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蓬人

近现代 : 鲁迅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以菱叶作衣荇茎为带的莲蓬人,她如同纯洁的少女居住在仙乡。 即使秋风停止了,仍然散发着清香。 在秋风轻吹的时候,鹭鸶鸟早已飞逃远方。 在寒露浓聚的深夜里,只有洁白的芦花伴她入梦乡。 她洗净了滑腻的脂粉,更显露出品格的高尚。 她脱掉了过去浓艳的矫饰,却换上了如今纯朴的淡妆。 这正好告慰在天的濂溪先生,她仍然洁净地挺立生长。 永远保持淡雅绝尘的风采,不随残叶坠入冰冷污秽的荷塘。

注释

莲蓬:又名莲房,是荷花谢后所结的果。因其挺生水际,飘逸高雅,风姿绰约,清香四溢,亭亭玉立如少女,故誉之为“莲蓬人”。 芰(jì):即菱,水生植物。裳:作衣裳,名词动用。芰裳,以菱叶为衣裙。语出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荇(xìng):即荇菜,也是水生植物,带:作带子,亦为名词动用,意即以荇茎为带子。 风定:即风停。碧玉:青颜色的玉石,指莲蓬润绿而有光泽,如同美玉。 鹭(lù):鹭鸶,水鸟名,常栖水边。瑟瑟:秋风声,喻秋意萧瑟。 苇:芦苇。瀼瀼(ráng):露水很浓的样子。 腻粉:旧时女子化妆的用品。呈:显示。风骨:指正直者的不同于世俗的高尚品格和风采骨气。 褪却:即脱去。“红衣”与“淡妆”都是妇女的装束,前者喻浓艳华丽的装饰,后者喻淡雅纯朴的风姿。 濂(lián)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别号:周一生酷爱莲花,并著有《爱莲说》名篇。称:称道,告慰。净植,即洁净地挺立着。 残叶:深秋时残败的荷叶。寒塘:指秋时残叶沉没,冰冷污秽的荷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鲁迅
猜您喜欢

与客九日游龙山以尘世难逢开口笑分韵得口字

形式:

纵步龙山颠,放舟龙荡口。 群然雁鹜行,杂之牛马走。 我拙不能诗,我病不能酒。 试问赏花人,还有菊花否。

复制 刘汝进 《与客九日游龙山以尘世难逢开口笑分韵得口字》

飘转

形式:

飘转未归客,风帆不夜舟。 断云依水定,薄月带沙流。 香倚黄花岸,心清白露秋。 林鸦栖未稳,飞乱北山头。

复制 郑克己 《飘转》

过大浪滩

形式:

急浪吹飞雪,鸣篙破晓滩。 异乡人易老,行路古来难。 玉露晨初湿,天河夜不干。 飘流双鬓白,未有一枝安。

复制 郑克己 《过大浪滩》

过李老隐居

形式:

南渡中兴老,幽栖日月长。 买山供杖履,引水到池塘。 习懒今成癖,贪杯剩欲狂。 相过旧宾客,不换野衣裳。

复制 郑克己 《过李老隐居》

旅中遇故人

形式:

云薄清溪水,天寒黄叶风。 乡关三载别,客路一樽同。 旧事如昨日,问年俱老翁。 相看今古意,泪冷菊花丛。

复制 郑克己 《旅中遇故人》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