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 · 邶风 · 旄丘

: 无名氏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旄丘上的葛藤啊,为何蔓延那么长!卫国诸臣叔伯啊,为何许久不相帮? 为何安处在家中?必定等人一起行。为何等待这么久?其中必定又原因。 身穿狐裘毛茸茸,乘车出行不向东。卫国诸臣叔伯啊,你们不与我心同。 我们卑微又渺小,流离失所无依靠。卫国诸臣叔伯啊,充耳装作不知道。

注释

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旄(máo)丘:卫国地名,在澶州临河东(今河南濮阳西南)。一说指前高后低的土山。 诞(yán):通“延”,延长。节:指葛藤的枝节。 叔伯:本为兄弟间的排行。此处称高层统治者君臣。 多日:指拖延时日。 处:安居,留居,指安居不动。 与:盟国;一说同“以”,原因。 何其:为什么那样。 以:同“与”。一说作“原因”“缘故”解。 蒙戎:毛篷松貌。此处点出季节,已到冬季。 匪:非。东:此处作动词,指向东。 靡:没有。所与:与自己在一起同处的人。同:同心。 琐:细小。尾:通“微”,低微,卑下。 流离:转徙离散,飘散流亡。一说鸟名,即枭或黄鹂。 褎(yòu):聋;一说多笑貌。充耳:塞耳。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玉饰,用丝带下垂到耳门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国风·邶风·旄丘》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主旨,历来有不同说法。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批评卫国君臣不救黎侯的诗,大致是写流亡到卫国的人,请求卫国的统治者来救助,但愿望没有能够实现而非常失望。全诗四章,每章四句。结构明晰,递进有序;艺术手法巧妙,运用铺陈对比,写得情景如画;感情基调优柔敦厚,缠绵凄惋,曲折动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汉代焦赣《焦氏易林》:“阴阳隔塞,许嫁不答。《旄丘》《新台》,悔往叹息。” 宋代朱熹《诗集传》:“旧说黎之臣子,自言久寓于卫,时物变矣,故登旄丘之上,见其葛长大,而节疏阔,因托以起兴,曰:旄丘之葛,何其节之阔也?卫之诸臣,何其多日而不见救也?此诗本责卫君而但斥其臣,可见其优柔而不迫也。”“(二章)因上章何多日也而言:何其安处而不来?意必有与国相俟而俱来耳。又言:何其久而不来?意其或有他故而不得来耳。诗之曲尽人情如此。”“(三章)又自言:客久而裘弊矣,岂我之车不东告于汝乎?但叔兮伯兮,不与我同心,虽往告之而不肯来耳。至是,始微讽切之。”“(四章)言黎之君臣,流离琐尾,若此可怜也。而卫之诸臣,褎然如塞耳而无闻,何哉?至是,然后尽其辞焉。流离患难之余,而其言之有序而不迫如此。此其人亦可知矣。” 清代陈震《读诗识小录》:“前半哀音曼响,后半变徽流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华胥引

形式:

征车将动,愁不成歌,对颦翠叶。静掩兰房,香铺卧鸭烟罢唼。别后羞看霓裳,更把筝休轧。频数更筹,乍寒孤枕偏怯。 尝为霜髭,弄纤纤、向人轻镊。旧词新句,幽窗时时并阅。药饵衣衾,愁顿放、一番行箧。朝晚归家,又烦春笋重叠。

复制 杨泽民 《华胥引》
类型:

宴清都

形式:

早作听晨鼓。征车动、画桥乘月先度。邻鸡唱晓,人家未起,尚扃柴户。沙边寒雁声遥,料不见、当时伴侣。似怎地、满眼愁悲,秋如宋玉难赋。 休论爱合暌离,微官紧缚,期会良苦。封侯万里,金堆北斗,不如归去。欢娱渐入佳趣,算画在、屏帏邃处。仗小词、说与相思,伊还会否。

复制 杨泽民 《宴清都》
类型:

四园竹

形式:

残霞殿雨,皞气入窗扉。并梧堕叶,寒砌叫蛩,秋满屏帏。罗袖匆匆叙别,凄凉客里,异乡谁更相知。 念伊其。当时芍药同心,谁知又爽佳期。直待金风到后,红叶秋时。细写情辞。何用纸。又却恐、秋深叶渐稀。

复制 杨泽民 《四园竹》
类型:

齐天乐(临江道中)

形式:

护霜云澹兰皋暮,行人怕临昏晚。皓月明楼,梧桐雨叶,一片离愁难翦。殊乡异景,奈频易寒暄,屡更茵簟。案牍纷纭,夜深犹看两三卷。 平川回棹未久,简书还授命,又催程陵,贡浦南游,桃江西下,还是水行陆转。天寒雁远。但独拥兰衾,枕檀谁荐。再促征车,月华犹未敛。

复制 杨泽民 《齐天乐(临江道中)》

木兰花

形式:

奇容压尽群芳秀。枕臂浓香犹在袖。自从草草为传杯,但觉厌厌长病酒。 堤上路长官柳瘦。愁在月明霜落后。须知斗帐夜寒多,早趁西风回鹢首。

复制 杨泽民 《木兰花》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