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年的桃源人找到桃花源躲避秦末乱世,每次看到桃花盛开才知新的一年来到了。
倘若我在那里定不让桃花花瓣随水流出,为的是怕再有打渔人找到入口进来啊!

注释
庵:古时的庙的名称,和尚住居为庙,尼姑居处为庵;亦有把文人的书斋称为庵的。
桃源:指晋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的地方。故事说,有打渔的人顺水中的桃花,找到源地。由泂洞口入桃花源,另是一番世界。
桃红:桃花开放。
遣:让。
津:渡口。这里进入桃花源的洞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简析

  诗题的是自己门前的桃花,但诗直接由题宕开,从桃花联想到桃花源。桃花源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世界,文中说武陵有个渔夫,见到一条小溪,溪边长满桃花,落英缤纷,他顺溪水找到了一个地方,人民男耕女织,安居乐业,自称是避秦乱而迁移至此,遂与世隔绝,不知外面的世界已几经变更。渔夫回家后,告诉了当地太守,再去找那地方,却再也找不到了。诗首句就是借桃花源,说自己找了块与世隔绝的地方隐居,目的是为了躲避新朝。诗人在感情上已经把自己等同于桃花源中躲避秦末暴政的人物,万事不关心,因此第二句说自己自从避世后,连时间概念都没有了,只是见到眼前桃花盛开,方才知道,又是一年春天到来。这两句虽然读来觉得平易自然,实际上隐含着诗人无数的伤心血泪在内;他的避居,完全是不得已,他何尝不是天天在祈祷有人起来推翻元蒙统治,恢复宋朝河山呢?

  三、四句,把基调更降下一层。桃花源中的人,因为桃花随着流水而出,被渔夫所追逐而发现了隐避之所。诗人当时变姓埋名,更怕被人知道,因此他担心地提出,门前的桃花凋谢时千万不要随流水淌出,怕有人见到,跟寻而至,发现自己隐居的地方。诗人这样说,不仅仅是表示不愿让人知,更多地是宣言自己绝不与新朝合作。全诗随手设譬,既符合自己身世与当时社会现实,又明白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自然熨帖。

  不过,诗人最终还是被人发现了,程文海、留梦炎等人交相荐举他出仕,他都严词拒绝,最后元世祖也下令他到京城大都去,在福建参政魏天祐的强逼下,他到了大都,不肯做官,绝食而死,实现了自己与新朝不两立的誓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南宋灭亡后,谢枋得在浙赣交界一带抗击元兵,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不久,信州失守,他变易姓名,躲藏在武夷山区,卖卜论学于建阳市中,一住十二年。这首小诗借自己门前桃花开放,结合自己逃难现状,抒发避世怕人知晓的心理,表示与新朝的决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谢枋得介绍和谢枋得诗词大全

诗人:谢枋得

宋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理宗宝祐四年进士。除抚州司户参军。次年为建康考官,出题暗讥时事,忤贾似道,谪居兴国军。恭帝德祐初,以江东提刑知信州。元兵陷信州,乃变姓名入建宁唐石山。宋亡,居闽中。元世祖......
复制作者 谢枋得
猜您喜欢

仪坤庙乐章

形式:

酌郁既灌,芗萧方爇。 笾豆静器,簠簋芬飶。 鱼腊荐美,牲牷表洁。 是戢是将,载迎载列。

复制 郑善玉 《仪坤庙乐章》

登汾上阁

形式:

汾楼秋水阔,宛似到阊门。 惆怅江湖思,惟将南客论。

复制 郑儋 《登汾上阁》
类型:

南溪别业

形式:

结宇依青嶂,开轩对绿畴。 树交花两色,溪合水同流。 竹径春来扫,兰尊夜不收。 逍遥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复制 蒋冽 《南溪别业》

台中书怀

形式:

持宪当休明,饬躬免颠沛。 直绳备豪右,正色清冠盖。 寄切才恨薄,职雄班匪大。 坐居三独中,立在百僚外。 简牍时休暇,依然秋兴多。 披书唯骨鲠,循迹少闲和。 庭树凌霜柏,池倾萎露荷。 岁寒应可见,感此遂成歌。

复制 蒋冽 《台中书怀》
类型:

经埋轮地

形式:

汉家张御史,晋国绿珠楼。 时代邈已远,共谢洛阳秋。 洛阳大道边,旧地尚依然。 下马独太息,扰扰城市喧。 时人欣绿珠,诗满金谷圆。 千载埋轮地,无人兴一言。 正直死犹忌,况乃未死前。 汨罗有翻浪,恐是嫌屈原。 我闻太古水,上与天相连。 如何一落地,又作九曲泉。 万古惟高步,可以旌我贤。

复制 蒋冽 《经埋轮地》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