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杂咏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
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注释

这句说站在五台山向北望去,天显得很低,而五台山的五个山顶却显得更高了。
灵鳌:神龟。古代神话传说,渤海之东有大壑,下深无底,中有五仙山(瀛洲、蓬莱、方丈、员峤、岱舆),常随波漂流颠簸。上帝使十五巨鳌举头顶之,五山遂屹立不动。此句形容松涛海浪,山顶如鳌头,以五仙山喻五台。
井底残山:指诸山与五台相比,如在井底。
天巧:指天然形成的五台岩壑景象。
神功:鬼斧神功,非人力所能及。
湍溪:急流的河溪。风雷恶:形容水流声巨响如雷。
翠微:青翠的山峦。此句说云雾在青翠的山峦间飘荡出没。
妙高峰:佛教传说中的最高峰,这里代指五台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元好问介绍和元好问诗词大全

诗人: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
复制作者 元好问
猜您喜欢

送许子位再游江右二首 其二

形式:

三载南州别,翻如忆故乡。 风前送知已,事后惜流光。 山雨铃斋冷,柽花驿馆香。 秪应题墨处,云木日苍苍。

复制 黄淳耀 《送许子位再游江右二首 其二》

寿王烟客太常五十 其二

形式:

已成洪上筑,都弃汉阴机。 拂席山皆响,开厨画欲飞。 玉蕤缨箬笠,金碗醉渔矶。 比较墙东老,人今遁更肥。

复制 黄淳耀 《寿王烟客太常五十 其二》

自建业至京口或行或泊即事成诗六首 其二

形式:

龙吟江漠漠,叠浪隐蛮雷。 系䌫吹还解,崩沙过复回。 芦人收网去,水母划波开。 一叶投何所,颠危亦甚哉。

复制 黄淳耀 《自建业至京口或行或泊即事成诗六首 其二》

泊舟二首 其一

形式:

单舸时时泊,浮云故故长。 浪兼凫拍岸,风引燕回樯。 谷雨罢收艾,田歌闻插秧。 江南好风景,留眼看吾乡。

复制 黄淳耀 《泊舟二首 其一》

月夜与诸子泛舟

形式:

阖闾城外月,帝子阁边舟。 怅望前人去,经过烂醉休。 春阴收大泽,元气满中流。 胜绝惊飘泊,狂歌缓白头。

复制 黄淳耀 《月夜与诸子泛舟》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