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春季没和西湖谋面,怕见外边这花香日暖的春天。窗外的雨应和着我的泪水,挥动着我手中的笔管吐诉情感,心中的思念那么长,信笺却这么短,我怎么能够把话说得完。
懂得我心的只有这雕梁上的春燕,飞来飞去地与我相伴。东风哪会晓得我琵琶声中的忧怨,刮来刮去又把花儿吹落一片。

注释
一春不识西湖面:指整个春天自己都独居房中,未去欣赏西湖春景。
翠羞红倦:湖面上叶密花谢,春意阑珊。
湘管:用湘竹做的毛笔。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上片先从春游说起。我们的女主人公因为良人离家远行,无心绪去风光旖旎的西湖春游。“一春不识”,涵盖了整个一个春天都未出游;而“不识西湖面”则把西子湖人格化了。“翠羞红倦”乃“羞翠倦红”之意。这位少妇本来是花容月貌可以与绿叶红花匹敌的,但因心绪不佳,面色无华,因而羞见绿叶,倦赏红花。这是从一个层面、一个角度表现了女主人公郁郁心情。

  接下来。词人又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层面表现她的情绪:“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在下着霏霏细雨的窗前,这位少妇在给良人写信,她含泪摇着笔管将自己的情思倾吐在纸上,然而意长笺短,言不尽意,心中的万语千言只能略表一二。这里的“湘管”是指笔管乃由湘妃竹所制。相传大舜南巡不归,其二妃娥皇、女英(帝尧之二女)日夜哭泣,泪洒于竹,竹尽成斑。因而“湘管”也包含悲苦、垂泪之意。“雨窗和泪”已够悲矣(天泪与人泪合一),再加之湘妃之泪,三泪交融,少妇心境之悲表现尽矣!这是第二个层面。

  下片前二句乃第三层面:少妇之心惟有雕梁之上的燕子理解。这表现了女主人公是寂寞的,空房只有燕子相伴;同时也说明女主人公是贞洁的,她从不招蜂惹蝶,每天和她在一起的只有梁上燕;再者表明孤高的、内向的,她不与凡人为伍,只与紫燕为友,向它倾诉心曲。

  最后两句展示了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第四个层面:她通晓音律,善弹琵琶,她把自己的哀怨诉诸其弦:她怨时光的流驶,红颜的短暂,希望春光较长地留在人间;然而东风无情,它不管琵琶的哀怨,仍吹走了春光,把落花吹得满地都是。这落花岂不是自己青春的象征吗?她哀叹自己的美丽年华就这样在离愁别恨中匆匆凋零,等闲消逝……

  “西湖”──“湘管”──“梁燕”──“落花”,词人就是通过这四个意象段,多方位、多层面地展示了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描画出一条具有个性特征和特定情境的人物情感律动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许棐

宋嘉兴海盐人,字忱夫,号梅屋。理宗嘉熙中隐居秦溪,环屋皆植梅树,储书数千卷。有《梅屋诗稿》等。...
复制作者 许棐
猜您喜欢

寿仙游许宰

形式:

南极秋来光烛天,琴堂此夕寿诗仙。 庞公戊子孰小大,寇相中元相后先。 制锦从容才有刃,嚼丹赋咏笔如椽。 交梨火枣君家物,从此蓬莱不计年。

复制 王迈 《寿仙游许宰》

读渡江诸将传

形式:

读到诸贤传,令人泪洒衣。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勇似韩彭有,心如廉蔺希。 中原岂天上,尺土不能归。

复制 王迈 《读渡江诸将传》

秋榜已揭不寐

形式:

寒重难为坐,宵长可奈眠。 老天不解事,特地闰今年。 风助蛩声苦,霜和月色妍。 抱衾成百感,嚼句忆坡仙。

复制 王迈 《秋榜已揭不寐》

送陈汝功起宰永春二首

形式:

通了金闺籍,须教邑债还。 尚威民作敌,徙善吏容奸。 世久无彭泽,人今识鲁山。 平生经济学,随力救时艰。

复制 王迈 《送陈汝功起宰永春二首》

贺陈侍郎该宗祀告成加封清源郡侯二首告词有缅怀耆德养老乞言等语

形式:

锦书飞下字如鸦,从橐词头似相麻。 竣事明禋均雨露,缅怀耆德傲烟霞。 鸡窠佚老精神健,燕颔宜侯爵邑加。 愿体乞言珍重意,星驰驿骑奏忠嘉。

复制 王迈 《贺陈侍郎该宗祀告成加封清源郡侯二首告词有缅怀耆德养老乞言等语》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