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

【其一】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其二】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其一】 曲折的水岸边露出旧日水涨淹没时留下的河床痕迹,稀疏的林木倾倒在地,露出如霜般白的树根。一叶扁舟飞快地划着桨,它将要飘去哪里呢?应该是回到江南的黄叶村。 【其二】 人们利用斧头常年不息地砍伐山上的树木,再也难见那龙蛇般蜿蜒的百尺身姿。如果不是这里山险滩急,少人来往,树一旦被砍,就没有人知道,这原是猿猴栖息的树枝。

注释

李世南:字唐臣,安肃(今河北徐水)人,工画山水。 落涨痕:涨水后水落留下的痕迹。 欹倒:倾倒。 扁舟:一本作“浩歌”。 棹:形状如桨的划船用具。 创:砍掉。 夷:削平。指对于林木的伤害。 成:一本作“会”。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是为宣德郎李世南所作“秋景平远”画题写的一组七绝。其中第一首流传甚广。此诗前二句着重以浓笔勾勒景物,给人以亲切的时节风物之感;后二句在用淡墨略加点染之际,凭虚发挥想象,表现情调悠扬、才气横溢的情感。全诗情调高远,意趣丰富,神思驰骋,翻空出奇,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两首诗想象丰富,虚实结合,表现了画景以外的景和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诗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春雨三绝句

形式:

翠麦黄花烂熳春,苍颜皓首别离人。 相看一笑浑成梦,又见汀洲老白蘋。

复制 刘基 《春雨三绝句》

题画莱戏呈石末公

形式:

列鼎羔羊厌腯肥,园官菜把莫嫌微。 年来骑士工隳突,此物人间亦见稀。

复制 刘基 《题画莱戏呈石末公》

题江村风雨图

形式:

日落千山风雨来,野昏林赤鸟飞回。 风吹烟雾连天起,雨送雷霆入地回。 龙母鲛绡云半湿,巫娥贝阙夜深开。 暮寒燕子归华屋,愁绝馀花委碧苔。

复制 刘基 《题江村风雨图》

次韵和谦上人秋兴七首

形式:

浙江流水绕东吴,佳丽犹传故国都。 红锦漫山春雨后,黄云压树晓霜馀。 娇莺逐暖归牙帐,征雁冲寒送羽书。 惆怅南园钓舟子,蒺藜满地不胜锄。

复制 刘基 《次韵和谦上人秋兴七首》

过苏州

形式:

成败由天众所知,乌江拔剑更何疑。 谁言碧海剸蛟手,也学临春井底儿。

复制 刘基 《过苏州》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