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思

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鉴赏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云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人借道中所见,以言行役之久,寄托离情乡愁。到汉代,折柳赠触更蔚成风气。可怜灞桥柳,愁煞离触人。人们把杨柳和离触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因为那长长的柳丝最容易引起绵绵离情的缘故吧。可是对于多情善感的诗人来讲,在那杨柳尚未垂下万条绿丝绦之时,他已敏锐地察觉到春天的来临,从而触动了他的乡愁。“柳黄未吐叶,水绿半含苔”,写的正是早春景象。柳色黄而已,尚未吐出细叶;水色绿而已,苔衣尚未长成。这正是冬尽春来的一、二月之际,春意萌动,春色逗露之时。杜审言说得好:“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和晋陵陆思早春游望》)飘泊边城的游子,对时令和景物的变化特触敏感。忽见边城杨柳色,已觉春色动地来。一个“动”字,把萌动的春意写得活泼泼地。而这种敏感,正是由客居异地而产生的刻骨的乡愁催发的。元稹诗云:“何处生春早,春生客思中。”(《生春二十首》其十九)赵嘏诗云:“何事最能悲少妇,夜来依约落边城。”(《新月》)而当边城春色动的时候,客居边城的游子也就格外思乡念家了。为什么春色最能撩拨人的乡思呢?王维的这首诗可以算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复:“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送沈子福归江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何逊介绍和何逊诗词大全

诗人: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梁武帝天监中,起家奉朝请,历官诸王参军、记室,兼尚书水部郎,後人称“何记......
复制作者 何逊
猜您喜欢

熙春台

形式:

地回仙岛风光别,人在春台笑语温。 事简民淳知帝力,时和岁稔荷天恩。

复制 李详 《熙春台》

惠山斋中听雨

形式:

云冷银蟾遁,香寒宝篆迟。 轻雷新破梦,好雨故知时。 池荇阴抽带,山茶暗展旗。 空阶闻夜响,楚客起题诗。

复制 李详 《惠山斋中听雨》

玉山听泉

形式:

鸣泉出涧洁而莹,尽日锵锵解佩声。 绝俗不须频洗耳,试听馀响自心清。

复制 吴孔锜 《玉山听泉》

题萃清阁

形式:

南柯一梦还,不待黄粱熟。 脱身解印绶,矫迹回林麓。 珂声绕危磴,旆影照飞瀑。 殷殷倚岩峰,艳艳穿篱菊。 佛宫古藏胜,释子出迎肃。 轩盈架碧崖,钟磬响虚谷。 好鸟献晴语,幽兰吐寒馥。 少焉耻奔竞,老矣厌羁束。 游宦非养高,勇归乃知足。 啸里藏至音,琴中隐真曲。 注目久无言,呼童取醴醁。

复制 李处励 《题萃清阁》
类型:

题韩干马

形式:

何年供奉仙,写此真乘黄。 矫矫天骨起,烂烂隅目光。 岂无万里姿,御者非王良。 青衫老奚官,肉眼空伥伥。 饮秣不以时,羁絷无繇骧。 昂首思渥洼,浩荡充虚肠。 何来斗斛水,似是出尚方。 虽沾金井恩,未效和鸾锵。 蹭蹬十二闲,何异古道傍。 回首万驽骀,饱食驰康庄。 朝饮华清流,暮垂紫游缰。 此马独弃捐,物理良可伤。 君王倘惠养,请试苜蓿长。

复制 吕量 《题韩干马》
搜索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