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姥矶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译文及注释


注释

慈姥(mǔ)矶:在慈姥山麓。慈姥山,又名慈姆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西南、安徽省当涂县北。《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江宁府”条下云:“慈姥山,府西南百十里,以山有慈姥庙而名。积石临江,崖壁竣绝。一名鼓吹山,以山产箫管也。山下有慈姥溪,与太平府当涂县接界。旧志:慈姥港泄慈湖以东之水入江。近湖又有慈姥矶,今曰和尚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是一首写思乡之情的诗。作者辞家出门,有友人送至矶下,时值傍晚,夕阳的馀辉洒在平静的江水上,作者和友人一同欣赏着这令人陶醉的山水画图,似乎暂时忘却了离乡的悲愁。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送他的友人就要乘舟回去了。他望着远去的船儿,但见滔滔江水,漫漫沙滩,和那峻峭的崖壁连接成一片,两岸的层峦叠嶂笼罩在沉沉暮霭之中。面对这无穷的大自然,客居异乡的游子眼睛湿润了,一切都变得模糊了。他呆呆地望着友人远去的归舟,陷入了深深的悲哀之中。 所以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三》云:“己不能归,而望他舟之归,情事黯然。”这是最令人难堪的了。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二》又云:“水部名句极多,然渐入近体。”像这首诗的五、六两句“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就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杜甫的《秋野五首·其四》中“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即脱胎于此。“野岸平沙合”是近景,“连山远雾浮”是远景,写景状物,细微贴切,对仗工整,声韵合谐。特别是“合”字、“浮”字,用得极为精当,可谓形象传神。这也是何逊常用的句法,如《春夕早泊和刘咨议落日望水》诗云:“草光天际合,霞影水中浮。”而就整首诗的声律格调而论,已俨然唐律了。难怪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说:“五言律,阴铿、何逊、庾信、徐陵已开其体。”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何逊介绍和何逊诗词大全

诗人: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梁武帝天监中,起家奉朝请,历官诸王参军、记室,兼尚书水部郎,後人称“何记......
复制作者 何逊
猜您喜欢

送惠县丞归阳义二首

形式:

我在水心南岸村,寻常风景不堪论。 等于天壤中间住,草醉花迷共记存。

复制 叶适 《送惠县丞归阳义二首》

送吕子阳二绝

形式:

七峰斜转斗光寒,千仞飞来雁影宽。 生怕被君题写尽,更留风景后来看。

复制 叶适 《送吕子阳二绝》
类型:

送赵景明知江陵县

形式:

吾友赵景明,材绝世不近。 疏通无流连,豪俊有细谨。 尤精人间事,照见肝膈隐。 忽然奋须髯,万事供指准。 汉士兴伐胡,唐军业诛镇。 久已受褒封,谁能困嘲摈。 四十七年前,时节忧患尽。 去作江陵公,风雨结愁愠。 昔称长官贵,今叹服劳窘。 夜光傥无因,早晦行自引。 田园多遁夫,未必抱奇蕴。 勉发千钧机,一射强虏殒。

复制 叶适 《送赵景明知江陵县》

再过吴江赠僧了洪

形式:

回飙掩夹浦,势与黑楼颃。 连袂上长桥,身弱屡见扛。 苟无倾覆忧,恣横未易当。 坐定互惊愕,师云乃其常。 有时气力雄,驾浪拍此邦。 熟风无失舟,小艇来茫茫。 始悟寡所谙,论改色据张。 炫小以为大,空令事难量。 玩变不睹微,亦乖智之方。 已矣勿复云,闻钟过石塘。

复制 叶适 《再过吴江赠僧了洪》

题扫心图

形式:

大心觉也无亏成,小心沤也随灭生。 道人常与帚柄行,遇其歘起须扫清。 世间亦有无根树,又言朗月当空住。 劫尘颠倒不自繇,只笑本来无扫处。

复制 叶适 《题扫心图》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