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 摇首出红尘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评析

《好事近·渔父词》是宋代诗人朱希真隐居嘉兴期间所写的一组词,总共六首。诗人通过这组词来歌咏自己漫游江湖的闲适生活,作品中通过对渔父的咏叹,抒发了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全词情趣盎然,清雅俊朗,流露出一股闲旷的风致。 这首词的开头「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写出作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潇洒疏放的襟怀。「活计」两句,勾勒出一位渔父的形象。 在词作中描写渔父的形象,在敦煌曲子词中就有了。如:「倦却诗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渔竿。棹向碧波深处,几重滩。」(《浣溪沙》),这实际上是徜徉山水的隐士生活的写照。 这里的渔父形象,实际就是作者晚年的写照。他长期住在嘉禾,过着远离俗世的生活,所谓「醒醉无时」、「披霜冲雪」,都是指安闲自得,自由自在。 下阕写的晚景,更是景色迷人。请看,夜晚来临,一轮新月升起在天空,月光洒满大地,水天一色,万籁俱寂,只有孤鸿的身影时隐时现。在这样一幅山水画中,一位渔夫,也是作者自己,在静静地垂钓……。 作者所描绘的鸳鸯湖,即浙江嘉兴南湖,那儿「波平岸远,酒酽鱼肥」,渔舟泛浪,萎荷沁香,引得许多画家、文人讴歌之。唐人张志和有渔父词,元代画家吴镇曾「笔之成图」,并写下八首《酒泉子》,「鸳湖春晓」,即其中一景: 湖合鸳鸯,一道长虹横跨水。涵波塔影见中流。终日射渔舟。彩云依傍真如墓。长水塔前有奇树。雪峰古甃冷于秋。策杖几经过。 与这些词作相比,朱希真的这首渔父词,当然是上乘的山水风物词。只是词人退隐之后,对于国事的关切逐渐淡漠,这是很可惋惜的。他曾月夜泛舟吴江垂虹亭,流连忘返:「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念奴娇》)进一步表示要「洗尽凡心,相忘世尘」。而不再是当年在「南海西头」时,「无酒可销忧,但说皇州……今夜只应清汴水,呜咽东流」(《浪淘沙》)那种痛心中原沦陷敌手的悲恨心情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朱敦儒介绍和朱敦儒诗词大全

诗人:朱敦儒

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
复制作者 朱敦儒
猜您喜欢

京乱补述六首 其五 (光绪二十六年作)

形式:

亦有诛奸疏,泣陈王室尤。 裂麻要帝诺,攀槛碎臣头。 月晕蓬星见,山倾铁血流。 终看胡骑入,抉眼在城楼。

复制 黄遵宪 《京乱补述六首 其五 (光绪二十六年作)》

天津纪乱十二首 其三 (光绪二十六年作)

形式:

栈道烧先绝,军书阻不通。 九天方设险,六国已环攻。 雾暗军氛墨,波飞战血红。 鹰瞵兼鹗视,高飏大旗风。

复制 黄遵宪 《天津纪乱十二首 其三 (光绪二十六年作)》

雁(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作)

形式:

汝亦惊弦者,来归过我庐。 可能沧海外,代寄故人书? 四面犹张网,孤飞未定居。 匆匆还不暇,他莫问何如。

复制 黄遵宪 《雁(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作)》

为何翙高兵部藻翔题象山图 其四 (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三年作)

形式:

《十七史》从何处说,茫茫《六合》赋何愚。 骑驴倒看云烟过,只好商量入画图。

复制 黄遵宪 《为何翙高兵部藻翔题象山图 其四 (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三年作)》

天津纪乱十二首 其六 (光绪二十六年作)

形式:

广募楼罗历,夸强曳落河。 摩云飞白燕,出地叫苍鹅。 空手婆猴技,齐声天马歌。 赤流呜咽水,犹逞剑横磨。

复制 黄遵宪 《天津纪乱十二首 其六 (光绪二十六年作)》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