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山下了一场大雪,从青海湖刮来的风更添寒冷。行军途中,战士吹起笛曲《行路难》。
听到这悲伤的别离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着东升的月亮。

注释
偏:一作“遍”。
行路难:乐府曲调名,多描写旅途的辛苦和离别的悲伤。
碛(qì):沙漠的意思。这里指边关。
回首:一作“回向”。
月中:一作“月明”。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这样,接下来不必直接描述行军的艰苦,只用“横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了“遍吹”两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悲中见壮的境界。

  诗的后两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是这一片笛声在军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碛里”、“月中”,也是烘染这幅画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说明这支远征军不仅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这就使人加倍感到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也许有人对这两句中“三十万”的数字和“一时回首”的描写,感到不大真实,因为一支行军队伍未必如此庞大,更不可能全军都听到笛声并在同一时间回首顾望。但是,植根于生活真实的诗歌,在反映真实时决不应当只是依样画葫芦,为了托出一个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艺术效果,有时不但容许而且需要运用夸张手法。李益的这两句诗,只有像这样写,才能充分显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使这支远征队伍在大漠上行军的壮观得到最好的艺术再现,从而获致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

  诗人通过虚写笛声导致征人行为举止的细微变化,实写征人的心理感受。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征人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长期积郁胸中,无处表达,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煎熬。在行军途中,突然听到一阵阵哀怨、凄切的笛声响起,征人们久郁胸中的思亲怀乡之情奔涌而出。诗中展现的是一幅聚焦完全一致的画面,悲壮中显出凄苦,哀怨中显出无奈,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德宗贞元元年(785)至四年间在杜希全幕中之时。此时李益入塑方节度使崔宁的幕府,随着崔宁在祖国边疆巡视时,感受到军队已经不复盛唐的雄壮豪迈,有感而发作出的诗篇。李益选取了一幅最动人的画面,以快如并刀的诗笔把它剪入诗篇,著成《从军北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益介绍和李益诗词大全

诗人:李益

李益,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
复制作者 李益
猜您喜欢

送杨太守六韵

形式:

关西清白旧相传,政事文章继两全。 仕路风尘将白首,客怀冰蘖尚青毡。 气凌华岳群峰下,志薄秦关百战前。 秋水月明霜满地,春风冻解日行天。 谁家陇亩无桑谷,到处民居有诵弦。 老我病归思借寇,重来未卜意萧然。

复制 张宁 《送杨太守六韵》
类型:

姑苏吴氏佳城八景

形式:

窈窕双亲墓,风光尽可伤。 秋霜行浒墅,春雨泊横塘。 桥月影沉梦,寺钟声断肠。 狮山迷望翠,虎阜映愁苍。 岩照情随夕,湖波泪共长。 直须从葬日,心景两相忘。

复制 张宁 《姑苏吴氏佳城八景》

为王廷彦咏菊

形式:

细柳春营远,名花别墅幽。 生无桃李态,性本蕙兰俦。 干直偏宜挺,香清不厌浮。 根孤宁近石,叶老不随流。 冷节依然在,年芳重尔留。 荣兼汉公寿,饥慰楚臣忧。 苦竹映寒色,斜阳生暮愁。 偶为三径别,空负一年游。 彭泽真成晚,龙山别是秋。 所嗟生地迥,情会两悠悠。

复制 张宁 《为王廷彦咏菊》

李侯潮月图十韵

形式:

金水相生候,风烟既肃天。 夜分方盛大,秋半正清圆。 鳌背冰轮涌,蛟宫玉鉴悬。 星槎通桂殿,兔窟动龙泉。 势合阴精满,光摇气母旋。 大观同俯仰,佳景洞黄玄。 想见升沉际,回思合辟年。 诗工形不尽,画好思难传。 紫塞机堪速,丹心苦益坚。 因之崇显泽,文武继才贤。

复制 张宁 《李侯潮月图十韵》
类型:

陈世用给事母挽诗二十韵

形式:

秦晋欢盟早,熊蛇吉梦全。 最深姑舅爱,兼为族人怜。 鸾凤威仪重,蘋蘩礼数专。 清真生合浦,温莹照蓝田。 中馈烹调惯,通宵补缀便。 曾陪伯鸾语,识得孟光贤。 不愧关睢什,犹疑葛藟篇。 文孙初及第,令子夙超迁。 夜雨惊炊臼,悲风入断弦。 可怜黄屋诰,不到白头年。 医扁今为土,巫咸已上天。 膏肓不可问,脩短竟难宣。 迤逦瑶池燕,招摇玉洞仙。 麻姑留宿驾,王母授真诠。 恩念俱牢落,尘缘总弃捐。 深情空戚戚,清泪转涓涓。 薄奠馀三鼎,荣光贲九泉。 已酬尊养愿,其奈别离牵。 魂梦应何在,音容益黯然。 云迷淮海月,霜冷越江烟。 懿行新成传,贞铭已就镌。 孤坟在何许,千里卜牛眠。

复制 张宁 《陈世用给事母挽诗二十韵》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