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自会稽歌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
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迍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庾肩吾在梁朝时,曾经作《宫体谣引》,用来奉命与皇子唱和。到了梁朝国势衰败,庾肩吾先是在会稽避难,后来才回家。我认为他一定会留下文章,现在却没有发现,因此作《还自会稽歌》来补写他的悲情。 块块霉斑把皇宫的墙壁弄得暗黄,成群的萤虫飞绕在梁国宫殿周旁。 他曾经是皇宫随侍奉命作诗的宠臣,如今却在秋寒被窝里把太子车辇梦想。 这位归来者的鬓发,点缀有吴地的寒霜,他的身躯将与秋塘蒲草一样衰老枯黄。 含情脉脉地辞别那京都皇宫,流亡的臣子厮守在贫困低贱的家乡。

注释

会(kuài)稽:在今浙江绍兴。 庾肩吾:字子慎,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世居江陵(今属湖北)。善诗,辞采甚美。萧纲当太子时,任东宫通事舍人。纲即位,任度支尚书。侯景叛乱,庾肩吾逃往会稽,后又转道回家,事见《梁书》、《南史》之《庾肩吾传》。 宫体谣引:诗篇名,今不传。宫体,梁萧纲喜作艳诗,以宫中女子为题材,大家仿效之,渐成风气,时称“宫体”。 应和皇子:奉命与皇子唱和诗歌。皇子,指萧纲,他未被立太子之前,封为晋安王。 国势沦败:这里指侯景叛乱,梁朝都城陷落等事件。国势,宋刊本、蒙古本、元本、《全唐诗》作“国世”。 椒壁:古代皇后居住的宫殿,常用椒和泥涂在壁上,温和芳香。 湿萤:萤生于潮湿的地方,故名。 台城:即朝廷所在地禁城。洪迈《容斋随笔》:“晋宋间,谓朝廷禁省为台,故称禁城为台城。”梁朝台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应教:臣子与诸位王子唱和诗作,称为“应教”。 铜辇:太子所乘坐的车。 塘蒲:一作“蒲塘”。《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帝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质,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金鱼:宫门上鱼形锁钥。此处代指皇宫。 羁臣:放逐到外地的官员。迍(zhūn)贱:政治上遇到困厄危难,处于贱辱的地位。迍,通“屯”。刘禹锡《子刘子自传》:“重屯累厄,数之奇兮。”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还自会稽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借写南朝梁代诗人庾肩吾的前事,借古叹今,为那些曾任职东宫而后遭贬斥的官员抒发内心的悲叹。全诗寓今托古,比物征事,体现了李贺诗歌诡异独特的风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杜牧《李贺集序》: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之间,亦殊不能知之。 《唐诗品汇》:刘云:此拟肩吾之作,安得不述梁亡之悲!其沉着憔悴,在于自言“秋衾铜辇”之梦,而庾自见,殆赋外赋也。“塘蒲”之叹,融入秋晚,结语却如此,极是也。 《唐风定》:集中五言较胜歌行,而深晦太过,廷礼所取数首一一高卓,可为具眼。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徐渭曰:雕率相半。周珽曰:潜自会稽,宁能忘念梁德?及还家容骨衰悴,以此日困守迍贱,回首昔时佩服荣宠;一代文人至此,良可悲也。 《李长吉集》:黎简:贺真有心读书人,惜矣。 《唐诗笺要》:萧梁时事可见,而庾亦和盘托出。“身与塘蒲晚”,言不酸而闻者意苦。 《龙性堂诗话续集》:李长吉最心醉新野父子,观其《补庾肩吾还会稽歌》,则其流连仰止可知矣。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颇有鬼气(首四句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贺介绍和李贺诗词大全

诗人:李贺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
复制作者 李贺
猜您喜欢

送安伯宁和沔阳

形式:

水郭春为市,沙村夜种田。 鸡栖桑雨外,鱼网荻风前。 山献荆人璞,江通郢客船。 使幡当任过,宾斝隔花传。

复制 傅汝砺 《送安伯宁和沔阳》
类型:

谷山列障 其一

形式:

联石如重屏,仿佛郭熙画。 云横鸟道长,月照虹梁下。 荒冢卧麒麟,令人起悲咤。

复制 麦徵 《谷山列障 其一》

谷山列障 其二

形式:

翠黛环山似城郭,鸟啼春雨岩花落。 天晴长日卷帘看,却放馀青入帘幕。

复制 麦徵 《谷山列障 其二》

送瞿慧夫上青龙镇学官

形式:

丈夫求仕非无术,只合明时作校官。 弟子日来供茗饮,先生时坐取琴弹。 淀山春树檐前绿,谷水秋风帐底寒。 善舞不须愁地褊,才名行且属儒冠。

复制 善行 《送瞿慧夫上青龙镇学官》

复登方丈小楼次孟学韵二首 其二

形式:

溪山逢俊彦,济济岂凡群。 秋兴怀张翰,时名并陆云。 幽花平槛发,啼鸟隔林闻。 久坐多馀兴,诗题更共分。

复制 善伏 《复登方丈小楼次孟学韵二首 其二》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