽。 《唐诗五言排律》:先虚描二句,即点明题之来历,最工稳(首四句下)。结得渺然,题境方尽。“曲终”非专指既终后说,盖谓自始至终,究竟但闻其声未见其形,正不知于何来于何往,一片苍茫,杳然极目而已。题外映衬,乃得题妙,此为入神之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钱起介绍和钱起诗词大全

诗人:钱起

钱起,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天宝进士,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又与郎士元齐名,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复制作者 钱起
猜您喜欢

芳树篇二首 其一

形式:

芳树生广除,苍苍正轮囷。 芳树不自芳,拂拂千紫宸。 朔风吹树巅,素雪舒其神。 今日曷不乐,公堂有嘉宾。 把酒对兰楹,欢来不能陈。 微言托哀竹,惠心款以伸。

复制 郑善夫 《芳树篇二首 其一》

送何仲默游关中六首 其五

形式:

崦嵫下西日,翳翳风景昏。 虎豹扼九关,广利那复闻。 重华不可晤,圣智乃沈沦。 鸱鸢日连类,鹓雏遁其群。 矢言引高步,行止遵时屯。

复制 郑善夫 《送何仲默游关中六首 其五》

北雁步云词

形式:

昔我梦翼飞,去与王子亲。 双双鸾凤箫,吹破缑山云。 翻身大火坑,洗髓明河津。 芔然驭白鹿,下宴瑶池春。 枉驾雁宕阴,玄冥闭天阍。 醉扫千文石,万劫留至文。 只今灵峰洞,元气犹氤氲。 悲歌草木偃,坐啸天地闻。 归来铲光彩,大隐金马门。 君看东方生,至人伏垢氛。 讵罗不了道,一壑空云云。

复制 郑善夫 《北雁步云词》

赠周用宾归江郎五首 其二

形式:

衢阳何所有,江郎兀南陲。 云霞幻奇态,万古天为低。 飞鸟莫可上,人迹将焉为。 上有珠贝宫,神物光陆离。 吾将游其樊,薄言采玄芝。

复制 郑善夫 《赠周用宾归江郎五首 其二》

罗浮四百峰赠湛甘泉编修还岭南

形式:

罗浮四百峰,屴崱连青旻。 中有甘泉子,头戴玉台巾。 伏火烧丹砂,趺坐三千春。 下悯世溷浊,飞舄京华尘。 西历太行山,北渡长淮津。 疮痍满道路,此意长谆谆。 回思葛稚川,眷言慰所亲。 倾盖姑苏阳,探春五湖滨。 更欲折梅花,持以遗远人。 相从不可得,独步采江蘋。

复制 郑善夫 《罗浮四百峰赠湛甘泉编修还岭南》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