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吾庐别有春。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书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无论清晨傍晚还是忧愁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心中再无半点尘世间的世俗杂念。
坚持经常读书,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勤奋攻读,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
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不相信我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注释
故人:老朋友。此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拟作“故人”。
“相亲”句:晨昏:即早晚,一天到晚.晨:早上。昏:黄昏。忧:愁。每:时常。亲:近。
三千字。此为泛指,并非确数。此句说明作者读书多且快,同时也写出他那种如饥似渴的情态。
胸次:胸中,心里。尘:杂念。这句说作者专心读书,胸无杂念,
“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其一)诗中:“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逐:挨着次序。
金鞍:饰金的马鞍。玉勒:饰玉的马笼头。此泛指马鞍、笼头的贵美。
庐:本指乡村一户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为村房或小屋的通称。这里指书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东风花柳逐时新”化用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意思是说勤奋攻读增长新知,就像东风吹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明代,科举进入后期,不少人将读书当作敲门砖,只将心思用在如何升官发财上,不再对书感兴趣了。而于谦对读书如此热爱则不同凡响。面对以做官为目的,达到目的而后放弃书本的官场恶习,酷爱读书的于谦题下《观书》一作抒发胸臆,批评读书现状。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是说书籍就好似感情真挚的老朋友,从早到晚都与自己愁苦与共,更加形象的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本诗开篇,即以个人读书的独特体会,谈出自己和书本的亲密关系。中间两联,集中写己读书之乐。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眼前的书,一读即是无数字,读书之多之快,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中顿觉爽快,全无一点杂念。“直下三千字”,写为书所吸引;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

  “活水源流随处满。”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象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

  结尾一联,以“金鞍玉勒寻芳客”为陪衬,写出书斋之乐。“勒”为马笼头。“金鞍玉勒”者是富贵公子,再缀以“寻芳客”三字,直是富家浪子。这些人日以寻花问柳为能是,他们和作者是两个不同世界之人,故而他们自然不会相信书斋之中别有一个烂漫的春天。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不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能领略的。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讲开卷有益之理,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 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 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注释

故人:老朋友。此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拟作「故人」。 晨昏:从早到晚。晨,早上;昏,黄昏。 忧乐:忧愁和快乐。忧,愁。 每相亲:总有它的陪伴。每,时常;亲,近。 三千字:此为泛指,并非确数。 「眼前直下三千字」句:说明作者读书多且快,同时也写出他那种如饥似渴的情态。 「胸次全无一点尘」句:作者专心读书,胸无杂念。胸次,胸中、心里;尘,杂念。 「活水源流随处满」句:化用朱晦菴《观书有感·其一》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逐:挨着次序。 金鞍:饰金的马鞍。 玉勒:饰玉的马笼头。此泛指马鞍、笼头的贵美。 庐:本指乡村一戸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为村房或小屋的通称。这里指书房。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读书的自我亲身体会,抒發喜爱读书之情,盛赞书之好处,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于谦介绍和于谦诗词大全

诗人: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复制作者 于谦
猜您喜欢

凤凰台为御史大夫易释董公同赋

形式:

六朝歌舞豪华歇,商女犹能唱《后庭》。 千载江山围故国,几番风雨入空城。 凤凰飞去梧桐老,燕子归来杨柳青。 白面书生空吊古,日陪骢马绣衣行。

复制 萨都剌 《凤凰台为御史大夫易释董公同赋》

再过钟山大禧万寿寺有感

形式:

紫翠烟霞出上方,游人登览忆先皇。 石阑空见岩花落,翠辇不来山路荒。 此日风云消王气,旧时草木染天香。 夜深行殿无人到,应有山灵护御床。

复制 萨都剌 《再过钟山大禧万寿寺有感》

和马伯庸除南台中丞时仆驰驿远迓至京复改徽政以诗赠别

形式:

江南驿使路遥遥,远赴龙门望海潮。 桂殿且留修月斧,银河未许度星轺。 隔花立马听更漏,带月鸣珂趁早朝。 只恐淮南春色动,万竿烟雨绿相招。

复制 萨都剌 《和马伯庸除南台中丞时仆驰驿远迓至京复改徽政以诗赠别》

三益堂芙蓉

形式:

斑帘十二卷轻碧,秋水芙蓉隔画阑。 绣扇摇风霞透影,锦袍弄月夜生寒。 湘魂翠袖留江浦,仙掌红云湿露盘。 只恐淮南霜信早,绛纱笼烛夜深看。

复制 萨都剌 《三益堂芙蓉》
类型:

次学士卢疏斋题赠句容唐别驾

形式:

疏斋落落谪仙才,句曲名山数往来。 日读茶经医酒病,春从邻舍觅花栽。 昔年奏对含鸡舌,今日登临独凤台。 赖有闲居唐别驾,寻诗猿鹤莫惊猜。

复制 萨都剌 《次学士卢疏斋题赠句容唐别驾》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