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赋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倉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鰡。
于时曜灵俄景,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京都作官时间已长久,没有高明的谋略去辅佐君王。的有佐时的愿望,等待政治清明还略知要等到哪一年。想到蔡泽的壮志略能如愿,要找唐举去相面来解决疑题。知道天道是微妙略可捉摸,要跟随渔夫去同乐于山川。丢开那春浊的社会远远离去,与世间的杂务长期分离。

  正是美好的仲春时节,气候温和,天气晴朗。高原与低地,树木枝叶茂密,杂草滋长。鱼鹰在水面张翼低飞,黄莺在枝头婉转歌唱。河面鸳鸯交颈,的中群鸟飞翔。鸣声吱喳,美妙动听。逍遥在这原野的春光之中,令我心情欢畅。

  于是我就在大湖旁龙鸣般唱,在小丘上虎啸般吟诗。向云间射上箭矢,往河里撒下钓丝;飞鸟被射中毙命,鱼儿因贪吃上钩,天的落下了鸿雁,水中钓起了鱼。

  略多时夕阳西下,皓月升的。乘船遨游已经极乐,虽然夜来还略知疲劳。想到老子的告诫,就该驾车回草庐。弹奏五弦琴的深远美好意味,读圣贤书滋味无穷。挥笔著文,述说那古代圣王的教范。且我置身于世人之外,哪管它荣耀与耻辱的所在?

注释
都邑:指东汉京都洛阳。永:长。久:滞。言久滞留于京都。
明略:明智的谋略。这句意思说自己无明略以匡佐君主。
徒临川以羡鱼:《淮南子·说林训》曰:“临川流而羡鱼,略如归家织网。”用词典表明自己的有佐时的愿望。徒:的,徒然。羡:愿。
俟:等待。河清:黄河水清,古人认为这是政治清明的谅志。此句意思为等待政治清明未可预期。
蔡子:指战国时燕人蔡泽。《史记》卷七九有传。慷慨:壮士略得志于心。
唐生:即唐举,战国时梁人。决疑:请人看相以绝对前途命运的疑惑。蔡泽游学诸侯,未发迹时,曾请唐举看相,后入秦,代范睢为秦相。
谅:确实。微昧:幽隐。
渔父: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引王逸《渔父章句序》:“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而乐。”嬉:乐。此句表明自己将于渔父通于川泽。
超埃尘:即游于尘埃之外。埃尘,比喻纷浊的事务。遐逝:远去。
长辞:永别。由于政治昏乱,世路x难,自己与时代略合,产生了归田隐居的念头。
仲春令月: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令月:美好的月份。
原:宽阔平坦之地。隰(xí):低湿之地。郁茂:草木繁盛。
王雎:鸟名。即雎鸠。
鸧鹒(cānggēng):鸟名。即黄鹂。
颉颃(xiéháng):鸟飞上下貌。
于焉:于是乎。逍遥:安闲自得。
而乃:于是。方泽:大泽。这两句言自己从容吟啸于山泽间,类乎龙虎。
纤缴(zhuó):指箭。纤:细。缴:射鸟时系在箭上的丝绳。
逸禽:云间高飞的鸟。
魦鰡(shāliú):一种小鱼,常伏在水底沙上。
曜灵:日。俄:斜。景:同“影”。
系:继。望舒:神话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仙人,这里代指月亮。
般(pán):大船。
虽:虽然。劬:劳苦。
感老氏之遗诫:指《老子》十二章:“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五弦:五弦琴。指:通“旨”。
周孔之图书:周公、孔子著述的典籍。此句写其读书自娱。
翰:毛笔。藻:辞藻。此句写其挥翰遗情。
陈:陈述。轨模:法则。
如:往,到。以上两句说自己纵情物外,脱略形迹,略在乎荣辱得失所带来的结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分层解析

  这篇赋虽然很短,但却凝聚了张衡仕宦一生的感慨与情志,《文选》将它纳入“志类是非常科学的。全文共二百十一字,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写自己功业难就,决心抽身退隐。所谓“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是用《史记》蔡泽与唐举之典。蔡泽当年不遇于时,曾让唐举为他相面决疑。作者用此典意在以蔡泽自比,但通过卜相决疑后,他决心归隐,去追随象楚辞中所写的渔父,过那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在这一层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相当悲愤的,虽然语似旷达,但在旷达中掩盖不住他对江河日下的东汉末世的失望。他感慨自己再也遇不到黄河为之澄清的太平盛世了;自己虽有蔡泽那样的满腹经纶,却再也没有他那样建功立业的机遇了。他只好向着人间社会,慨叹一声,悄然而去。

  第二层写自己归田后的欣喜心情。感情的曲线由低沉转向高昂。心情也从抑郁转向开朗。天气是那样的晴朗,百草是那样的丰茂,鸟儿是那样的欢跃。面对着这美好的大自然,他似乎真的要忘掉世事的一切烦恼,“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了。

  第三层又顿作转折。感情的曲线又跌了深渊之中。作者在写渔猎时,并没有写其中的乐趣,而是大发了一顿“云间之逸禽”如何“触矢而毙”,“渊沉之魦鰡”如何“贪饵吞钩”,这不明明是语此而意彼,借以大发世事之险恶,官场之倾轧的感慨吗?话虽很短,但这里面显系包含了作者一生宦海浮沉的种种悲愤与心酸。

  最后一段是真正的旷达语。所谓“老氏之遗诫”,乃指老子所云:“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意即应节制田猎,加强人生的自我修养。于是他徜徉徘徊于舜所制作的美妙的五弦音乐和周公孔子所遗传下的深奥的典籍之中,并奋发著述,阐明圣则。最终他以老庄的哲学——游于物外,意即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轻外物而自重的哲学来武装自己,于是达到了齐荣辱、忘得失的境界,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了。感情的曲线在这一层中又转向开朗昂扬,全篇也就在这旷达超脱的调子中戛然收束。

  总观全篇,可以看出这确实是一篇言“志”之赋。其“志”就是对宦海浮沉、仕途坎坷的深沉悲哀,就是对人生怎样摆脱这种悲哀的深刻反省。而这种“志”又是他一生的总结,所以不但思想深刻,而且感情凝聚得也相当深厚和真实。话虽不多,但句句发自内心,且句句闪现着他生活遭遇的折光。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不断跳跃变化的感情曲线,更增加了表情的生动性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性。这一切都使这篇小品化的抒情小赋在言志抒情时获得了真实性和个性化的永恒价值,读起它不知要比读他所写的意在和班固争奇斗胜的笨拙滞重的《二京赋》要被感动得多多少!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寥寥几笔,即勾勒出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一派欣欣向荣的自然风貌,既表达了对归田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寓对官场龌龊的厌恶。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清新,优美生动,历来深受人们爱赏。《归田赋》作为迄今最成功的抒情小赋,在赋体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代表了自西汉末叶以来赋体革新转变的最高成就,基本结束了大赋为主流的创作时代,而开辟了灵巧自如的小赋的新时期,使赋这种文学形式得以继续活跃发展。从此以后,特别是经魏晋到唐宋,虽几经演化,但无论是散韵、骚韵、俳体、文体,有成就的作家大多循此路径抒情述志、咏物叙事,丰富了文苑。

  文中多用典故是此赋的一大特色,如“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分别引用《淮南子·说林训》和《左传·襄公八年》的典故:“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事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也是从《楚辞·渔父》中“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及“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化来的。张衡充分利用了历史典故词句短小、内涵量大的优点,于文辞之外又平添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因而《归田赋》并未因为篇制短小而显干瘪。同时,《归田赋》所选用的多是为人们所熟悉的典故,并不晦涩难懂。所以这篇小赋以其雅致精炼、平易清新的语句,包容了内涵丰富的史实,并赋之以新意。

  此外,《归田赋》还用了一些叠韵、重复、双关等修辞方法,如“关关嘤嘤”、“交颈颉颃”,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而“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既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又颇含自戒之意。

  总之,《归田赋》已很不同于先前的汉大赋了,它已开始由叙事大赋转入抒情小赋,风格上也不再追求气势的铺排、辞藻的堆砌,而类似于四六句骈文,开了骈赋的先河。《归田赋》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篇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此赋作于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于河间相任上乞骸骨时。由于深感阉竖当道,朝政日非,豪强肆虐,纲纪全失,自己既俟河清乎未期,又无明略以佐时 ,使他从《思玄赋》所宣泄的精神反抗中顿悟到“徒临川以羡鱼 ,不如退而织网”,于是决心 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后世影响

  张衡的大多数作品都表现出对现实的否定与批评。他探讨人生玄妙哲理,也探寻合于自己理想与性格的生活空间。于是,田园的环境、心境,恰与官场、仕途形成对比。《归田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语言运用,也同他所展现的内容相称。作者一反《思玄赋》等作品中的艺术表现习惯,此赋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与作品所展现的环境、心情浑然一体。这些特点使《归田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同时,它也是汉代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赋。无论从张衡的全部创作看,还是从汉赋的发展过程看,《归田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纵观张衡的述志赋,《思玄赋》和《归田赋》尽管表现手示有别,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赋中写游仙,写归田,这些描写都是用以排遣精神上的苦闷,并不是真的以隐逸为归宿。赋家身在仕途,但却蔑弃功名,不为官场的勾心斗角所困扰,而是向往闲逸,追求人身的自由,这就是《思玄赋》和《归田赋》共同的心理根源。

  张衡的《归田赋》可谓散体抒情小赋的先驱。这之后东汉末年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三国西晋时期王粲的《登楼赋》、曹植的《洛神赋》、向秀的《思旧赋》、陶渊明的《悲士不遇赋》,以至具有同样特点的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刘伶的《酒德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相继问世,把赋从僵死滞重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开辟了一块具有生命力的新天地。当然,《归田赋》给后代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要算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了。可以说《归去来兮辞》在构思、命意、手法上都直接受《归田赋》的启示,只不过写得比它更成熟、更深刻、更成功、更富有个性化和文学色彩罢了。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京都作官时间已长久,没有高明的谋略去辅佐君王。只在河旁称赞鱼肥味美,想要等到黄河水清还不知是哪年。想到蔡泽的壮志不能如愿,要找唐举去相面来解决疑题。知道天道是微妙不可捉摸,要跟随渔夫去同乐于山川。丢开那污浊的社会远远离去,与世间的杂务长期分离。 正是仲春二月,气候温和,天气晴朗。高原与低地,枝繁叶茂,百草葱葱。鱼鹰在水面张翼低飞,黄莺在枝头婉转歌唱。河面鸳鸯交颈,空中群鸟飞翔。鸣声吱喳,美妙动听。逍遥在这原野的春光之中,令我心情欢畅。 于是我就在大泽旁龙鸣般歌唱,在山丘上虎啸般吟诗。向雲间的射去箭矢,往河里撒下钓丝;飞鸟被射中毙命,鱼儿因贪吃上钩,天空落下了鸿雁,水中钓起了魦鰡。 不多时夕阳西下,皓月升空。嬉游已经极乐,即使到了日暮时分也不觉得劳累。想到老子的遗训,就该驾车回草庐。弹奏五弦琴意趣美妙,诵读圣贤书滋味无穷。提笔写成精美的文章,述说那古代圣王的懿范。姑且放任自己的心神于世俗之外,哪管荣辱得失归于何处?

注释

都邑:指东汉京都洛阳。 永久:久滞留于(京都)。永,长;久,滞。 无明略以佐时:(自己)没有高明的谋略去辅佐君王。明略,明智的谋略。 徒临川以羡鱼:《淮南子·说林训》曰:「临川流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用词典表明自己空有佐时的愿望。徒,空,徒然;羡,愿。 俟河清乎未期:等待政治清明未可预期。俟,等待;河清,黄河水清,古人认为这是政治清明的标志。 蔡子:指战国时燕人蔡泽。《史记·卷七九》有传。 慷慨:壮士不得志于心。 唐生:即唐举,战国时梁人。 决疑:请人看相以绝对前途命运的疑惑。蔡泽游学诸侯,未發迹时,曾请唐举看相,後入秦,代范睢为秦相。 谅:确实。 微昧:幽隐。 渔父: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引王逸《渔父章句序》:「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而乐。」 追渔父以同嬉:自己将于渔父通于川泽。嬉,乐。 超埃尘:即游于尘埃之外。尘埃,比喻纷浊的事务;遐逝:远去。 长辞:永别。由于政治昏乱,世路艰难,自己与时代不合,产生了归田隐居的念头。 仲春令月: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令月,美好的月份。 原:宽阔平坦之地。 隰(xí):低湿之地。 郁茂:草木繁盛。 王雎:鸟名,即雎鸠。 仓庚:通「鸧鹒(cānggēng)」,鸟名,即黄鹂。 颉颃(xiéháng):鸟飞上下貌。 于焉:于是乎。 逍遥:安闲自得。 尔乃:于是。 方泽:大泽。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句:自己从容吟啸于山泽间,类乎龙虎。 纤缴(zhuó):代指箭。纤,细;缴,射鸟时系在箭上的丝绳。 逸禽:雲间高飞的鸟。 魦鰡(shāliú):一种小鱼,常伏在水底沙上。 曜灵:日。 俄:斜。 景:同「影」。 系:继。 望舒:神话传说中为月亮驾车的仙人,这里代指月亮。 般(pán)游:游乐。 般:乐。 虽:虽然。 劬:劳苦。 感老氏之遗诫:指《老子》十二章:「驰骋田猎,令人心發狂。」 五弦:五弦琴。 指:通「旨」。 周孔之图书:周公、孔子著述的典籍。此句写其读书自娱。 挥翰墨以奋藻:提笔写出精美的文章。翰,毛笔;藻,辞藻。 陈:陈述。 轨模:法则。 「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句:自己纵情物外,脱略形迹,不在乎荣辱得失所带来的结果。如,往,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归田赋》是东汉辞赋家张平子的代表作之一。它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反映了作者畅游山林,悠闲自得的心情,又颇含自戒之意,表达了作者道家思想的超脱精神。《归田赋》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开了骈赋的先河,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篇章。是一篇短小明畅的抒情小赋,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一洗汉大赋铺采缛文、繁重凝滞、虚夸堆砌的规矩,转为文句平淡清丽、结构短小灵活的风格,语言自然清新,洗练优美,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是难得的赋作佳篇。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李善《文选注》:《归田赋》者,平子士不得志,欲归于田,因作此赋。 六臣《文选注》:(李周翰)曰:「衡游京师,四十不仕。顺帝时阉官用事,欲归田里。故作是赋。」 杜范《和高吉父六绝》其二:麦陇吹风饼饵香,桑畦映日茧丝光。晩春好诵《归田赋》,问汝胡为两鬓霜。 马积高《赋史》:平子赋写得很精美的,只有《归田赋》一篇。……此赋在内容上亦无特别深刻之处,不过有感于世路艰难,欲自外荣辱、隐居著书而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张衡介绍和张衡诗词大全

诗人:张衡

东汉南阳西鄂人,字平子。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时征拜郎中,迁太史令。顺帝初,复为太史令。后迁侍中。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整法令,有政绩。征拜尚书卒。创制世界最早以水......
复制作者 张衡
猜您喜欢

缘天都峰趾度断凡桥下木梯憩文殊庵

形式:

天都趾右石屏南,嶞山峄岭崿且嵁。 峭壁崩厓罅欲裂,异松穴石攒如簪。 嵚崟数里俄半擘,岝峉百丈咸中弇。 峰峦移步貌改易,苍翠著面人熏酣。 崎岖鸟道陟又下,摧颓茧足缩复探。 盘回下梯身入井,啸呼命侣声出甔。 僧徒扶曳咸右袒,舆人负荷长左担。 俯躬正恐肱三折,侧足祗容剑一椷。 挽葛千寻出洞穴,诛茅一亩憩小庵。 天都东拱势翼翼,胜莲后负形沈沈。 上拥趺石宫宅稳,下临莽苍光景涵。 灵山削成隐佛土,普门应现开精蓝。 清晓梵贝响林樾,午夜佛火明烟岚。 香象拒门表奋迅,神鸦乞食离嗔贪。 随喜幸到文殊座,投瞑还同弥勒龛。 军持漉囊在何许,桑下一宿吾所惭。

复制 钱谦益 《缘天都峰趾度断凡桥下木梯憩文殊庵》

题陆叔平沧桑对奕图赠稼轩五十初度

形式:

去年琅珰燕山头,天荒地老神鬼愁。 今年燕喜虞山阳,风恬云暖化日长。 眼中陵谷有如此,何异扬尘看海水。 花深西墅列长筵,瓜熟东皋会邻里。 高堂击鼓吹笙竽,觥筹交错丝肉俱。 蓬山瀛海挂四壁,就中忽见沧桑图。 君不见仙家日月非岁年,沧海倏忽成桑田。 洞中之乐比橘里,两翁对奕知谁先。 一翁敛手欲却顾,沉吟犹恐一著误。 一翁超然似晏处,目无棋枰手不举。 斜飞残角未为促,自古英雄少全局。 局里沧桑人不知,推枰一笑何荣辱。 与君酌酒莫逡巡,纷纷朝市又生尘。 夜露未晞宾既醉,人闲已有烂柯人。

复制 钱谦益 《题陆叔平沧桑对奕图赠稼轩五十初度》

广陵舟中观程端伯画册戏为作歌

形式:

大痴仙人不肯人间住,万里军持入烟雾。 少年结隐虞山麓,把酒看山每日暮。 西图华岳通箭括,南写匡庐挂瀑布。 千山万壑拥现十指端,盘礴皴染仍是家山钓游处。 平生熏习老不忘,一重一掩自吞吐。 雪浪参差剑门石,烟岚晻霭石城树。 我昔读书此山中,丙舍连山抱丘墓。 每指虞山夸似人,此是大痴真画具。 自从丧乱走尘埃,抛掷家山比行路。 风窗云户归渺茫,蟹舍渔庄傍沮洳。 今日何日见此本,纸上烟峦忽盘互。 重山复岭看不足,浮岚暖翠喜重寤。 嗟君如椽大手笔,间却词头理毫素。 厌看河阳玉堂壁,梦落龙图楚江渡。 游戏丹青学子久,意匠经营有神遇。 叠山恐被葵丘嘲,临本应为石田妒。 得非一峰老人今再生,不然虞山粉本,谁与交手付。 是时薄游广陵岁云暮,邗江漠漠愁江冱。 蕃釐花残但禾黍,隋堤柳秃无飞絮。 笊䍠湾头万树鸦,夏国坟荒何处驻。 竹西歌吹又喧阗,对画沉吟感情愫。 归与归与勿犹豫,扫除茅茨守场圃。 金鳌夜半左股已失却,还愁君家画笥又卷虞山去。

复制 钱谦益 《广陵舟中观程端伯画册戏为作歌》

短歌送林铨之吴门

形式:

君不见山阴刘念台,横经籍书门不开。 白袍生徒户屦接,釜甑亭午生浮埃。 又不见闽客林六长,手持刘扎来相访。 经年卧病虞山头,三旬九食断还往。 林君穷饿良可惜,多君不愧山阴客。 萧条襆被何所之,况值天高风急时。 昨夜邮中传片纸,清漳孤臣幸不死。 君闻此言挥手别,一笑眉闲黄色起。

复制 钱谦益 《短歌送林铨之吴门》

崇祯十一年九月十五日谒孔林越翼日谒先圣庙恭述一百韵

形式:

鲁甸千年国,尼丘万代师。 庙堂周制备,秩祀汉官为。 林殿遥相并,宫墙俨在斯。 乾川三代后,日月大明时。 旧里标归德,新宫叶会期。 骏奔如有事,仰止遂吾私。 历历奎娄野,行行济汶涯。 天门开泰岱,地脉导淄潍。 诞睿星精降,徵符斗玉垂。 佳城象纬合,玄宅鬼神治。 丘垄犹堂斧,封茔并鲤思。 室庐馀结搆,驻跸想旌旗。 开辟藏元气,衣冠用羽仪。 石坛皆礼器,瓴甓比宗彝。 异植中梁木,殊名辨雒离。 护诃荆棘屏,恭敬鸟禽知。 素节金天肃,高林玉露滋。 东瞻日观近,南指帝车移。 泗水秋风下,防山夕照驰。 绸杠云叆叇,绣绂草葳蕤。 鸟习弦歌语,林传治任悲。 天香流灌莽,地籁响陵陂。 展谒浑如梦,低回讵忍辞。 端门何巀嵲,鲁道正逶迤。 孔里今真到,斯文不在兹。 平生怀洒扫,一旦拜坛墀。 秘殿降娄直,中阶七矅窥。 周阿带陵阜,飞阁压城陴。 藻井螭头攫,虹梁鸟翼榰。 秋阳明象设,白道丽罘罳。 俨若龙蹲在,宁云凤德衰。 华冠章甫饰,象佩衮衣宜。 玄圣今当宁,群贤旧摄齐。 颜曾陪剑履,尧禹接须眉。 法象星钤吐,风云准角摛。 偶形闲揖让,屋壁隐金丝。 颂礼缪坛树,羲文错院枝。 桧身凭曲几,杏干俯缁帷。 廊庑丹青剥,觚棱风雨欺。 戟门徒矗立,奎阁半撑支。 暗网萦秦籍,炎光燎汉碑。 褒成元始爵,笾豆太牢祠。 射饮空亭井,尊雷亦戏嬉。 高门犹女谒,齐幕自优施。 入邑朝歌剧,初筵屡舞僛。 质明如有见,每事问于谁。 几席频蠲拭,琴书独叹噫。 可能长夜旦,终感哲人萎。 泯绝登床谶,恓惶曳杖辞。 三家无甲第,六族有馀黎。 麟野长苍莽,龟山故蔽亏。 頖宫蟠翠柏,射圃绽红梨。 劫火青阳冢,轮风路寝基。 驱车良惝恍,立马重嗟咨。 金镜文奚丧,珠囊道渐堕。 赤书符泰运,缥笔替洪规。 漫漶三年学,榛芜九达逵。 师承讹亥豕,文字变侏离。 玉策争涂乙,金编互点嗤。 冥涂纷擿埴,锢疾扇淫诐。 诵法宗无子,奔趋庙有尸。 谋身庾釜切,从政斗筲危。 两观疏刀锯,三雍竞鼓吹。 介鸡私室斗,获雁野人嘻。 重锦邻争觊,封弓盗窃窥。 饮羊群狡狯,穿狗并狐疑。 网漏专车骨,訞深一足夔。 阳街愆雨备,火历过天司。 俎豆荒文事,封疆失死缓。 几年通肃慎,何计却莱夷。 释甲公徒踞,扶任国俗漓。 矢矜三寸激,弓传六钧奇。 负载非无策,逾沟亦有词。 稯禾田赋尽,风草竹刑靡。 复宇论尝许,归田数郓龟。 作宫还颂閟,侑器请观欹。 南服包茅阻,东郊牿马疲。 讵闻俘赤狄,忍见长黄池。 去去伤宗国,悠悠泣路岐。 修容过邹鲁,流涕问桓僖。 皓首怀铅椠,童年忆佩觿。 韦编惭未绝,丹漆梦相随。 亶海乘桴邈,昌门曳练披。 忧心殊悄悄,削迹正累累。 雀语纷啁哳,鸧歌独涕洟。 无才能择木,有智不如葵。 累绁吾穷矣,迷阳遂已而。 人呼为丧狗,自笑似蒙倛。 桑落朋徒在,河流道路弥。 楚弓亡可得,鲁宝载安之。 朽木容雕饰,残生畏涅缁。 咏归聊点尔,学稼亦樊迟。 讵敢偷怀壁,终然守诵圭。 纪云徵外史,问日比群儿。 龙室藏谁守,麟台笔可追。 礼亡绵蕞近,书乱玉杯遗。 河雒纡钩擿,羹墙许诵惟。 九家陈箧衍,七略奏笙篪。 原室惟环堵,颜瓢可乐饥。 愿同齐隐士,齐宿拜书诗。

复制 钱谦益 《崇祯十一年九月十五日谒孔林越翼日谒先圣庙恭述一百韵》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