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令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时阴时晴的秋日又近黄昏,庭院突然变得清冷。伫立在庭中静听秋声,茫茫云深不见鸿雁踪影。 夜深人散客舍静,只有墙上孤灯和我人影相映。浓浓的酒意已经全消,长夜漫漫如何熬到天明?

注释

关河令:《片玉词》“关河令”下注:“《清真集》不载,时刻‘清商怨’。”清商怨,源于古乐府,曲调哀婉。欧阳修曾以此曲填写思乡之作,首句是“关河愁思望处满”。周邦彦遂取“关河”二字,命名为“关河令”,隐寓着羁旅思家之意。自此,调名、乐曲跟曲词切合一致了。 时:片时、偶尔的意思,晴:一作“作”,暝:黄昏。 伫听:久久地站着倾听。伫,久立而等待。寒声:即秋声,指秋天的风声、雨声、虫鸟哀鸣声等。此处是指雁的鸣叫声。 照壁:古时筑于寺庙、广宅前的墙屏。与正门相对,作遮蔽、装饰之用,多饰有图案、文字。亦谓影壁,指大门内或屏门内做屏蔽的墙壁。也有木制的,下有底座,可以移动,又称照壁、照墙。 消夜永:度过漫漫长夜。夜永,犹言长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词为寒秋羁旅伤怀之作。上片写寒秋黄昏景象。“秋阴”二句推出一个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这实在像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情,难得有片刻的晴朗。从“秋阴”至“凄冷”,综合了词人从视觉到感觉的压抑,渲染了一种陷身阴霾,不见晴日的、凄怆的悲凉情绪。“伫听”二句点明词人伫立庭院仰望云空。然而,“云深”,阴霾深厚,不见鸿雁踪影,音书无望,更见词人的失落与孤独。 下片写深夜孤灯独映。“人去”二字突兀而出,正写出旅伴们聚散无常,也就愈能衬托出远离亲人的凄苦。更苦者,是“酒已都醒”,暗示出词人一直借酒消愁驱闷,以求在醉眠中熬过寒夜;然而,酒意一醒,秋情亦醒,羁旅悲愁,情侣相思,一股脑儿涌上心头,词人竦然惊呼:“如何消夜永”,如何熬过这漫长的凄冷阴暗的寒夜呵!词人将羁旅悲愁、凄苦推至无可解脱的境地结束全词,极致地显示词人羁宦如弃谪的无助与郁闷。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周邦彦介绍和周邦彦诗词大全

诗人:周邦彦

周邦彦,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
复制作者 周邦彦
猜您喜欢

再答六司谏

形式:

思君正咏池塘句,忽接鱼笺笑口开。 狂熊于今犹未减,素心依旧不须猜。 采风已有诗千首,遣兴何妨酒百杯。 同在天涯怀凤阙,几时联辔入燕台。

复制 熊学鹏 《再答六司谏》

七里香限芳字

形式:

雪魄冰姿淡淡妆,送春时节弄芬芳。 着花何止三回笑,惹袖犹馀半日香。 竟使青蝇垂翅避,不教昏瘴逐风狂。 灵均莫漫悲兰茝,正色宜令幽谷藏。

复制 熊学鹏 《七里香限芳字》
类型:

方司马惠九头柑柬谢限三字

形式:

海壖残腊试霜柑,才挹清香兴已酣。 采自千头金颗重,携来九瓣玉浆甘。 种传瓯粤原无匹,宴饮华林旧赐三。 不是乘槎远行役,殊方佳味那能谙。

复制 熊学鹏 《方司马惠九头柑柬谢限三字》

台俗七月十五日为盂兰会至夜分放水灯为纪以诗

形式:

楚人尚鬼习相仍,高会盂兰放佛灯。 释氏金莲三十里,石家银烛百千层。 独醒难挽浮靡俗,空色浑疑清净僧。 最怪庄严成劫夺,肉山还有酒如渑。

复制 熊学鹏 《台俗七月十五日为盂兰会至夜分放水灯为纪以诗》

小径

形式:

小径傍墙阴,欲行还踯躅。 因怜落瓣红,转惜新苔绿。

复制 蒋谦 《小径》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