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风雨

缊袍畅商音,带素靡忧色。
大钧无私贫,是事可容力。
唐风陋以卑,结柳事袪辟。
退之谓知道,亦复费行墨。
当年著原鬼,晚受五穷责。
一时纵寓言,千载殆兹惑。
因思穷达际,今古鲜卓识。
闭关风雪中,一笑堕吾帻。

诗人:吴存

元鄱阳人,字仲退。私淑饶鲁之学。部使者劝以仕,不赴。仁宗延祐初,强起为本路学正,改宁国教授。后聘主本省乡试,寻卒。有《程朱传义折衷》、《月湾集》。...
复制作者 吴存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草部 · 连翘

形式:

释名 异翘、旱莲子、兰华、三廉,根名连轺、竹根。 气味 (茎、叶)苦、平、无毒。(翘根)甘、寒、平、有小毒。 主治 瘰疬结核,用连翘、脂订等分为末,随时吞服。 痔疮肿痛。用连翘煎汤熏洗,后以绿矾加麝香少许敷贴。 痈疸肿毒。用连翘草及根各一升,加水一斗六升,煮成三升服。出汗为见效。 附方 连翘的主要功用是清热解毒,称为疮家的良药。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连翘》
类型:

本草纲目·草部·燕脂

形式:

释名 亦名赦。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防痘入目。用燕脂、蛤粉,共研为末。嚼汁点小儿眼内。 痘疮倒陷。用干燕脂三钱、胡桃(烧存性)一个,共研为末。每服一钱,胡荽煎酒送下。服两次即可见效。 漏疮肿痛。用猪胆七个、燕脂子十个,洗水和匀,搽患处,几次即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部·燕脂》

本草纲目 · 草部 · 艾

形式:

释名 冰台、医草、黄草艾蒿。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流行伤寒(头痛。大烧,脉盛等)。用干艾叶三程式,加水一斗,煮成一程式,一次服完。出汗为好。 妊中作寒(大烧,发斑一由红变黑溺血)。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加酒三升,煮成二升半,分两次服。 中风口歪。用五寸左右的小竹筒一根,一头插入耳内。 中风口噤。用熟艾灸承浆穴与颊车穴,各五壮。 咽喉肿痛。用嫩艾捣汁,细细咽下。又方:用艾叶一把,同醋捣烂,敷喉部。 癫痫诸风。用熟艾灸前后阴之间。灸数随年岁增减。 小儿撮口脐风。用艾叶烧灰。满填脐中,外用布缚定。或用蒜盖脐部,隔蒜用艾绒灸之。 肛烂(病人齿失色,舌变白,喜睡如痴,或下痢。肛被虫蚀,烂见肠了,便难救。此病古称狐惑)。用艾在管中烧着,熏下部令烟直达患处。艾中加少放雄黄一财烟熏,效果更好。 头风面疮,痒出黄水。用艾二两,加醋一升,煎成浓汁,摊纸上贴疮,一天换二、三次。 蛔虫病(心痛如刺,口吐清水)。用白熟艾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程式内服,能把虫吐出。又方:取生艾捣汁,天明时,先吃一点香甜食品,随好服艾汁一程式,可把虫打下。 白痢。用陈艾四两、干姜(炮)三两,共研为末,加醋煮陈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久痢。用艾叶、陈皮等分,煎服。也可用这两味药共研为末,加酒煮烂饭成丸子。每服二、三十丸,盐汤送下。 痔疮。先用槐柳汤洗过,再以艾灸七壮。血秽泻后即愈。 妊娠下血。用艾叶三两,芎穷、甘草各二两,当归、地黄各三两,芍药四两,放入水五升、清酒五升中煮成三升,再加阿胶二两令化尽。每服一升。日服三次,此方中“胶艾汤”。 胎动(或腰痛,或抢心,或下血,或倒产,子列腹中)。用艾叶一团,如鸡蛋大,加酒四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 妇女崩中,血出不止。用熟艾一团,如鸡蛋大,阿胶(炒为末)半两,干姜一钱,水五碗,同煎服(先煮艾、姜至二碗半,倒出药汁,加阿胶化开,分三次服,一天服尽)。 产后下血。用干艾叶、老生姜各半两,煎浓汤服。 忽然吐血。用熟艾三团,加水五程式煮成二程式,服。又方:熟艾烧灰。取二钱,水送服。 盗汗不止。用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加水一杯煎至作诚,临时温服。 水眼肿痛。用艾烧烟,将碗盖住,过会,刮取碗内烟煤,以温水调匀洗眼,水中加一点黄连汁更好。 脸上黑痣。用艾灰、桑灰各三程式,淋水循环几次取汁,浓煎成膏。常取少许敷痣上,能便痣烂脱。 鹅掌风。用艾四至五两,加水四至五碗,煮五、六滚,倒入大口瓶内,将手心放在瓶口上,让热气熏。水冷,热后再熏。极为有效。 小儿烂疮。用艾叶烧灰敷搽。 疔疮肿毒。用艾蒿一担营业税灰。淋水取汁,以一、二合调和石灰成糊,先用针刺疮至痛,再点药,三遍后见效。 背疮初发。在患处先贴上湿纸,先变干的地方是疮头,用艾烘灸,不计壮数。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毒即消散。如不散,也不能内攻了。此方被赞为神方。 虫蛇咬伤。用艾灸几壮,有效。 风虫牙痛。化蜡少许,摊在纸上,铺,艾一层,卷纸成筒,烧烟熏鼻。又用口呵吸烟气,即可止疼消肿。 附方 艾的功用是温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但艾性至热,不可久服。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可用熟艾装布袋中,兜着脐腹,便觉温适。患寒湿脚气的人,把艾放在补救内,疗效也很好。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艾》

本草纲目 · 草部 · 青蒿

形式:

释名 草高、方溃、牵、狈蒿、香蒿。 气味 吐、茎、根、子:苦、寒、无毒。 青蒿子:气味、甘、冷,无毒。 主治 痨病。用青蒿锉细,加水三升、童便五升同煎至一升半,去渣留汁再煎成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时及临星时各用温酒送下。 虚劳盗汗,烦热口干。用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加人参末麦站冬末各一两,熬至能捏丸时,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米汤送下。此方名“青蒿丸”。 疟疾寒热。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捣汁服。 温疟(只热不冷,痰多)。用青蒿二两,在童便不浸过,焙干,加铅丹半两,工人研为末,每服二钱,白开水调下。 赤白痢。用青蒿、艾叶等分,同豆豉捣用饼,晒干。每用一饼,以水一碗半煎服。此方名“蒿豉丹”。 酒痔便血。用青蒿叶或青蒿茎,研为末。便前用冷水,便后用水酒调服。 刀伤。用青蒿捣封伤口,血止即愈。又方:用青蒿、麻叶、石灰等分,一起捣烂晒干,临用时研成末搽伤处。 牙齿肿痛。用青蒿一把,煎水嗽口。 耳出脓汁,用青蒿末棉裹塞耳中。 鼻中息肉。用青蒿灰、石砂等分,淋汁熬膏点息肉上。 附方 功用和青蒿叶机同。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青蒿》

本草纲目 · 草部 · 鸡冠花

形式:

气味 (苗、子、花)甘、凉、无毒。 主治 吐血不止。用白鸡冠花,在醋中浸煮七次,取出,研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 便血。用鸡冠花、椿根皮,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黄芪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痔久转瘘。用鸡冠花、风眼草,各一两,加水二碗煎汤多洗。 下血脱肛。用白鸡冠花、防风,等分为末,加糊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又方:白鸡冠花(炒),棕榈灰、羌活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月经不止。用红鸡冠花一味晒干研细。每服二钱,空心服,酒调下。忌食鱼腥猪肉。 产后血痛。用白鸡冠花,酒煎服。 白带。用白鸡冠花晒干为末,每天早晨空心服三钱,酒送下。如是赤带,可用红鸡冠花。 白带兼沙淋。用白鸡冠花、苦壶芦等分,烧存性,空心服,酒送下。 赤白痢。用鸡冠花煎酒服。赤痢,用红花;白痢,用白花。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鸡冠花》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